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7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元1874

2015-05-16 01:23:28

用電影尋找真相


文+採訪/公元1874

故事:起源於好萊塢

  12位來自各行各業,身份各異的陪審團成員聚在一起,裁定一起謀殺案嫌疑人有罪與否。1957年的好萊塢電影《十二怒漢》將視角對準了一個封閉的小房間,靠演員在對白上的針鋒相對步步為營,營造出了精彩紛呈的戲劇場面,亦成為了影史經典。

這個充滿了戲劇張力的故事,在五十年後被俄羅斯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翻拍成了俄國版,原版故事裡那個來自貧民窟的弒父小男孩,也變成了來自車臣,謀殺了身份是俄羅斯軍官的繼父的年輕人。這個故事搖身一變,緊貼了俄羅斯的社會現狀,導演保持了對當下社會的敏銳觸覺,又合理的運用了原版電影的元素,因此贏得了不俗好評,還入圍了次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

無獨有偶,今年這個故事被拍成了中國版本——《十二公民》。導演將原作英美法系下的陪審團制度,用了一個合理的方式嫁接到屬於大陸法系的中國:某地政法大學的學生們組織了一個模擬法庭,將社會上頗為熱門的「富二代弒父」作為案件,學生們分別飾演法官、公訴人、辯護人等職,而學生的父親們則充當陪審團。雖然這理由顯得有些牽強,但當故事逐漸深入下去之後,還是可以令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十二公民》入圍羅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該電影節最高獎項「馬可·奧列留」獎,由此也引得了國際影壇的矚目,成為繼年初的《白日煙火》之後,又一部在國際影壇揚威的華語製作。

角色:完全的本土化

  從《十二怒漢》變成《十二公民》,裡面生氣的男人們將情緒藏在了片名背後,「公民」的身份突出,導演兼編劇之一的徐昂似乎更想在號召「依法治國」的當下,藉由電影來給觀眾上一堂普法課。裡面12個陪審團成員全部由人藝和國話的演員出演,擔任「8號陪審員」這個主角的,則是在《喜劇的憂傷》裡,就已經和導演合作無間的何冰。

除此之外,電影裡還有韓童生、張永強、錢波這些多年在影視劇里頗有建樹的戲骨,再加上本片完全靠對白推進,因此給了演員很大的表演發揮空間,「飈戲」段落比比皆是。不過,由於演員和導演都是話劇出身,再加上電影在單一空間裡營造出的舞台劇氛圍太強,因此這部電影也有著濃郁的話劇色彩。

《十二公民》裡,角色的身份有大學裡小賣部的商販,也有寒窗苦讀卻未能考上大學的警衛,還有開出租的、和大學生談戀愛的商人、經歷過解放後數次運動的老大爺……12個陪審員的身份各異,且都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令他們的身份接上了地氣,觀眾看起來更有親切感。

情節:抽絲剝繭尋找真相

  徐昂對《十二公民》的本土化,最大的特別之處就是對於何冰飾演的「八號陪審員」這個角色的改動。在電影裡,他除了表面的身份,還有一層隱藏身份,這使得電影本身相比原版,多了一條暗線,在戲劇層面也更加複雜。

除此之外,《十二公民》在商業元素上似乎更加濃郁:陪審員在分析案情的過程里,努力地還原著案件背後的真相,試圖揭開重重疑點。某些時候你甚至感覺是在看《金田一事件簿》的真人版,再加上有何冰主演的關係,某些時候也給人《大宋提刑官》當代版的錯覺。 徐昂努力地在《十二怒漢》原有的戲劇文本上增加新的元素,進行了諸如上面提到的種種本土化移植和再造,總體而言,並不過份突兀。不過其實並不復雜的案情,用100分鐘的時間分成幾塊去交代,還是有一種刻意被延長的工匠感。但從整個電影的成色來看,抽絲剝繭尋找真相的快感,觀眾還是能夠感受到。

除此之外,影片的主題也保持了原作對於法理的思考。當下中國的熱門案件里,社會輿論導向開始逐漸的決定犯罪嫌疑人的生死,量刑的尺度也朝著最重而去,群情洶湧的強大壓力,像是一隻無形的手,強有力地改變著案件審判的走向。《十二公民》裡,富二代、不良少年弒父這些元素集結到一起,很容易讓人僅憑這幾個名詞就已經在腦海里下出判斷,故事裡幾個陪審員亦同樣如此。如何在社會輿論的狂風驟雨里保持冷靜而不失理性的判斷,《十二公民》給了觀眾一個深深的反思。

徐昴訪談

問:什麼原因喜歡上這個故事?

徐:這是一個看來是A,但其實是B的文本,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十二怒漢》的作者非常聰明,這個框架表面是對一樁案件真相的討論,實際上它是一張網,可以篩出不同國家的社會中的不同人和不同事,當然還有他們各自的觀點和偏見。偏見是在整個人類社會都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但同時,人們對於法律進步和公平正義的追求也是普世的,他們在討論中努力地向真理趨近。



問:拍攝《十二公民》的初衷是什麼?

徐:我想通過這部電影,觀眾做一場理智的對話,並為司法系統與普通民眾找到一扇溝通的大門,傳達出公平與正義的法治理念。我希望電影可以在虛擬的陪審團討論下,真實的反映中國人的常識、通識與偏見,並且同時激發國民對公正法治的思索,以及未來可以更多體會他人真誠善良的可能性。



問:如何看待其他版本的《十二怒漢》?

徐:美國版《十二怒漢》找到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方法反映50年代美國社會中的偏見現象。俄羅斯版《十二怒漢》借鑑同樣的方法,描述了他們在民族與國家的背景之下對正義的追求。把英美法體制下的陪審團故事放到中國的法律背景下,在本片的創作時充滿挑戰。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但是中國人正積極的學習和了解世界不同的法制系統。中國社會問題叢生,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反思現狀,提倡法治精神、回歸人性美好。



問:覺得拿獎是勝在哪裡?

徐:這個獎最終是由觀眾票選出來的,電影節的觀眾也是來自不同的國家,那麼我想,首先這個框架能夠讓不同國家的人們看到自己身上的偏見,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偏見,同時公平正義、法律精神又都是普世的價值觀,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眾都能夠和這個作品溝通的原因。由於經濟上的很多矛盾,我們很容易在不同人群之間形成偏見,比如之前一些熱點案件全社會都在討論,討論的時候基於不同的人群會有完全相反的看法。當然矛盾和偏見這些東西我覺得是外層的,從內層來講,我覺得各國觀眾,包括羅馬和其他地方來的觀眾和我們能夠共同體驗到一種共性,共性是人。我覺得要贏還是贏在這個部份。



問:印象最深刻的戲是哪一場?

徐:我很喜歡的一個場景是電影結尾處,結束這場非常激烈的討論之後,12位「陪審員」走出門,大家一起朝著生活里走,漸漸遠離了那一次對自己偏見的窺看。他們走得慢極了,好像有點兒不願意回到現實里。我挺喜歡這個場景。有時候我看完電影,燈光亮起,走出電影院時,也有這樣的感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