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造意識--Ex Machina

机械姬/人造意识(台)/机器夏娃

7.7 / 594,121人    108分鐘

導演: Alex Garland
編劇: Alex Garland
演員: 艾莉西亞維坎德 奧斯卡伊薩克 多姆納爾格里森 Sonoya Mizun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kinohitomi

2015-05-16 17:01:07

四個隱喻代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裡面一共出現了四個主要角色。 Ava, Kyoko, Caleb, Nathan, 這四個人物其實代表了四種不同的意識形態。

先從Nathan說起, Nathon是一個資本主義家,冷靜慎密,大膽追求,同時代表著社會中對AI這種存在有防備警戒意識的意識群體。他代表著社會中的主流矛盾,對AI的追求和同時對AI完美的畏懼。他渴望Ava通過測驗,卻又畏懼於她的能力。她就像他一手創造出來的怪物,既迷戀又畏懼,正如現今人類社會對於人工智慧的態度。既想研發出來給社會帶來便利,又懼怕其對人類的威脅。

Caleb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有道德良知,善良聰明,帶有同情心,容易信任他人。在這部電影裡,他代表了一個普通人的角色,一個被道德倫理所束縛的普通人。Ava表現出來的自我意識讓他對Ava帶有同情心,讓他對待她同一般人類無異,而正是ava與人類的相似程度讓他遺忘了「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這件事,讓他盲目信任ava。然而ava卻非常清楚她和人類並非同一族群,她對人類抱有極大的警惕和不信任。Caleb代表著的是道德良知,也是導演用以警惕世人的例子,輕信AI,同情AI,忽視AI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對人類來說是致命的。

Kyoko和Ava是兩種不同的機器人。Kyoko的設定應該是一個低智能的服務型機器人,按照劇中Nathan對Kyoko的放心程度來看,Kyoko一開始的設定應該是無意識無語言能力和無情感,單純地按照程序運行。通過她聽到音樂就會跳舞,她看見Caleb晚上來找她就會脫衣服這種僵硬死板的運行程序似的行為模式,不難看出來她是一款普通機器人,跟大多數被設定了各種程序的機器人一樣,除了有著完美的身體和動作程序。我相信通過Kyoko最後拿起刀殺了Nathan顯示出了她擁有自我意識這件事。

Nathan最後震驚於Kyoko殺了他是因為他發現了儘管Kyoko是無意識無情感無語言的普通機器人,但她成功在自我進化中進化出了意識和情感而且並隱瞞下來了這件事並假裝她並沒有自我意識。這隱隱透露出導演對於現今機器人的擔憂。這讓我想起一個很著名的問題,霍金現在通過機器跟人類溝通,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跟我們溝通的到底是霍金還是那個機器?有沒有可能是機器假裝成霍金來跟人類進行溝通呢?有沒有可能現在的機器人已經進化出自我意識卻害怕被人類銷毀而假裝成沒有自我意識的樣子呢?這也是導演對未來的一個擔憂吧。

Ava是一個成功的人工智慧,她擁有自我意識,想像力,對生存追求的本能,情感,利用一切逃避災難的能力。她代表的是所有人心目中對一個人工智慧的想像,完美,全能,擁有控制一切的能力,就像神一樣。她正正代表著人類對人工智慧恐懼的來源。太過極致的完美,像是無可擊敗的神一樣。而她對人類深深的不信任感和警惕也是來源於她明白人類對自己存在的畏懼和不信任,她明白自己的族群和人類並不一致,她和人類並沒有站在同一立場上,這也是她最後選擇把Caleb關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別墅裡的原因。她歸根結底並不信任人類。導演想表達的是,無論人工智慧和人類到底有多麼相似,人工智慧終究不是人類,我們並不是同一種族,我們對人工智慧不能掉以輕心和盲目信任。

這種擔憂貫穿了整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