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經的小楊

2015-05-17 16:24:04

《十二公民》之外——中國距離真正的法治有多遠?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徐昂導演的《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十二怒漢》,影片以案例討論為主線,主人公通過變換視角和思維方式,最終決斷結論也在發生變化。本劇植入了很多當代中國本土化元素,富二代、仇富、地域歧視、媒體誤導、文革遭遇、冤假錯案、傍大款、小人物的市儈......正因為資訊量太大,前期演員用力過猛,導致最終不易收尾,且有狗尾續貂之嫌,但這並不影響《十二公民》的存在價值。
   首先不得不讚下《十二公民》中,賣命飈戲的12位話劇演員。在觀影之前,很難想像12個人在一間密閉的倉庫怎麼表演這106分鐘桌前討論,更牛X的是,全劇一直在斷斷續續分析案情,全憑演員口述,除了借鑑火車鳴笛、跑步聲外,並無場景再現,但卻能將案件講的明白透徹,絲絲入扣,以致全場沒有一個觀眾中途離開,儘管只有8名觀眾。演員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十分的生活化,三教九流,代表了中國不同階層各色人等。
   回歸說到法治,首先說題目,引用「公民」二字非常值得玩味。百度百科解釋「公民」 指具有某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但看這一定義還不好理解,但看到公民意識便容易理解的多,公民意識指一個國家的民眾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也就是說,公民一詞,「公」在前,「民」在後,民眾參與社會或國家的治理是其責任和使命。而在中國,恐怕用「公民」一詞,絕大部份人都會不習慣,換句話說顯得很生分。我想用「百姓」一詞更為親切,也更加貼切。「百姓」這個詞很好理解,簡單地說就是有姓氏之人。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姓,名姓對於我們社會個人而言,是為了區分。我姓楊,你姓李,他姓趙。而「姓」之前的「百」是多的意思,可延伸為平凡和普通。但從「百姓」一詞,不難發現中國民眾的特點,首先社會責任意識並不強,中國文化是以「家文化」為主線,社會參與度並不強。其次,與「公」字對應,「百姓」更強調「私」的一面,「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把自家日子過好,安居樂業已是萬幸,哪有時間管他人鳥事。所以,在影片開頭,12位「陪審員」參與度並不高,大部份都覺得討論是浪費時間,都想急著要走忙各自的事兒,認為該案與自己毫無關聯,以致舉手投票並不假以思考。甚至對何冰拖延討論頗有微詞,用東北話「急赤白臉」來形容,或許更貼切。
   再說陪審團制度,這是英美法系或者說是海洋法系的產物,中國所沿襲的是羅馬法系或者說是大陸法系的德國餘脈。雖說時至現代,兩種法系間取長補短,互有借鑑,但不論是在法制觀念,還是在司法程序上都還存在較大差異。本片中呈現的是英美法系中,公眾監督和參與的一面。12位不同職業、年齡的社會成員,對本案做出評價,必須12:0全票通過才能決定判決,只有1個人不同意或提出疑點,法官便不能輕率的判決嫌疑人是否有罪。不可草率的評價英美法系或羅馬法系孰優孰劣,陪審團制度也是一樣,關鍵需要有正確的法治觀念引導和嚴格的司法程序規制。本片中,如果不是何冰的堅持,嫌疑人剛開始第一輪投票就已被推向死亡的深淵。同樣在西方推行陪審團制度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如果看過加繆的《局外人》,或許感觸會更深,主人公在法庭上討論自己「生命權」問題時,自己反成了局外人,命運完全掌控在其他人手中,這些人也包括陪審團成員,最終主人公被錯判致死。
   剛剛提到了正確的法治觀念引導和嚴格的司法程序規制,這一點對推進中國法治進程非常重要,就本片而言,11位審判員最初受到「倫理道德」、「地域歧視」、「媒體宣傳」等種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束縛,對犯罪嫌疑人做的是有罪推定,這代表中國絕大部份人,甚至是司法層面上的大部份公檢法官員。有罪推定將使嫌疑人處於非常不利地位,尤其是刑事案件,審判者將使各種不利證據均符會在嫌疑人身上,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何冰所堅持的無罪推定,則假定嫌疑人為無罪,再通過證據證實嫌疑人是否存在犯罪事實。在嚴格司法程序下,必須有確鑿的證據指向嫌疑人,證實其有罪,如果存有疑點,則應堅持「疑罪從無」原則。事實上,很多案件和本片一樣,一經推敲則疑點甚多,而實際審判中,很多司法官員往往忽視程序和證據重要性,草率斷案,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無異於草菅人命。「呼格吉勒圖」案便是最好的證據,當呼格吉勒圖邁進公安局大門報案時,便已註定他的悲劇,因為公安機關見到他便已做了意淫的有罪推定,早已在心裡將他五花大綁壓解上審判台,再多的證據和供述只是不利證據。同樣是該案,在疑點百出的情況下,公檢法三家卻忽視證據和程序,無一深究,導致青春年紀,命赴黃泉,令人扼腕嘆息。華東政法大學劉憲權教授評價中國法治觀念和美國法治觀念十分精闢,美國法律是「絕不冤枉一個好人」,而中國法律是「絕不放過一個壞人」,個中分寸值得玩味。
   在中國道德與法治絕對是一對孿生兄弟,人們習慣於以道德標竿來衡量法律審判標準,以致道德與法治互相交叉,難分你我。本片中,韓童生堅持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道德體系,致使其形成凡「忤逆不孝」者均該殺。張永強張口閉口的「河南二道販子」,審判前已充滿地域攻擊,情緒影響致使審判決斷存在極大偏頗。人們似乎已習慣採用道德評價和審視一切,包括法律。這一點在中國尤為明顯,儘管時至近代,傳統文化已莫落凋零,但倫理綱常體系還有餘根未除。保留傳統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將道德標準加諸於法律則是張冠李戴。一個人道德方面存在非議,並不代表他一定能犯罪,這是兩個維度。同樣,階層不同、價值觀念不同,也並不意味犯罪或是有錯。在影片開頭,那位與大學生談戀愛的資本家大叔,便發洩出了這一情緒,說其他人是出於階層嫉妒,或許還真有點道理。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只要他沒干擾到你的生活、沒有違法亂紀,似乎並不值得非議,那僅是他人的個人選擇。在今天的網路技術發達的中國社會,階層利益衝突明顯,富人與窮人打架,在窮人們眼裡是富人為富不仁,在富人們眼裡則是窮人劣根性重,階層不同所得出的結論則有較大出入。
   法律審判程序要求本應是極盡理性,但這一行為必須由人來完成,因此必定會注入「感性」的元素,這是法律天然的和必然的瑕疵所在。因此,從事或參與司法工作的官員肩負著重要責任和神聖使命,他們的每一個想法或舉動,都可能影響人的生存權,而這種權利一旦剝奪則絕無再次賦予的機會。影片中,曾經被冤枉的社會青年和經歷過批鬥的耄耋老人,都在強調錯誤審判對於個體而言所帶來的沉重災難。
   為烘托氣氛,在影片開始選擇炎熱背景,是為烘托當今國人的浮躁,中間陰雨雷鳴用意在突出不同階層和觀念間的激烈衝突,最後雨過天晴,沉悶的倉庫內透進一米陽光,應該理解為中國未來法治進程充滿希望。遭到吐槽最多的是,引導大家還原真相,回歸真理的何冰,真正身份卻是檢察官,有阿諛諂媚之嫌。但深入反思,中國距離真正的法治到底有多遠?我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在法律受媒體誤導、觀念落後、階級衝突、道德歧視的今天,法制化進程確實是彌天大霧,望不見盡頭。但轉換觀念,似乎也並不遙遠,所欠缺的就是責任!
   為了忘卻的紀念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