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真晝の月

2015-05-18 06:15:33

過往固然傷痛,還是要微笑面對將來


難得雙休,看了近期最想看的公映片:《闖入者》及《唸唸》,的確覺得這個週末珍貴而奢侈。兩部全五星電影,同時在一個週末享用,這樣的機率,除去今次,為0。
《闖入者》具備明顯的企圖心,有大的時代背景,有懸念,有高潮,應當說故事性很強。而《唸唸》則恰恰相反,完全的清淡氛圍,若說故事性,則極弱,彷彿三言兩語則可表達,但正是這樣一部電影,卻有著比《闖入者》更加可貴之處,以致於我忍不住想簡單地為它寫上一兩句。
可貴就在於情懷。兒時的兄妹情,母子情本就濃烈,卻由於家庭的變故只得拆散分割,於是那些濃烈的情感,在時光的推移間,慢慢變得模糊,或者變得懷疑。這種缺失與迷惘,深刻地影響了接下來的人生。對於愛情轉化為親情的可能撲面而來,這傷痛的過往再來滋擾,愈演愈烈。然而電影並不是想把這份沉重拋給觀眾,而是通過一系列或虛或實的鋪陳,溫柔地表達著:或許過往真的銘心刻骨,卻不要忘了,愛惜自己,愛惜身旁的人,陰霾終將過去,收拾心情,好好面對日復一日平淡而有愛輕輕圍繞的生活。不激昂,也不憤怒,沒有大喜大悲跌宕起伏,如此柔軟地傳達著正面的能量,讓人心頭微熱,感動綿長而回味無窮。
不可否認,整部片子充滿著女性的敏感與細膩,情緒的渲染許多,但也絲毫不過份。音樂固然有助於表達情感但也絕不氾濫,整體給人穩重而恬靜的氛圍,大概這是張艾嘉當下心境的表達。對我來說,也非常受用。畢竟已經不再年少輕狂,濃烈的情緒已離我越來越遠,比起山盟海誓,細水長流才是真正渴求。另外,作為一部文藝片,本片會有各種文藝片的元素,像是虛實交替,像是大段大段的景色描繪,或者用各種迂迴的途徑來表達一種簡單的內容。不過我都很喜歡。目前,認為台灣的文藝片最符合我的審美,原因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文藝片在目前這個時代,基本還是脫離於主流審美的。因此對於全國公映電影,則更顯難能可貴。有一部份電影,固然是打著「文藝片」的牌,卻處處可見濃重的商業氣息。軟植廣告無孔不入,方式更是夠野蠻,恨不得告訴你,當下這一分鐘是插播的廣告時間。大概也是解決經費驅使,於是做純粹的文藝片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而且文藝電影的火候也難以把控,要嘛落入俗套,要嘛斐澀難懂,或者被輕而易舉地冠上「裝腔作勢」的惡名。原本的誠意可能輕易被觀眾曲解而打入十八層地獄。還好,《唸唸》沒有遭遇這樣的厄運,而可以保持著本片的從容與淡定,沒有多少阻礙地傳達給觀眾。
最後說說一點私人情緒吧。一直對台灣著迷,尤其是台北。而這部片子展示的台北街道、民居、捷運、誠品、星巴克,都令我有十足的好感。而且台灣人(尤其台北人)的儒雅,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像本片裡,育美慌亂地拾撿散落一地的薯片,以及育男呼喊著計程車司機忘記付帳,都可見其文明程度。加之家人曾有去過台北的切身感觸,還是感嘆:其實一座城市美不美,歸根究底是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相貌美不美,舉止美不美,心靈美不美。
大概還是應該放下過往的傷痛,去接受未來可能存在的對的人的愛,並依舊慷慨地將愛給予,固然當下看來,這全然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