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汀汀丁

2015-05-18 07:31:40

話劇人的努力


《十二公民》是近兩年我看過難得的國產片佳作,雖然也有各種問題,但也絕對是瑕不掩瑜。

1.話劇人的野心

如果過去幾年我沒有時不時混跡於北京的劇場,尤其是嘗嘗拿著人藝學生公益場的超值戲票,也許我不會去看這樣一部電影。我會注意到它,完全因為那個叫徐昂的導演,及他集結了一種話劇演員——關注的一些話劇媒體帳號常常會有這部電影的消息,於是我也自然是感興趣想來看看。

與從沒看過話劇的朋友聊起話劇,常常會被人問:看話劇和看電影有什麼區別?看話劇錄像行不行?我不是個一定要」恪守「什麼的人,大體也覺得如果效果不錯,真錄像看也沒什麼。只是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錄像,總覺得是個的缺點什麼,而談到原因,我的表達能力,似乎只能組織出一個詞:現場感。

而如今,一個話劇導演,把一個充滿話劇風格拍成了電影——這本就是一部話劇,單一的場景,所有的故事都由演員的討論展開,就是場」話劇「。在電影院裡,看一場話劇的體驗還是蠻奇妙的。我甚至感謝這個影院的這個只有三排的小廳:坐在寬敞的第一排,有種看小劇場話劇的感覺。電影開演前,被我拖去不明真相的同伴還問我:是不是3D,我當時還覺得有些可笑,可看過之後,忽覺得拍成3D也不錯,也許更有了話劇的「現場感」了呢。

看完電影之後翻了幾篇電影評論,其中有一篇裡面有幾段對徐昂的採訪,不記得具體內容,大體就是表達了一番之所以會拍這個是因為劇本內容豐富,立意深刻之類。然而我內心則會是默默一笑:明明就是一個話劇導演,有點開拓精神,搞了個算是叫好叫座的話劇,於是就有了點更大的野心,想搞個電影試試,一看《十二怒漢》這個電影,完全三一律啊,這正是話劇導演擅長的,於是就它了。

然而,有這樣的話劇人的努力,或者說是」野心「,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的。看到很多電影宣傳文案里也有」國內首部戲劇電影「的提法,即便是噱頭,多少也有推廣話劇的意思。前些一陣看《中國好歌曲》,劉歡有一段關於小眾音樂的表達:所謂小眾音樂沒有必要自己畫地為牢,應該讓更多地大眾聽到。而李健在《我是歌手》也說過:所有的規則都是讓觀眾們更喜歡音樂,歌手們犧牲了一些自我讓音樂得到了推廣,是值得的。這是我喜歡的態度:不孤芳自賞,用大家更接受的語言來認真對話。

徐昂是個我原本就還挺喜歡的導演,在藝術想法和市場之間做了不錯的結合,相比於一些「先鋒導演「神奇的舞台呈現,他的東西應該是經過些考慮的。之前做了部走進大眾審美的《喜劇的憂傷》,而這部《十二公民》透著點」那我就認認真真把話劇拍成電影「的意思:別去看不專業的錄像啦,看點好東西吧。也許這是導演的市場化選擇,但藝術本來就需要有人欣賞,順應一些時代的變化,讓它能被更廣泛的大眾所認可,這樣的藝術才會有生命力。我甚至覺得去年湖南台的節目《星話劇》也是種不錯的嘗試,雖然話劇沒有做專門的處理,故事也被弄得有些支離破碎,最終呈現效果並不太好,但這起碼也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而相反,人藝的《雷雨》也是因為一成不變的保留經典,引發了大家的爭議。說到這裡,我倒是挺期待能看看我腦洞大開的3D戲劇電影的想法的效果呢。


2. 電影人的誠意

然而,這終究還是部電影。作為一部電影,它依然我我這兩年來看過的最好的國產片之一:話劇導演在好好拍一部電影。

電影好不好看,完全就是觀影的體驗,整部電影看下來,覺得故事順暢,邏輯基本合理,笑的暢快,甚至有」好想再看一遍「的感覺。

當然故事可能得益於本身就改編自一部成功的電影。然而優秀的電影並不一定能被改編成優秀的電影,近兩年改編爛片無數,如《白髮魔女傳》。我沒有看過原版《十二怒漢》,但能感受到故事在本土化過程中,做了認真的設計。雖然我覺得把掛科的學生家長都找出來開會,一幫大叔開會的邏輯推理為什麼在庭審之中沒有人提出,每個人的故事有點臉譜化等問題,但故事的大體邏輯方向是對的。

而」笑的暢快「,」想再看一遍」應該就得益於導演的節奏把控和演員的精湛表演了。看電影過程中,常常能聽到整個影院的開懷大笑,那不是電影中的故意搞笑,而是自然的戲劇衝突的戲劇效果。

在這樣一個侷促的環境中,整個故事的推進基本就要靠演員的表演,幸運的是,這是一種話劇演員表演的電影,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台詞及這樣的表演,他們中沒有明星,或者說「大明星」,都是看臉也許不知道是誰,但都知道演的不會差的演員。在電影開始的時候,曾經還覺得何冰演的8號是不是演的有點太端著了,但後面知道了他的身份又覺得一切合理了。當然,作為一部電影,這有些話劇的演法終究還是可能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但我想,總比「不到」要好。

電影的場景單一,鏡頭整體的轉換大都是一些特寫,及陽光雷雨的烘托之類,估計應該也是參考了其他版本,不過應該也算表達了想表達的東西,只是沒有太多驚喜。

回想這兩年,能把故事講順,演員演技爆表的電影,還真是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悲哀。


3. 公民的自省

十二公民講的是陪審團的故事,為了在一個沒有陪審團制度的國家裡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還是花了些心思的。很多人在討論說,在我們這個環境下,將這個故事是不是有意義。而我認為是有的,非常有。故事不在於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能發生,而在於它在宣揚一種什麼樣的觀點。

我們生活在各種資訊網路之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各種所謂的社會事件,我們也常常被各種資訊所影響。我們是不是可以保持著一點理智,不要觀點在前,邏輯在後,不要用」輿論「的方式」殺死「一個人呢?我想我們都需要自省。

電影裡還涉及了一些時下熱門的話題:地域歧視,富二代,仇富,乾爹,城管與小販,文革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也許限於審查等等都點到即止。而電影結尾交代了何冰是檢察官,真兇最終落網,我也相信這些是為了電影的上映的安排。也許這樣的表現方式影響了最後電影的呈現效果,但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跟藝術推廣中結合市場的問題一樣:路總是要走的,不能因為限制在就什麼都不做。八股文是有些煞風景,但怎麼在八股文中寫出觀點,那也是功力。

ps.電影的排片量之少真是可惜,不知道為什麼挑復聯同期上映。近期各種電影有多。豆瓣甚至在電影宣傳廣告中寫到:「場次有限,抓緊觀影「真是悲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