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造意識--Ex Machina

机械姬/人造意识(台)/机器夏娃

7.7 / 590,666人    108分鐘

導演: Alex Garland
編劇: Alex Garland
演員: 艾莉西亞維坎德 奧斯卡伊薩克 多姆納爾格里森 Sonoya Mizun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星野流魂

2015-05-18 16:36:54

從機器人到梵谷


       作為醫學生,我傾向於這樣一種看法:伊娃類型的人工智慧不會像許多人想像中那麼快出現——甚至乎,我的直覺是:伊娃這樣的矛盾體不可能被製造出來。
       矛盾是指,作為誕生即被賦予語言能力的機器,不能對美、藝術的資訊有所感知,只是輸入和輸出資訊的載體和工具而已(flag已立,歡迎反對)。圖靈試圖在他的領域挑戰人性,的確給了我們很大啟迪。但是人性最為難解的一面,如電影所說,不在邏輯、理性,而在非意識與意識之間(恰似電影《她》的最後,對於「字裡行間留白之處」的精彩描述)。
       我猜想,人對於潛意識美感的感知,是來自於嬰兒到成人之間生理的變化和環境的塑造同步完成,從最原始的記憶開始(甚至更早是開始於基因裡的集體潛意識),我們就在皮質語言區、圖像構造區域(非優勢腦)以及情感協調區域(扣帶回、紋狀體、杏仁體之類)產生我們個人的標記。我們與機器的差別,在於我們是把特徵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我們無法篩選童年的資訊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有害的——它們就是真切地在實驗室以外的真實世界發生了。也就是說,有一些crap就是比一些理性的集合更重要。
      進入潛意識的記憶讓我們有獨特的感知,假如我們害怕打針,以後就會對類似白大褂的衣服產生丑或恐懼的印象;假如小時候喜歡有人逗你笑時抑揚頓挫的語調,以後說不定覺得opera特別有魅力;假如一個優生家族的某人在基因里對健康雌性的訴求很強烈,他可能發現天鵝、瓷器的曲線特別有美感(或者說,生殖衝動).......那麼機器不經過「成長」「基因表達」和環境的「強制性灌注」,又怎麼會在表達真正的情緒方面有所長進呢?
       在一個真實的人面前,問他覺得眼前這幅梵谷畫的《星空》如何,如果他專注於最底層的色調,也許是答案A:孤獨之美。他產生這種專注的原因也許是他的悲觀性格提醒了他小時候總是一個人呆著的黑夜;又或許是因為那些美麗的紋路讓它感覺像夢一樣不真實,而現實中所有夢想都華麗地破滅了,所以他給出了虛無的答案。而——如果回答問題的這個人,他從小就不缺玩伴一起凝視星空,也許他就不會專注於「悲傷」的底色,而更能欣賞那些夢幻般的形狀;如果他小時候得到很多鮮艷的玩具,那麼畫作中明亮的部份從視神經傳到中樞後更能引起欣快反應;如果他涉世未深,對外面的世界還有很多想像和期待,也不會認為眼前的夢幻只是虛像——他也許會把那些旋轉的形狀想像成另一端的世界。也許他會想到天堂?想到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天空王國?總之,他對這幅畫作的評價也許是另一種答案,比如B「璀璨的美」C「夢幻的美」D「童心的美」之類。
      我在做這樣一個陳述:對藝術、美感的體會,往往是和個體、基因、環境相關的,我們之所以會被相似的美所吸引,可能正是因為它對我們成長、記憶甚至基因裡的衝動有強烈暗示或高度的喚醒作用。當然,我們也因為同樣的因素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審美。
      更大的猜想是,伴隨人類成長,有一些認知、體驗甚至隨著大量反射的加深而像烙印一樣存在於我們的神經迴路、腦部功能區里,已經實現了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跨越。試問人工智慧,你具備一整套語言系統,不需要學習的環境,不需要困惑的夥伴,你沒有像我們一樣成長過,沒有經歷那些辛酸、恐懼、感激、欣慰的重要時刻,沒有在痛苦中自我塑造,沒有在遺憾中自我思考..
      當你看著《星空》的時候,你怎麼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