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明月幾時

2015-05-19 07:28:21

你是誰:沒有絕對靠譜的編劇


片名非常黑色幽默。撇去個人智商不足的因素,整個電影的劇情系統同樣不靠譜。

以下是非常嚴肅的疑問:
 
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心思讓女警官相信自己是精分?

好,我自己嘗試作答。

假設一:班傑明在女警官面前說出真相。

第一種情況是女警官不相信他。這種情況下班傑明不能獲得證人保護,想要獲得證人保護只能黑入當局的證人保護程序。

第二種情況是女警官相信了他。但此種情況有一個漏洞,就是根據他的敘述,其他三個小夥伴被M殺了。然而事實是三個小夥伴根本沒死,警方也找不到屍體。這樣一來,就證明不了他的故事的真實性,最終無法說服女警官相信他的故事並將其納入證人保護計劃。這種情況下,想要被保護除非是警方一意孤行或純粹出於女警官的同情心。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實與故事有出入,女警官沒有理由去相信他說的話。因此,最後好像也又回歸到第一種情況了。

故而,假設一的劇情走向基本就是:班傑明說出真相,然後女警官不相信,他只好去黑程序,保護自己。這個劇情一來沒有解決好三個小夥伴的安全問題(也就是班傑明沒有完成一人擔責的任務),二來顯得比較弱智(既然用百分之80的蠻力和百分之20的腦力就可以黑掉一個程序那幹嘛還費勁心思講這麼一個故事?直接駭進去不就好了),故事和結局沒法銜接。

因此在劇情上,假設一是走不通的。於是我們滑向了假設二。

假設二:班傑明編造了一個關於「精分」的故事。

由於我們發現,班傑明的目的是一人擔責,且三個小夥伴的死是構成他被保護的必要條件,因此三個小夥伴是非死不可的。在警方找不到屍體的情況下,如何讓這三個人的死亡合理化?答案就是多重人格。通過假像,引導女警官意識到班傑明是一個精分。這樣一來,這三個人的身份和班傑明白己的身份是重疊,也是虛擬的。虛擬身份,你讓他死,他自然就是死。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三個小夥伴的屍體和班傑明被保護這對矛盾。

不過發展到這裡,我就想問了,為什麼這故事就一定要讓三個小夥伴死了呢?在班傑明一開始向女警官講的故事裡,就說明三個小夥伴沒死,不可以嗎?既然已經確認M的身份,那麼班傑明和三個小夥伴完全是可以站在明處的啊。為何要編造他們的死亡,然後為了圓謊,再去說另一個謊? 如果正如我自己說的,三個小夥伴的死是班傑明獲得證人保護的必要條件,也就是:如果沒有三個小夥伴被殺的事實,那就證明不了他正在面臨一樣的危險,需要被保護。可是在班傑明證明白己是精分之後,同樣還是缺乏三個小夥伴被殺的事實啊。這樣怎麼能證明白己也處在危險之中,需要被保護?

最後的不解在於,當女警官相信他是個精分,相信了他編造出來的故事之後,出於同情,協助他去黑證人保護計劃的程序。這時候,班傑明在證人保護計劃上寫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一個化名。這個結局使故事中的三個小夥伴成為虛擬人物,從而使現實中的小夥伴獲得不被追查的安全。但是,最後的那個化名是怎麼一回事?保護的對像是那個化名,班傑明是怎麼樣受益的?難道是出庭和作證的時候被保護是以匿名形式,做完證則以化名形式?

既然如此,反正M都是要定罪的,班傑明要這個保護幹嘛?

反正我的腦漿是,糊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