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蒼蠅屠宰場

2015-05-20 21:41:53

從怒漢到公民,還隔著一個檢察官



《十二公民》改編自經典影片《十二怒漢》,是一個關於偏見和衝突的故事。在這個對立情緒隨時可以在陌生人之間觸發的時代,《十二公民》試圖將自己有限的時空框架,打磨成一面可以照見當下的鏡子,讓每個「怒漢」看到,自己與公民的差距,還隔著一個檢察官。

某政法大學,12名互不相識的學生家長(包括臨時拉來湊數的人)組成「陪審團」,陪孩子補考英美法課程。聽取了學生法庭關於「富二代涉嫌殺父案」的審理後,12人在學校體育館閉門投票,對案件作出最終「裁決」。

「陪審團」成員身份各異:地產商、醫生、教授、推銷員、冤獄受害者、小販、落榜警衛、北京包租公、老右派等。按照規定,12人的投票結果必須一致(涉嫌殺人的富二代有罪或無罪),「法庭」才能宣判。選擇「富二代」這個刺眼標籤作為《十二怒漢》本土化切入點,直接省去了偏見出現所需要的鋪墊。

第一輪投票,8號陪審員是唯一投「無罪」並堅持討論人證物證細節疑點的人。蠻不講理的爭吵、時常的跑題、人身攻擊、互不相讓的冷嘲熱諷、抽絲剝繭的辯論……聒噪中,故事快速展開,在場者的私人故事,也漸次浮出水面。

計程車司機,嘴炮,善良、懦弱,受到「兒子離家出走6年」的打擊,無法走出陰影,在所有爭辯中全以「孝道」、「感情」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幾乎沒有展現出理性的一面。他是最堅定的有罪論者,也是最後一個讓情感泵薄而出的角色。

地產商,大學女生的乾爹,對仇富情緒極其敏感,每當有人在他的對立面劃下階層標籤,他就會立即爆發,不管對方是誤解還是阿諛。

小販,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被校方臨時拉來湊數,他長於算計,疲於奔命,迷信金錢,過著憋屈的日子,看著別人的臉色。他對地產商極盡諂媚,即使被對方破口大罵也無所謂,最後他因為「不耐煩了」而改投無罪。

老實巴交的老爺子,經歷過1957年反右運動,飽受毒害。他不懂法律,批鬥會上的特殊經歷,使得他成為第一個支持8號陪審員的人。

蹲過冤獄的青年,一個充滿怨念的人,隨著疑點的揭示,他屈辱的回憶被啟動。

北京包租公,身無所長,靠城郊結合部的外地人供給房租度日。他有不堪一擊的自尊,對外地人滿懷歧視,常常打斷他人發言,浮誇而毫無理性可言。

推銷員,牆頭草,毫無主見,反覆無常;數學教授,隨大流的和事佬……

8號「陪審員」,是推動討論的主要人物,他思維清晰、邏輯縝密,是程序正義的堅定捍衛者,在場的大部份人其他人跟他比起來,簡直蠅營狗苟且毫無大腦。美國版的《十二怒漢》中,8號陪審員是一名建築師,到了中國,這個關鍵人物被安排成一名檢察官,在影片最後予以了交代——《十二公民》搖身一變成了一部主旋律影片。凡是西方世界來的東西,總會有幾分水土不服,我們已經習以為常,所以,既不必恨別人不當烈士,也不要裝外賓。

遺憾的是,影片最後還是陷入了「教育情節」的陳腔濫調。12個「怒漢」參與了2個小時的陪審團試驗後,似乎馬上就將2小時之前的生命原點昇華:他們迎著雨後的初霽,緩緩走向自己的孩子時,似乎完成了自己的公民禮,已經脫胎換骨。

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美好期許:經歷苦難必定甘來,經過爭吵必定和好,經歷生死必定大悟,經過痛徹必定敞開心扉……然而,現實一定全然如此?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氣喘吁吁的生活,很快就讓人淡忘這樣一次逢場作戲:小販依舊被警衛攆著跑,醫生依舊在放棄病人治療的表格上輕鬆落筆,老右派也許到死都等不來罪惡被滌盪的時刻。

就像俄羅斯版《十二怒漢·大審判》中,12人最後一致表決車臣男孩無罪,男孩離自由近在咫尺,旋即又陷入被真兇追殺和無處可去的危險境地,因為,那些最根本的偏見和衝突,遠遠還未解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