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微璃

2015-05-21 03:55:36

十二公民,為何憤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得知中國要翻拍《十二怒漢》的消息時,我非常驚訝。
幾年前窩在寢室補完這部1957年的經典美國電影時,激動地寫下評論「無論在哪裡,都有偏見遮蔽真相,我們或許無法證明鐵一般的事實,但必須提出合理性的懷疑,別急著下結論。這是司法制度民主之所在。一個悶熱的雨夜,一間狹小的討論室,十二個性格迥異的人,竟然構成了如此偉大的電影。」
那時我在心中感嘆,「現在的中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14年時,呼格吉勒圖案引發了巨大關注,十八年的冤屈讓人對法制感到失望,偌大的中國不知還有多少呼格吉勒圖,在粗暴武斷的「法律」之下犧牲了寶貴的人生。在後續討論中有專家呼籲,公安、檢察院應該遵循「疑罪從無」的原則,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應判為無罪。
此時在中國響起的呼籲,也是1957年的《十二怒漢》想要傳遞出的普世價值:當你不能根據現有的證據推斷出嫌疑人100%有罪時,就不能將罪名強加於他。
無論你覺得這個人有大多的可能犯罪,只要存在任何合理的疑點,他就是無罪的。就算因此放過了真正的兇手,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正如當年美國轟動的辛普森案。這一原則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冤假錯案,人命之事,容不得半點牽強。
西方的陪審團制度要求12名陪審員達成全面一致的意見,而不是像人們慣性認為的「少數服從多數」。這看似嚴苛的要求,恰恰是西方民主精神的核心:並非犧牲少數人的原則去維護多數人的利益,而是充分尊重每一個個體的思想與權益,讓每一個聲音都能被眾人聽見。
在影片中,一個來自貧民窟的孩子被指認有殺人的重大嫌疑,並且看似人證物證俱全,陪審團中11人均認為他有罪,但8號陪審員不斷提出質疑並堅持深入分析證據的合理性,最終以清晰的邏輯讓最初意見相背的11人全部贊成無罪。

相比之下,日本和俄羅斯的改編版本顯得更加糾結。1991年日本翻拍的《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在相似的框架下,將從「有罪」到「無罪」的方向逆轉,故事中的嫌疑人是一位溫柔善良的單身母親,因此讓陪審團成員心軟不願判她有罪,而最後在一位成員的堅持下,抽絲剝縷找出了她犯罪的鐵證。這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正義與仁慈之間該如何選擇?
俄版《12怒漢:大審判》結尾則處理得更意味深長,在11位陪審員被說服投上無罪的一票後,主角竟然改投有罪,這是因為嫌疑人是一位車臣孤兒,主角認為在監獄裡他才能活下去。最後出現一行字「法律是永恆、至高無上的,可如果仁慈高於法律?」給這部嚴謹探討民主公正的影片增添了一抹人道主義的情懷。
法律有標準,可仁慈道德又要如何判斷呢?美國哈佛大學的桑德爾教授曾用12節課來探討公正與道德的關係,從柏拉圖到亞當斯密,從康德到約翰穆勒,無數輝煌巨著誕生於這個話題。其實,我們或許並不是要得出一個結論,而是要將這無限博弈的討論繼續下去。
對公正,對民主,對法律的不斷反思,正是人類改善社會的動力。

前話說得有點多了。在美日俄等大國紛紛用《十二怒漢》來闡述自己的民主思想、對法律與人情的見解後,中國終於也不甘示弱,獻上了這一部經過精心改編和漫長審查後雖然排片率和上座率很慘澹但畢竟能放映出來的《十二公民》。
導演編劇為了將閃爍著西方民主精神的《十二怒漢》移植到天朝的土壤里,並且能夠通過廣電審查,花費了很多心思。
最關鍵的就是,如何讓陪審團制度得以成立。要知道,這個故事設定與中國有著天然的文化和制度隔閡,我國採用的大陸法司法體系雷根本就沒有陪審團這種東西。
機智的導演給出了一個方法:模擬。
法院裡不可能出現的,那就在高校課堂出現吧;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那就當一次演習吧。
於是,故事被搬到中國某高校法學院的西法補考現場,十二位虛擬陪審團的成員有的是為了幫孩子過考試,有的是被學校生拉硬拽來湊數,就這樣前提得以成立。
這樣的改編乍看上去解決了基本問題,可是,卻也讓一些核心的精神變味了。
在美日俄三個版本里,陪審團成員的每一次表決都決定著嫌疑人今後的命運,這絕對不是兒戲。所以當最理智的那個人提醒大家這一決定的重要性後,每位成員都開始認真對待。但如果只是一次學校里模擬審判,還用得著那麼嚴肅較真嗎?還用得著發火動怒嗎?
就算法學教授強調一定要認真討論,就算被男主說服開始正視疑點,就算強有力的原作支撐,可這虛擬的民主,到底有何價值?
為了給這一切找到合理的解釋,也為了能安全過審,電影的結尾有了跟其他各國版本完全不同的安排:最開始跟大家唱反調並引導眾人展開討論的八號陪審員,其實是一位檢察官,也就是說他非常熟悉現代法制的這套規則,還可以猜測他本身在這個案子的審理中就起到一定的作用。
於是這場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唇槍舌戰變成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普法教育。何冰飾演的檢察官彷彿就是那個吶喊的人,拼命喚醒這沉睡的十一人,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身為「公民」的責任。
這場模擬的陪審團討論在電影中確實沒有任何作用,意義全部在故事之外。
你會發現這十二個人,每個人都像徵著社會中一個龐大的群體:有市儈的計程車司機,暴躁的脾氣之下藏著自卑與懦弱;有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商,對仇富情緒很敏感;有曾經被冤枉入獄的社會青年,對傷害過自己的社會心懷憤懣;有經歷過文革迫害的老者,歲月洗禮後有自己的人生感悟;有精明圓滑的小賣部老闆,有喜歡開地圖炮的房東,有壯志難酬的警衛,還有一板一眼,似乎沒什麼自己主見的陪審團團長。而像「富二代」、「乾爹」、「河南人」這些充滿中國味的標籤更是劇本中的一大亮點,也是《十二怒漢》中國特色化的表現。
你還會發現,這些人雖然懷著各種主觀情緒來看到富二代殺父案,甚至因為觀點不和跟八號陪審員爭鋒相對,幾次火藥味非常重,但是他們的本質還是善良明理的,最終都折服於合理的邏輯之下。
這十二個人,大概就是善良的中國人的縮影吧。
他們不是無知的愚民,而是通情達理的公民。
一開始對富二代犯下殺人罪行的篤定,來源於社會輿論的導向,正如傳播學中經典的「沉默的螺旋」理論,當周圍人都一致持有某種觀點時,一個普通人很難從中跳出來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於是,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變成了叫不醒的裝睡之人。
除了從眾心理,還有主觀情緒的投射,比如仇富之人可能被富人欺壓過,開地圖炮的人可能被某地人欺騙過。私憤之下,難有公正的判斷。並不是這人本性不善,而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有什麼不妥。殺傷力巨大的網路暴力,很多時候只是圖一時之快的無心之舉。
於是,很多事件在法院還未審理出結果之前,輿論就已經對嫌疑人進行了審判,貼上標籤,定下罪行。這就是叫人無奈的現實。
回到這篇影評的標題上,《十二怒漢》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改為《十二公民》,這不帶情緒色彩的名字真是適合我大中華的中庸之道,審核也當然更加容易通過。其實《十二公民》跟《十二怒漢》的劇情設計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雖然整體色調變暖許多,但《十二公民》中出現的發怒場面不比原作少。
他們為何憤怒?
檢察官不滿意眾人漫不經心的態度,決心要將「無罪推定」的原則灌輸進這些人心中,但在過程中不斷受挫。其他十一人所秉持堅信的觀點被冒犯,因此產生激烈的抗拒與交鋒。
雖各有各的憤怒,但憤怒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檢察官是出於對公民意識、法制思維缺失的憤怒。其他人是因私人情緒、慣性思想而產生的憤怒。這兩種情緒雖表現相似,但前者是渴望改變,後者卻僅僅是宣洩。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前一種憤怒的勝利。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根基,溫和而有力。
憤怒有時會帶來偏見,會蒙蔽真相,而有時也會推動改革,創造更為理想的社會。
不過,帶來勝利的並不是合理的憤怒,而是合理的制度。

ps.上面主要是從劇情內容來討論的,如果從演員和台詞方面來看《十二公民》,我覺得真的非常非常贊。就算排片量慘澹,能在影院看到這樣的好電影,仍然感覺無比欣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