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青春誓言--Testament of Youth

青春誓约/青春作证

7.3 / 21,614人    129分鐘 | 130分鐘

導演: James Kent
編劇: Vera Brittain 茱麗葉陶希迪
演員: 艾莉西亞維坎德 泰隆艾格頓 Colin Morgan 多明尼克魏斯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痴襲人

2015-05-21 16:52:28

案例:暴殄天物——《青春誓約》


「1914年,我在青年時代就遭受了戰爭之苦,這段經歷之醜惡可怕,不亞於1939年以及後續幾年捲入戰事的經歷。到1918年,我的親密朋友除了一人外,均已過世。」——托爾金《魔戒》英國第二版前言(世紀文景2013版)


《青春誓約》講的是同一件事:一戰中,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菁英子弟喪失幾近。很多活下來的人,終生經受巨大的喪失之痛。大家的療傷對應之道不同,寫書也許是比較能夠釋放治癒的方法。於是有了《魔戒》、有了《亂世佳人》、有了這本書,然後有了這部電影。


想到寫美國內戰的《亂世佳人》,是因為片中的青年急於參戰、覺得戰爭是一場有巨大好處的盛宴這種心態,跟《亂世佳人》裡頭的年輕人一模一樣。死傷慘重的後果也一樣。現時今日,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有嗎?應該有吧,不然怎麼解釋那些千方百計去加入ISIS的人?


還是說這部電影吧。好的地方:英倫風、服裝、風景、配角、配角、配角……


這片除了女主其他都是配角,絕對女性視角。她的未婚夫在電影過半的時候就掛了(不算劇透吧,因為每個好看的年輕男人都掛了。大家不要難過),實在算不上男主。加上選角錯誤,(經過我專業客觀的審視),此君360度肉嘟嘟黏糊糊,眼睛既不會演戲,身材也不見得好,只能說他從《冰火》劇組來,是他走運。然而戲演得這麼差,恐怕也就這樣了。


這個片的問題是沒有把握住故事應有的巨大的悲傷和失落。敗筆在於小清新的畫面和情緒太多。曬出來的衣物總是淺色白色,明明穿黑穿灰的不少 麼。海浪來捲一捲,再捲一捲。門口的彎路空無一人,過半晌,走來一人。花開了,女主去襯托襯托。傷心了,去跪在爛泥里。枯草搖啊搖。表達戰爭的殘酷,是滴露的鐵絲網的工作。。。以上種種,都比不上Colin在開篇時驚鴻一瞥的裸背。


最有意思的都是配角,但是他們沒有什麼發揮空間。牛津女教授是《哈利波特》裡的麗塔,女主的媽媽是Emily Watson,女主的弟弟是目下大紅的《王男》裡的Eggsy,都比女主鮮活,但是被多多少少壓平了。


沒有看過原著,無法評價,只從電影看,以身在後方的女性角度記錄那場戰爭,是很可貴的,但是表現得情緒化,無法帶來更深更寬的感悟。也因為「男主」,不覺得女主的lost有那麼順理成章,只是她「演」給我看的。


女主開始勸說父親讓弟弟去參戰,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事,當然後來內疚悔恨,這個不能怪她,那時的年輕人都那麼想。而對於「備胎」Victor,女主就像我們所有人對待備胎一樣無情,唉!其實也不能怪她。


只是,當女主跟老爸撒嬌說「我不要嫁人」時,鏡頭在Victor臉上停留了半秒,這半秒里我們看到了這個人心裡所有的情感。導演你瞎了嗎?你讓一個漂亮的戲精去演一個悄沒聲的備胎!你在暴殄天物你知道嗎?選角導演是誰?我祝你以後再也接不到活兒!


(掀!桌!)


那半秒以後,「男主」在逆光中閃閃登場,仰面一笑,女主私心裡便後悔剛才說了那句話。


如此這般,這部片的厚重悲傷怎麼也積攢不到應有的力度,後半部份加倍展示女主的各種凝重面部特寫,也是不太有用。


非常可惜。可惜了原材料。可惜了好演員。可惜了服裝和風景。可惜了我家Colin.


本來3星。因為可惜,加了1星。不要問我這中間的邏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