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雷霆君

2015-05-23 20:52:36

不再憤怒的公民


        《十二公民》最近被炒得很熱,排片場次之多就同類影片而言、就《復仇者聯盟》來了的情況下已令人頗為驚訝,更有「很多網友」呼籲增加場次,而不是由導演及其愛人轉述「很多網友呼籲」。唉,王小帥簡直要哭暈在廁所,由此可見,他那些對歷史難以消去的怨恨和哀愁是多麼的不受待見,而《荒蠻時代》、《天註定》等暴怒衝破螢幕的電影就更不用提了。因為中國需要的,是選擇性失憶且不再憤怒的公民。
        在說《十二公民》這部電影之前,其實想先說說改編的事情。遙想話劇《喜劇的憂傷》當年,可謂一票難求、好評如潮;而如今徐昂導演首次「觸電」的《十二公民》,又喜獲羅馬電影節最高獎,國內上映後輿論也基本是一邊倒的贊。可惜前者改編自日本作品;後者更是眾所周知有多版本《十二怒漢》在前。《十二公民》在羅馬電影節的獲獎評價是「做了非常好的本土化改編」,但可以看到本片基本脫胎於《怒漢》,從人物設定和情節設置乃至起承轉合,都是非常相似的。既然人家一開始就明明白白說是改編,所以也無可厚非,尤其既然是改編了,一些小細節的確沒必要動,只要「致敬」就好了。
       但我終究是有些遺憾的。
       國內比較受歡迎的選秀、真人秀,像《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都是引進版權。剛從宋老師處得知,不忍直視的大型!勵志!軍營!真人秀!節目!《真正男子漢》看上去雖本土掉渣,也是學的韓國,心中不禁羊駝奔騰。而且,讓人頗為驚艷的神奇節目《世界青年說》也是!何老師說,難的是創意,有創意有框架了去改編和填充是很容易的。這一點我難得地和他保持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比較了解的土壤,況且現在各種奇聞異事通過推送等方式爭先恐後往你腦袋裡鑽,只要略有些才華,填充些骨肉、出個好作品還是不難的。可是你知道,當你看到一個好的作品、聽到一首好歌,很贊,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是改編自國外,其實是一件挺傷的事。信了你的邪!
         當然「中國製造」何時才能真正變「中國創造」這事雖令人沮喪,終究也和飄柔海飛絲不是國貨一樣只留下蛋蛋的憂傷。我要說的是:讓很多網路寫手氣憤不已維權無門的抄襲現象,包括如今已經洗白了的郭敬明。創作的相似不可避免,部份的參考也可以原諒,可是一些人堂而皇之借鑑別人的故事框架甚至情節加以改編,被發現後還理直氣壯,說什麼「很多都是我自己創作的,你看哪裡哪裡都是不一樣的」,同時各種玻璃心覺得網友欺負人最終破罐破摔「我就借鑑了怎樣你來打我呀」。好吧,@#¥*&%*@+¥……真是沒想到還有人有這種要求。
        用一個轉折生硬地把話題拉回來————
        考大學前,我一直想報考法學,鉛筆盒裡都貼著政法大學字樣,後來我媽的同學X教授聽了我理想後,不屑一顧:「在中國學什麼法律,中國哪有法啊。」X教授的狂放不羈和玉樹臨風讓尚年輕的我驚為天人,從此絕了此念……好吧我承認以上只是為了掩飾我的成績不好……
         很多人說《十二公民》普法的價值大於電影本身。可說到底也就勉強算普了個「無罪推定」原則吧。其更多地把改編的重心放在了每個人物承載的社會角色。《怒漢》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職業和性格,但這些更多地是用以表現每個人的特徵來的;《公民》則極具責任感地給每個人身上都貼了標籤,一個人就是浪花一朵地反映了目前的社會矛盾和熱點現象,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值得社會學博士寫一篇20萬字的畢業論文。被告被設置為廣受關注的「富二代」群體,「陪審團」則囊括了「房地產開發商」「乾爹」「警衛和小販」「北京人外地人河南人」「冤假錯案」「反右運動受害者」「憤怒的計程車司機(或許他憤怒的背後還有滴滴和uber的原因)」等關鍵詞。嘖嘖,是不是每個都是百度熱搜詞彙。這種設定從藝術角度來說可能是弱化了,但必然符合國人對意義、價值和嚴肅性的一貫需求。
       教授說天朝無法,但我們真的不乏法制節目,從今日說法到普法欄目劇,從秋菊打官司到法庭電影……咳咳……雖我們號稱自成一體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使用全國統一試卷自己玩自己的,究竟也是深受大陸法系影響天然不帶英美律政劇那種易出張力的精彩元素,這就逼得咱們沒法只能各種架空背景。比如之前孫紅雷那個《全民目擊》,反正看著不怎麼符合中國國情。沒陪審團制度怎麼玩?《公民》設定為法律系學生的考試拉家長陪綁,只不知為什麼是補考——是為了讓矛盾顯得更加激化嗎?雖然比起原作的「一票定生死」顯得有些矯情和莫名,但比起那些粗暴架空還是不錯多了,當然,具體其實還可以更精緻、更完善些。
         十二怒漢是12個angry men,十二公民也是一堆老漢和大叔,但誠摯地說,二者都挺精彩的。《怒漢》空間更狹小壓抑,於無聲處聽驚雷;《公民》寬敞了不少,也是破敗壓抑,場景相似。這麼狹小的空間、單一的場景能讓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扣人心弦,可見本子真是好本子,演員也真是好演員。我是很喜歡話劇演員的,台詞功底個個好到沒朋友,不少話劇演員轉型影視劇都很受歡迎。同時,他們也有明顯特質,就是那種無論如何向影視表演體系靠攏都難以抹去的勁兒。就像走到大街上,看見那些脊背筆直到令人髮指的女性,肯定都是練過舞蹈的。《公民》幾個演員都是國話和人藝出身,有的浸淫影視劇多年收著了不少,有的呈現在大螢幕上還是用力過猛。一上來就劍拔弩張圖窮匕見,好處是性格刻畫鮮明,給人印象深刻,壞處就是讓整部電影的人物看著都有點臉譜化,太誇張。無論如何,大家還是喜歡看戲骨們飆戲的,正如很多演員們也熱衷於演話劇——那種充滿成就感、互動性的feel,倍兒爽。而且演得好,那種誇張也成了善意的笑點。僅以韓童生為例,他是其中最為憤怒的也是最後一個被攻破的堡壘,看著他時而橫眉怒目時而氣壯河山時而目光狠厲時而壓抑嚎哭,我只想說,老師你好過癮啊。。。。
         麥克梅的《十二怒漢》最後並沒真正揭示真相,劇中有一句話也曾是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的疑惑——如果你成功說服了我們十一個,可這個男孩真的有罪怎麼辦??相比《公民》可謂神來之筆,除了何冰是檢察官而非老師的身份反轉彌補了他之前較真的違和,讓之前的惡吵和辯駁有了依據,扳回一局,「真兇落網」也符合中國觀眾或者廣電總局一向的訴求。電影結局畫風一轉,破舊冷艷的倉庫轉向自帶美圖秀秀的廣闊天地,一切戾氣與不快煙消雲散,溫柔的光線中,檢察官面帶堅毅而欣慰的微笑步履堅定邁向前方,還不忘接過照顧小販生意的冰棍(so sweet so soft so thoughtful,是個暖男);警衛小販互幫互助;乾爹滿懷真愛地擁抱補考不及格還滿心歡喜的乾女兒;司機決定買個腎六找回兒子讓他幫忙下載個APP以後改開優步(這句純屬胡編)……所以這個真的是值得當局力推吧。
        話說回來,人性光輝本應是寬恕與和諧,但有時為展翅高飛又不得不「保持憤怒」,這個不落好的話題,不談也罷。總之,如果你沒有看過《十二怒漢》,不妨去看看《十二公民》;如果你看過了《十二怒漢》,也不妨去比較一下這部《十二公民》。畢竟,一張電影票才多少錢,看一場話劇多少錢?用一場電影的錢看一部話劇,我覺得還挺值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