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伊思督

2015-05-25 21:02:55

剖析《十二公民》:照虎畫貓,名不副實


  看到《十二公民》這幾個字出現在海報上,第一感覺是驚喜。翻拍對像是影史經典《十二怒漢》,且有俄羅斯版和日版基於本國現實的演繹,出於好奇自家的表現如何,決定貢獻票房,但結果讓人尷尬:這只是一個風格浮誇的臨摹習作而已。

  從片名起就開始浮誇。《十二公民》並沒有明確體現公民意志,靠譜的不誤導觀眾的名字應該叫《十二家屬》,或者《十二吐槽君》。從宣傳角度可以理解,可除了片名以外,拙劣的模仿充斥著整部影片,則不能讓人接受。

  第一個啼笑皆非的,就是憤怒的1號陪審員片段。原作中1號陪審員盡職盡責,按照議事規程組織大家進行投票和發言,但他的認真態度遭到另一名怒漢的嘲笑,認為他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裝模作樣,於是他氣憤地提出抗議,讓指責他的那位接替他的工作。在大家一番勸說下1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仍舊一臉怒氣。這一段看似平凡,實則是對美國有效的議事規程於效率和民主作用的一個戲劇化展現。新作把這一過程如臨摹一般原封不動地用鏡頭複製了出來,但效果卻是兩個字:齣戲。

  原作中1號陪審員和其他人一樣,也是普通人,為了讓陪審團審議過程有序進行才充當了組織者的角色。而新作中的1號並不是學生家屬而是一名學生——老師在一開始反覆交代,要好好做,要既有結論又有過程,否則拿不到學分畢不了業……於是他並沒有「我們明明都一樣,我還得多出一份力組織你們這群不聽話還滿腹牢騷的大老爺們,我圖什麼」的怨懟,而是有任務在身,有個人利益。因此他的發脾氣撂挑子,缺乏動機,對他的憤怒表情的反覆特寫,就成了刻意的模仿,而給觀眾的感覺,就是摸不著頭腦。

  影片總是模仿原作的表象,卻未得其內涵,這樣的情況不止一處。如探討兇刀的段落。原作中那把刺殺父親的彈簧刀確實不同凡響,大家都在被其折服,認為獨一無二時,最早提出反對有罪的8號陪審員從自己衣兜里拿出一把一模一樣的彈簧刀插在桌面,眾人震驚,對原先的確定霎時間產生動搖。這是第一次轉折也是經典一幕,簡潔有力;俄羅斯版的《十二怒漢:大審判》對這一段有著獨特的改編:那把供特種部隊使用的刀更加寒光逼人,自由落下就可以深深扎進厚厚的A4列印紙;且它還有前史,車臣男孩小時候和車臣軍隊士兵一起,對方把這把刀讓他看,他一開始用刀拼刺,後來卻手舞足蹈跳起了高加索民族舞蹈,引得士兵們紛紛加入,伴奏對舞,讓觀眾感受到車臣並非天性殺戮,俄羅斯本國觀眾或許會有更深的感觸——這場面也是俄羅斯版的一處精妙之筆。

  而我們的處理,卻十分粗糙。展現案件中兇器的是在網上下載的圖片,8號陪審員拿出來的是一個絲毫沒有特點的彈簧刀。大家對著這把刀做驚訝無比狀,一句「買賣管制刀具是犯法的」一句帶過。如此重要以致讓其他陪審員扭轉態度的線索處理的實在草率。

  這部片子裡,細節雖決定不了成敗,也能決定一部份影片質量。再舉一例,8號陪審員身份的問題。這已經不單單是要樹立檢察官形象的問題了。我們很早就知道其他11位陪審員的職業身份,為什麼自始至終沒有人問過他到底是做什麼的?更關鍵是,這牽扯到人物可信度問題。他說的每一句話,提出的每一個質疑,都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原作中,8號陪審員很早就揭示身份,自己是一名建築師。建築師有這樣縝密分析的能力,以致於扭轉局面,自然而然;而之後一個重要的推論環節,他要求看證人所在公寓的平面圖,並用走步測算模擬現場的距離,這都是建築師的專長——不是只有他能做到,但讓他來做,水到渠成,令人信服。而我們的片子裡,或許是因為被動,無法關照到這一點。

  不勝枚舉,回到原點。這個故事設定的初始情景,確實如演員自己所說,法庭是虛擬的,陪審員是假裝的,但案子是真實的,算是給這個最初設定一個說辭。但即使是一場法律遊戲,沒有一票定生死的壓力,但讓家長為孩子補考這一設定,卻是不合理、不可原諒的。不說他們探討的最初動機是「為了孩子」,哪個學校會愚蠢到憑家屬的表現給學生打分評定?家屬表現得好就能讓學生通過考試,這完全是失去邏輯的想當然,也反映出劇本的草率,給全片搭建了一個空中樓閣。

  較於粗糙的劇本和生硬的鏡頭處理,也就是表演還算用心,難怪片方要把話劇演員們的顏藝作為宣傳的重頭戲。但缺乏不斷的壓力累積,就沒有充滿爆發力的釋放,衝天的憤怒會像是刻意為之,小題大做。他們的怒氣來自聲討他人反省自己,唯獨不是為了審理案子,探討案情。某個人被觸動了他的敏感地帶,就暴露狂一般把自己過往的傷疤呼啦啦撕開讓大家看,各種吐槽各種委屈各種抱怨,這已經不是庭審或者陪審團發言,而是一場訴苦大會。表面上看是在鞭笞現實,實際上每個問題都說不深入,蜻蜓點水,濃濃的吐槽感撲面而來,全然不見原作中對美國社會中的「偏見」頑疾的鞭笞力度。這樣處理不知是太有野心,還是太懶惰,但效果都是:毫無震撼力。

  再說說很多觀眾津津樂道的表演。放得開,確實是話劇演員表演的特色,而能放不能收,就是電影導演的失職,電影的失敗。《十二怒漢》中最後一個不願給出「not guilty」的陪審員,是在忍了整個陪審員討論過程、被激怒了多次之後,才在最後一刻把憤怒的真相告訴所有人——他把對自己兒子的怨恨,轉嫁到被告男孩身上,導致他要懲罰這個可能是無辜的男孩。而《十二公民》中,吐槽者的憤怒來的太輕鬆了,彷彿吃了炮仗,一點就著,且每個人都是演說家,口若懸河義憤填膺。絲毫沒有了潛台詞,沒有讓觀眾思考體味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其妙。導演讓每個人都這樣盡誇張之能事,或許就是為了遮掩劇本本身的無力感。

  本片多被詬病的虛擬陪審團、檢察官充當引導者、片尾確定被告無罪的蓋棺定論,都是對原作法理精神的捨棄,不再細說——畢竟是戴著鐐銬跳舞,可以歸為對政策和現實的妥協,但總還對影片的細節處理抱有期待。在《十二公民》裡可以看出,劇本並沒有經過沉下心的細細打磨,生澀且偷懶,看似如出一轍,實則是對原作簡單粗暴的模仿,以為把原作的案情論爭的細節還原,加上信手拈來的國內社會問題反映不同階層的社會立場,就可以照貓畫虎。國人作品中常見的浮躁態度,無關痛癢的戲謔,缺乏創意靠誇張熱點來吸引眼球的種種劣根性,則相當集中的體現了出來。

  翻拍經典是一把雙刃劍,要嘛背靠大樹好乘涼,得其真傳並發揚光大,要嘛淪為東施效顰,貽笑大方。《十二公民》明顯是後者,得其皮毛未見筋骨,照虎畫成貓。但敢於挑戰這樣一部經典西方庭審片作為翻拍對象,並推向院線,讓更多人知道《十二怒漢》,也算是一樁功績。雖哀其不爭,但依然要拿出來好好說道說道,期待今後的經典改編比原作更加豐富、更加意味深長。(文/勵粼 青年編劇、影視策劃人。互相交流請加微信號:yisidu193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