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凌武聖帝

2015-05-26 08:02:06

實然與應然的刀劍相向,理性與感性的劍拔弩張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好了,國產電影導演徹底爆發,去年首推繡春刀,今年首推十二公民。十二這個數字總讓人浮想,比如最後的晚餐,也比如十二怒漢,也比如十二公民。我不了解徐昂,我也不了解希德尼•魯邁特,但是我了解法律,和法律工作者背後的艱辛。當然,陪審團這個「還好在中國不存在」的制度,作為英美法的keyword,究竟引發了什麼樣的衝突呢?
        以下是劇透,看過的和不想看的歡迎繼續,想看的就不要怪我咯。
       一號,似乎大多數影評對一號的評價都不太高,不論從人物設定還是從演員演技方面來說,確實不是最突出的一個。但是我們要知道,在十二人的陪審團當中,他被稱之為「團長」。中國人對一切帶「長」的角色都有盲從,比如班長,校長,院長,廠長,董事長。所以在快要結束的時候,「團長」終於舉起了無罪的手。我很好奇這一身份在劇中的設定。他的實然是一個會被盲從的領導,縱然他不是領導,應然卻是一個在中國語境下左右所有人選擇的人。但是電影拍得很好,這個「長」平穩得過渡到了劇終。
       二號,韓童生。韓是這部劇中最出彩的角色之一,他對於司法正義的干擾程度甚至於讓我有砍死他的衝動。從他一開始對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理論和實際的深刻論述,就充分見得中國的司法,必將與英美法乃至其他大陸法國家司法大相逕庭。我不認為他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在一個人口大國里,秩序價值理應大於自由價值。沒有秩序,就沒有了自由,中國人民開發出來的秩序,其代表作就是君臣父子。他一直是應然與感性的代表,是他一直堅持到了最後。當何冰讓他說服其他十一個人的時候,他以驚訝的演技和語言再次生動地闡述了他「覺著」有罪。他的理由很無力,但是最符合中國人的判斷標準,沒啥,這樣的不孝子會殺老子,就是這麼覺著的!這樣的判斷不需要證據,也不需要理由,因為他符合時代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
       三號,來接干閨女的房地產商。三號干閨女三個字說出來的時候,劇里劇外都呵呵噠了。原來是乾爹,當然乾爹也是正義的,他敏銳地堅持著自己的判斷,在必要的時候提供了房屋建築的材料的概念。並且深刻地愛著中國美好女青年的夢想。在他怒批小賣部老闆仇富心理時,讓他去福布斯排行榜上一個一個殺下去時,我想說導演您實在是太了解中國的實際了。他的應然是代表著「用錢鏟事」的司法正義破壞者,實然確是一個堅持著跨越年齡愛情和正義的中堅力量。
       四號,老大。老大背後那個紋身真的有些搞頭。老大充分認識到了何冰所認識到的他們十二個人是在「吹毛求疵」地掌握著一個人的生命。他先是繃會兒,後來是不知道,再後來是堅定得無罪。老大是個狠角兒,他因為哥哥受傷的事情坐了一年半的牢,卻教會了何冰如何用跳刀。老大是這個司法體系的受害者,他應然這個混亂司法系統憎恨者,但是他實然是一個堅定的正義信仰者,他致力於完善這個「不存在」的制度,希冀自己的悲劇不要再重演,哪怕只是一場演戲。
       六號,開小賣部的。小賣部老闆在廁所抽菸的那一幕,真心讓人心疼。他是這個社會的底層,他孩子沒有在政法大學讀書,但是他為什麼來,因為他每筆賺8毛錢的生意,全靠李老師老婆一句話。他反覆催促著這場鬧劇的結束,一再地向警衛發洩著不滿。別人的生死與自己無關,最後竟然因為煩了,投了無罪票。這個角色充分反應了中國人民對於訴訟的厭惡,私以為這是陪審團制度不能存在最大的原因。國人漠視司法,更漠視他人的利益,只要能開小賣部,錯殺千人又何關。他應然是一個無訟的追求者,一個小市民的典型,但是實然確是一個深愛著孩子的父親。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生命時,他選擇了人性的光輝。
       八號,老者。老者是時代的橋樑,在他要講述自己1957年的故事時,我準備睡覺,但是他的故事卻很吸引人,讓我想起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即使在人心最險惡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依舊有愛。是一個兇悍的女子讓他活了下去,他決定傳遞這個愛。這個愛是他首次逆轉戰局的致命武器,因為他知道即使別人都認為你錯的情況下,也會有一絲希望。他的判斷方式完全出於感性,成為感性的代表,他的感性讓他武斷的認為無罪,也讓我們看清楚並不是理性才是發現真理的唯一出路。
       九號,房東。房東先是歧視河南人,然後歧視外地人。他的歧視源於認為外地人搶了他兒子的資源,正是租他房子的幾個河南人,或許是所有河南人,搶了他兒子上大學的機會,從而讓自己的兒子逐步淪為農民工。我不曉得這部片子農民工會不會去看,但是河南人,外地人,農民工這種馬蜂窩式的字眼,深刻反映了中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生態度。或許,房東認為,少了一個富二代,就會少一個競爭吧。他應然是一個小市民的心態代表人物,實然是一個深愛孩子的父親,卻有力地證明了在教育資源嚴重不足下父母的擔憂,也正是這份擔憂,使得房東最後深深地懺悔,做出了無罪的判斷。
       好了,到了最後一個何冰。我一開始猜測何冰是一個律師,因為何冰對於案件事實追求的堅強毅力讓我一直以為他是這個富二代的辯護人。他對於房地產商干閨女的辯護表現出不滿,認為律師應當以無罪推定來認定自己的當事人。何冰是最先提出無罪的人,並且成為整部電影的主線。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其中不乏精彩的陳詞。何冰在多次與韓童生的衝突中,表現出的忍耐和鎮靜,讓我深深折服。我認為這是一個律師該有的素質,他將刀子插進桌子的一霎,成為戰局的轉折點;他讓韓童生示範用刀子的捅他的這一幕,我還真的捏了一把汗。
       然而我認為這幕劇最出彩的地方,莫過於何冰最後角色的設定,因為他居然是一個檢察官。我不知道中國檢察官對於無罪推定是否執著,何冰充滿了正義的氣息,他深知人命關天的重要。我原先以為何冰是想藉此發現案情的真實情況,直到後來他的角色確實讓我驚訝不已。何冰完整地體現了實然與應然,理性與感性的衝突。他應然地認為這個孩子是無罪的,因為他確信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事情,他感性地認為所有的證據可能都是錯的。他實然地分析了每一個證據,並親身實踐看見殺手的老頭步行的時間,並且理性的勸告每一個陪審團成員。何冰對於陪審團的認識確實深刻,他甚至於發現了陪審團判斷犯罪嫌疑人時只需要判斷這個人是否有罪,而不需要去找出誰是罪犯的重要作用。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個神片,叫做《林肯律師》,這部電影出乎意料的在提供辯護的同時去揭示了當事人的另一個罪行,西方人對於當事人利益與司法正義之間衝突的解決,不得不讓我們佩服。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名為《失控的陪審團》,該片詳實地反映了當代英美法系下,各方律師對陪審團的影響和操縱。同為《十二怒漢》導演的希德尼•魯邁特還拍過一部《判我有罪》。但是這些電影,一方面只反映的是西方陪審團的運行,另一方面也沒有仔細說明陪審團的議事過程。《十二怒漢》我沒有看過,沒有資格做評價,然而我不想為《十二公民》冠上抄襲的字眼,我喜愛中國傳統下的法治,我也同樣喜愛因為各色背景下對陪審員判斷的重大影響。中國式的爭吵,我要殺了你的衝動,總讓人覺得可愛。
       土生土長的審委會制度代替了陪審團,這個以後再議。
       一場電影,我只花了十八塊錢,我從不去噴任何一個導演,因為導演想給的,一定是他認為的最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