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晴天小揚

2015-05-27 22:14:31

公民意識與十二人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所有的差距歸結到底,都是思維方式的差距。一個優秀的思維者,具有良好的視野,辯證的能力以及極強的邏輯推演能力。

好吧,回到這部片子,《十二公民》。整部片子看起來,總體沒有明顯的吐槽點,全程觀影很是投入,自己的情緒也是跟著劇本安排的情節走的,時而感動,時而憤怒。自己也算是一個中規中矩、不挑剔的觀眾。

這部片子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故事的背景是一個「大家所不熟知」的西方陪審團制度。中國大部份公民對法律的理解,是只有法官和律師的。之前讀過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裡面有系統地闡述美國的司法制度,感謝這本書給我了對西方司法制度的理解。我自己理解的西方陪審團制度中,法官只是維持整個官司正常運轉的組織者,除了雙方的律師外,還有擁有審判權的陪審團。陪審團是又奇數個社會中的普通公民構成,需要履行在刑事案件中的審判的權利。

說起刑事判決的陪審團制度的建立,我個人認為,這種制度建立的基礎是「西方人道原則」,即一個公平正義的審判,是能夠通過「大多數普通人」的判斷產生的,而不是需要通過一個專業到不行的法官來做出的,審判的結論是「易於理解與接受」。判定有罪的證據,是要「能夠排除合理性懷疑」的。換句話說,如果控方提出的證據存在「合理性懷疑」,那麼被告就要宣判無罪。
排除合理懷疑標準在美國已經被廣為接受。

雖然這部劇名稱用的是《十二公民》,扣上的是公民意識的帽子,但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精華並不在於介紹陪審團制度。即使觀眾不了解這個制度,也不會影響理解整個劇本的衝突點。為什麼會有陪審團制度,只不過是原著《十二怒漢》借用了陪審團制度作為故事的背景吧,也正好套一個「法律意識」的大框架 ,也不是什麼壞事情。這樣,電影審查也過了,觀眾也能儘可能地沉浸到原著中去,上下皆歡喜,豈不是更好?可能觀眾們看完本劇後,對「公民意識」有一個更深刻、直接和全面的理解。

但我覺得這些都構成不了,這部劇能夠在豆瓣上評分超過8.2分的原因。我覺得「公民意識」,這是這部劇扣的帽子,是這部劇最後收尾的點睛之筆。但回想起來,在看這部劇的時候,真正吸引你的,是「十二鮮活的人物」因何從「判有罪到判無罪」的過程。原劇的名稱是《十二怒漢》,十二個人在怒氣釋放後,達成了「無罪」的宣判結果,電影隨即結束。

8號陪審,是男主,第一次投票就選擇了「判無罪」,他的身份在電影中是最神秘的,電影在最後給他扣的帽子是他是「檢察官」。但我認為這個人物不是職業習慣使然,一種合理性懷疑的學者態度的驅動,這種精神與職業無關。8號陪審也是本劇中,竭盡用腦子,而不是用情緒在做判斷的人物。他身上所秉承的是濃烈的「正義責任感」與「公民意識」做出無罪判決。

9號陪審,是男主旁邊的70多歲老人,文革期間打為右派,嘗盡了世間的冷暖,是一個有溫度的老者,懂得獨處老人的苦痛,第二次投票改為「判無罪」。老者在經歷了世事之後,表現出更多的寬容與平靜。只不過因為文革期間的事件,在人物身上造成了濃重的陰影,造成了他身上情緒的積累。他身上所承載的是「錯誤寬容」做出無罪判決與「時代的滄桑」做出有罪判決。

7號陪審,是學校的小賣部商販,有著緊張的生活壓力,油嘴滑舌的社會底層,經常被各種人使噢,自尊已經接近為零,自卑感太重。出於「拋棄自卑、撿起自尊」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憎富及深深的犬奴主義」做出有罪判決。

6號陪審,是一個急診科醫生,從感受「對生命尊重的角度」,在第三次投票改為「判無罪」,他身上代表著有教養的大多數城市中產階級,並沒有明確的觀點,思維是可以被引導的。在整部影片中沒有太多的存在感,是一個普通的角色,戲份也不多,此人物沒有太多的情緒衝突,感覺有些沒有到位。他身上所承載的是「生命尊重「做出無罪判決與「大多數的人云亦云」做出有罪判決。

5號陪審,是一個被誤判進入監獄,混過黑幫、哥哥挨過刀子,現在從良的人物,出於「感同身受」,改判為無罪。他身上所承載的是「痛苦歲月的感同身受的憐憫」做出無罪判決與「對過去不堪生活的拋棄」做出有罪判決。

4號陪審,是商業地產的闊商,包養了學校的女學生,說話講究尊重和道理。出於「理性的證據被推翻」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缺乏足夠的懷疑精神」做出有罪判決。

3號陪審,是一個脾氣不好,兒子離家出走與老婆離婚的計程車當機,所有的結論都是不帶邏輯。出於「對兒子的寬容、自身錯誤的正視和負面情感的全面崩塌」做出無罪判決與「對逆子的不原諒」做出有罪判決。

2號陪審的職業我不太清楚,他是一個有一定科學素養,不願意鬧事的和事佬。出於「不起事」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不起事」做出有罪判決。

1號陪審,是會議的組織者,具體職業不知,受過一定的教育,處理事情比較機智,這個人物的特點不是很鮮明,很難描述。出於「理性的證據被推翻」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相信理性的證據」做出有罪判決。感覺這個人物很雞肋,所做的事情跟4號陪審差不多。實在是分析不出啥。

10號陪審,是一個收房租的北京本地人,對外地人有歧視,素質不高,喜歡說話打斷人,好事喜歡熱鬧的市井小民。出於「父愛」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好事的小民心態」做出有罪判決。

11號陪審,是法律學校的警衛,政法大學高考落榜生,北京外地務工人員,工作盡職盡責,在底層社會人群中有一定的素養。出於「與7號與10號陪審鬧氣,加上自身對政法工作的熱愛」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自以為是的武斷的司法審判」做出有罪判決。

12號陪審,信念不堅定的保險銷售。出於「被8號人物人格魅力感染及、相信事實和證據的合理性懷疑」做出無罪判決與出於「顯而易見的事實的輕易相信」做出有罪判決。

分析到最後,發現因為這部片子使用了「公民意識」這樣極具煽動性的意識詞語來調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對於「十二個角色的豐滿程度」的關注度會下降。如果細細品味,十二個陪審的性格和背景,不是完全相異的。也就是說《十二公民》在人物塑造上,還有一段路要走。當然現在做的已經夠好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