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簡單的任務

2015-05-29 01:46:13

想透過窗戶眺望他人,卻在玻璃上看到了自己。別讓自己嘴巴裡的故事,變成別人生命中的事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說實話,有機會與這部電影共伴100分鐘,仔細算下來是要得益於我的厚臉皮,和超厚的臉皮。
拋開電影質量本身,這滿滿的100分鐘也足足的算上一份我的幸運。

影片本身是屬於話劇類偵探題材的敘事劇情片,無疑是吸引不了過多的觀眾,從當天的上座率來看,至少情侶們很少會選擇這種悶悶電影。
沒有知名影星,沒有宣傳造勢,沒有絢麗特效,甚至連背景故事的合理性都應該得到質疑的國產小成本電影,卻在那個激動開心的午後,給我留下了十足的茉莉花味。隱隱讓我覺得國產電影爛到極致的底線跟某大盤一樣,似乎也到了觸底反彈的臨界點了。

我不知道跌宕的劇情和人物的塑造在一部話劇類的影片中,哪一個更重要,但是在這部影片中,顯然都是成功的。

故事大致講述了12個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著異常經歷的爸爸們,他們為了自身孩子的補考,不得不做為一個「富二代兇殺生父」的案子的陪審團。
面對一個人證物證皆強力指正為富二代有罪的案子,討論投票這位富二代是否有罪,於是十二位有故事的男人坐在一個簡陋的教室內,進行了100多分鐘的爭辯。
這些人中
1號:團長,帥暖男,影片顏值的最高峰,正義的執行者,秩序維持著。精通1到12這些阿拉伯數字的背誦方式的他就4句台詞:「按順序說,別亂」,「同意有罪的請舉手」,「同意無罪的請舉手」,「你行你上啊,不行別BB啊」。

2號:圓頭肥腦的和事佬,一直笑呵呵,有人爭吵找他,有人拔刀子找他,如果你想知道:「兩節地鐵車廂經過一個固定的點需要多少秒?」找他,對就找他!

3號:北京的哥,有罪派的領頭羊,性格衝動,劇中最為鮮明的一個人,暗黃色的襯衫口袋裡有一包煙卻從來不抽菸的傢伙,極力拉攏別人加入自己的陣營。

4號:土豪,房地產商人,怎麼都沒看出來他是如何通過他僅有的智商,來發家致富的。他的人生格言應該是:我吸菸,我喜歡年輕女大學生,我們是真愛,我是好男人。

5號:沉悶小叔,飄逸的短髮,唏噓的鬍渣子,酷酷的眼神,惜字如金的處事風格儼然一副隱居山林的大俠模樣。對匕首類短兵器的近距離搏鬥極為熟悉,另外:他恨農夫山泉。。。

6號:教師,知識分子,最被俺高估的老者。

7號:為了有生意可做,被學校拉過來湊人數的校門口小商販。全心全意完成任務,極力討好學校領導,對判決漠不關心。

8號:主角。。。而且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主角的那種,一聽8號也就知道應該是主角的那種。具備除了動作片主角和言情片主角身上以外的所有氣質(就是普普通通,不帥也不酷,但是鏡頭最多,台詞最多,表情最淡定的那種)。

9號:文革時期被判右派的老伯,助攻解答一個案情疑點是他最大的成就,和任務。隨後就一直沉默,就當是便當了。

10號:北京本地人,房東,地域歧視黨,打斷插嘴狂魔,其他人言語攻擊集火對象,強行擴充電影長度,怒刷存在感,然而對劇情的推進和發展並沒有卵用。

11號:河南學校警衛,忠厚老實,盡忠職守。站著警衛的崗,幹著城管的貨,做著大學生的夢,是的,萌萌的他有一個猛猛的夢。

12號:略。。。因為我真的記不清這貨了。。。

由於所處的生活階級,工作環境,生活經歷以及來參加這個討論的目的各有不同,對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和反應自然就有了天壤差別。而也正是這些差距和爭吵,經過100分鐘的沉澱和積累,煮成了這一鍋熱氣騰騰卻又不缺乏營養的好粥。而這12種品類不一的物料,自然也在導演恰到好處的火候控制中,悄悄的滋養著我們的靈魂。

影片的敘事和發展是需要爆點和燃點的,特別是話劇類的電影,不變的場景佈局,少量的視角切換,單調的敘事,無疑會讓人昏昏欲睡,外加上考慮到很多女性觀眾對案情本身更是不願意思考和深究,故影片通過劇中人物的大聲吼叫甚至大大出手,或是時而狂風暴雨,時而陽光明媚的外界天氣,來打破這些單調與沉悶,從而喚醒觀眾沉睡的神經。

影片衝突的爆發點多集中在貧與富,商與官,上與下,老人與年輕人之間。劇中人員態度的轉變大多都是經過與他人的討論爭辯,然後在憤怒和委屈中,情不自禁的訴說出自己背後的平凡卻又特殊的故事,最終在他人詫異和感嘆的目光下,改變了所處的陣營(有罪-->無罪)。

殊不知這種手法的一次再一次的出現,本身就是形成了另外一種單調,進而加深了沉悶。這是一部看了開頭就可以猜到結局的影片。12位從服裝、口音、性格、氣質完全不同的人們坐在一塊兒,就註定了它一部十分有內容和張力的劇情。當8號主角提出與其他11位陪審員不同的質疑並且需要討論,而且影片只進行了10分鐘不到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結局有了自己的猜想,並且更為期待餘下90分鐘會發生在這12位陪審員之間的故事。
因此「無罪到有罪」的如何轉變,何時轉變,為何轉變,則成為決定影片精彩程度的重中之重。

如此看來,沒有更為深入的剖析陪審員內心行為的改變,而只是將這一種手法的過度重現,最終給出一個略顯蒼白的洗白理由,我相信這樣的答案並

不會讓很多的觀眾心悅誠服,更多只是淪為論證人們片頭猜想的工具。每當這類爭吵出現時,就好像在告訴觀眾「哦,他,也要改變看法了。」這也是我對4號的房地產商人為何倒數第二才認為無罪的行為遲遲不解,我腦袋中的精幹無比的成功商人,應該可以更早的洞悉人性,也會更機敏的察覺到案件證據中存在的明顯貓膩,可惜。。。

除此之外,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還是異常成功的,基本上成功抓住了這12位男性的職業特徵,並且通過他們的語言和肢體行為給我們還原了這些人的生活態度與處事方式,大致回想下來,竟然也沒發現明顯的性格台詞不符,對我來說已是十分非常超級的精彩。

除了台詞最多戲份最多的3號的哥外,還是對5號的小哥印象比較深,或者說塑造的完美。起初時髦的髮型,休閒的西服,拽拽的坐姿,默不吭聲,一言不發,對所有的人事都漠不關心,已經給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埋下了種子。中期對問題懶散至敷衍的簡短回答,再加上襯衫汗透後,後背顯露出的些許紋身,表明他幾乎就是一個社會小混混,於是他精通刀法,自然知道淘寶9.9包郵的彈簧刀的正確打開和使用方式,從而解釋了殺人案件證據中的另一個「不合理」,劇情敘事行雲流水,毫不突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敘述自己的不公經歷後,幾乎是最後一句的台詞:「無罪,全都無罪」。
顯然「無罪」是指那個被控訴殺害生父的富二代。
同時大膽膩想「全部無罪」,
自然是指被冤枉的自己是無罪的,
同時還有案件中做假證的老伯和女人是無罪的,
當然也指在座的12位以前做過錯事的人(比如打孩子的3號的哥),
有可能是延伸為全世界的人。
所有的行為結合行為人本身當時所經歷的所有,極有可能都是滿滿的無可奈何,都是應該有一個機會被理解,被洗白,被無罪。

如果你真的要去尋找那些為這些實實在在存在的「罪惡」買單的人,我倒覺得可以參考V的一句話:「But again, truth be told, if you're
looking for the guilty...you need only look into a mirror」---《V for Vendetta》

最後再輕微吐槽一下開頭和結尾。
我不得不承認這是少數即使刪除開頭和結尾依然十分精彩的影片。
兇手是誰,謀殺動機是什麼,遇害現場的細節,以及最後的宣判結果,這些要素在傳統懸疑警察推理片中皆會被導演大勢的渲染後重重的畫下一筆。

但在這部影片中只是在片頭和片尾處用稀少的畫面片段和少量的文字描述,短暫的交代了一下真兇被抓的結果。以致於觀影結束,我依然不知道腦袋中餘下的問題該由誰來解答。
也許根本不需要解答正是這部影片對劇情處理的高明之處,當執著的的哥埋下頭舉起了手,畫面上出現了白字黑底的畫面又漸漸變淡消失的時候,影片就早已經結束。
而結尾處那金黃的陽光鋪灑在祥和午後的街道,全國人民和諧共處,父子商販其樂融融的大團圓的場景無疑是略顯多餘的,或者是拍給相關部門欣賞,保證影片通過審批的小彩蛋。這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俺有機會在大螢幕上觀看這部佳作,實在是高,符合國情的高。


已經看完將近一週了,又經過將近一週每天滿負荷工作十小時的苦逼加班,好多都記不清了,也許有太多的錯誤和太多的誤解,等以後有高清版了再次觀看和矯正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