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瓜眼科

2015-05-29 06:19:53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同於那些我們經常看到的陽光熱血的台灣電影,《唸唸》很潮濕,忽然的一個時刻心就像是浸在了水裡,巨大的浪,深邃的海,充沛的雨水,探索著未知的美人魚,那種剛剛好的冰冷和悵然寧靜地濕潤了時光。
       看罷電影,再來聽劉若英的《唸唸》,忽然懂了。我想《唸唸》應該是個動靜皆宜的詞吧,故事裡的人都一直唸唸不忘,同時又被執念糾纏。他們一直探索著出路,當他們與自己的過去和解,也終於獲得了難能可貴的自由。
       《唸唸》充滿了各種意象,貫穿始末。育美一直在畫圈,暗沉的顏色處理彰顯著壓抑但又躁動的情感。美人魚離開美人魚宮去追隨一道美麗的光的傳說,把一個並不新穎的子女與父母羈絆的故事潤澤得充滿色彩和深度。電影裡的每一個人都一直在尋找答案,他們充滿不安和疑惑,我們見證著他們的徬徨和無助,每個人的心結都與他們的童年成長有關。終於,他們不再逃避,回望過去,這些離散的人和關係忽然有了聯繫,他們在掙扎中獲得成長,而我們也感到釋然。
       與現今大多只知道跟風販賣粗製濫造的青春回憶的導演相比,張艾嘉脫離了自己可以信手拈來的類型,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探索,這種靜下心來的思考非常珍貴。電影的觀感非常獨特,總覺得有些民族風情,而有些光影的處理非常有油畫感,通透的海水,搖曳的燭光,昏暗的老街,古舊的食肆都成了表達最好的媒介。《唸唸》著眼於人物內心,自然會讓一些沉下來的心覺得欣喜。
       故事的背景是綠島,導演為電影加入了作家沈重這一個朦朧但是深刻的線索,雖然並不是濃墨重彩,但讓電影變得不只是膚淺的個人小情緒,而多了些對於歷史和社會的關注,電影頓時變得立體起來。他的作品《有罪》可以有幾重解讀,可以是他對於自己在綠島歲月的思索,也或者是他對於育美母親的歉疚。
       這樣安靜冷清的電影在燥熱的當下尤為難能可貴,幸好依然有人喜歡。美人魚的故事隱去了《海的女兒》里殘酷的部份,那種對自由純粹的追尋非常動人,這也是《唸唸》除卻對親情的表達外讓我更為動容的部份。很多年前就很喜歡充滿靈氣的李心潔,現在的她依然在張艾嘉的電影裡,但已經是努力擺脫命運的母親,她有她的無奈和失望,但依然勇敢。據說電影裡育美的畫其實源自李心潔,忽然就覺得自然而然了。
       《唸唸》的宣傳曲是《愛的代價》,那些在多年以後依然能夠再次觸動我的歌詞與電影非常契合,多年後再次聽張艾嘉的演繹,聽到愛之廣闊,也聽到存在於世事無常裡的一個安靜小世界,《唸唸》幾乎是具象化了的《愛的代價》。很多人說《唸唸》是那種很常見的台灣文藝片,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它需要你走進它來交換更多感受,這種需要思考才能獲得的體驗也更為寶貴。當然,這是我在電影院看到的第一部張艾嘉導演作品,自然會偏心一些。
       《唸唸》的票房和排期甚是慘澹,它的淡然淘汰了只渴望從電影中收穫熱鬧的觀眾,但一旦接近它,你自然能感受到那份清涼,而這份清涼足以寧靜這燥熱夏天裡的一刻時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