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明日世界--Tomorrowland

明日世界/未来乐园/未来世界

6.4 / 192,130人    130分鐘

導演: 布萊德柏德
編劇: 布萊德柏德
演員: 喬治克隆尼 茱蒂葛瑞兒 休羅利 凱瑟琳哈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傅踢踢

2015-06-02 01:24:03

硬核科幻的「巧克力」,嚼出了「雞湯」味


如果一部電影,聚焦夜色撩人的巴黎,將艾菲爾鐵塔變形、拆解,一部火箭從地底升起,飛向浩瀚的銀河,或許會成為電影史上值得定格的畫面之一。
要是進一步強調,這部火箭由愛迪生、特斯拉、凡爾納和艾菲爾四人商定、設計,背後還蘊藏著時空穿梭的宏偉規劃,相信會更引人入勝。
可惜,關切烏托邦和穿越時空兩大主題的《明日世界》,卻在高潮之後急轉直下,淪為一碗「科幻雞湯」。如果還要給這碗雞東加一句描述的話,我覺得是:迪士尼定製。
影片起始玩起簡單的時間線跳躍的小花招。兩位主角法蘭克•沃克和凱西•牛頓相繼口述,並引領了各自視角的敘事。
1964年,童年的法蘭克懷揣發明的液氮加速器,前往紐約世博會。陰差陽錯之下,他見證了一個明日世界(tomorrow land)。這個世界,由當時世間最聰慧的大腦打造,群策群力,暗藏在地球深處,卻有極高的文明程度。
時光流轉至今,嚮往外太空的天才少女凱西無意間獲得了一枚紐約世博會紀念徽章。只要觸摸徽章,就能親見明日世界的種種景像。
明日世界不僅有流水線上生產、服務的機器人,沿軌道而上的太空梭,還有在空中穿梭的飛船、列車。由於技術的發展,空間得以充分利用。如是場景,在《第五元素》等較早的科幻電影中已有呈現。形似主題樂園的摩天高樓,也像極了聖埃利亞在20世紀前20年所作的未來主義城市設計。
因為招募管雅典娜的慧眼,法蘭克在明日世界逗留了一段時間,卻因為建造了時空監測塔而遭到放逐。原因無他,時空監測塔能夠接受「超光子」,明日世界能夠洞悉過去與未來。
可監測到的未來,卻昭示著人類難以逃避的滅亡:氣候變暖、自然災害、暴力鬥爭、河道污染……凡此種種,都令明日世界的執政官大衛•尼克斯心生退意。
當此危局,曾經招募法蘭克的雅典娜再次深入尋常世界,遍尋拯救世界的人選。這一回,她找到了凱西。兩位主角的線索,得以匯攏。
照理說,如是設定理應延展出穿越時空、挽狂瀾於既倒的硬核科幻故事。可在漫長的打打殺殺動作片之後,影片的結尾卻倒向了說理與煽情。時空監測塔不僅洞見未來,還製造了世界滅亡的消極預言,令世人放棄努力。而喚醒眾生的途徑,則是將時空監測塔粗暴地炸毀。
由於事先攜帶的炸彈未能派上用場,最終,依靠雅典娜的自爆,才達成了目的。這又讓草率的結尾幪上了一絲弔詭的喜感。法蘭克借液氮噴射器回到地面,也像是穿越到隔壁放映廳,看起了《哆啦A夢:伴我同行》。
影片的最後,法蘭克和凱西面對一群孩子,分發新製作的徽章。這些孩子象徵「人類的希望」,而未來,「需要的是夢想家」。為此,畫家、建築師、園藝師、農民,各種膚色、種族,競相收到了象徵明日世界入場券的徽章。乍一看,還誤以為是新一屆世博會的主題宣傳片。
此時再想想艾菲爾鐵塔,「犧牲」了這麼多,簡直是白瞎了。原來,迪士尼大費周章,不過是想借科幻的殼,拍攝一部主題公園和周邊的廣告片。
科幻題材之所以動人,在於超越此在現實,探討地球和宇宙、自我與外物之間的廣泛聯繫。因為征途是星辰大海,眼見的美好與醜惡、和諧或齟齬,置於更恢廓的時空,才能拉伸出更深層的人性與思辨。
遺憾的是,多數的科幻電影,卻繞開了玄理難以訴諸鏡頭語言的困擾,專攻畫面、特效以及商業衍生的可能性。當情節的高度遭到刻意的鬆弛乃至矮化,虎頭蛇尾的問題便幾成共性。
《明日世界》稱不上爛片,但可看的前半部接續力不從心的下半程,卻叫人唏噓。至於人物性格的扁平、情感的稀薄,或許和基調的寡淡出於同樣的緣由。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正是佳作和流俗最大的差別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