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理想的吃貨

2015-06-02 04:11:50

南轅北轍的所謂「致敬」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首先聲明,我並不排斥向經典致敬的行為——2013年10月,北京上映了話劇《十二怒漢》,雖然從創意到台詞完全複製原版電影,然而演員的深厚功力、作品本身強烈的現實關照仍然讓整部話劇格外精彩。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十二公民》的編劇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對於這種人,我只能說,有本事,你改得好也行,沒本事,你就別亂動。把原著的合情合理改成無理取鬧,把人物的豐滿多樣改成單一片面,人家大師之作被你改掉了精華,要是被原編劇知道你是向他致敬,非得再氣死一回。

有人覺得,咱要不了那麼多嘛,在中國,這種觀念還是值得提倡的,肯發聲就很難得了。我倒想問,這部電影體現的到底是什麼觀念?它體現了公民意識嗎?不!它表現的是職業精神。它體現了價值觀多樣性格多樣嗎?不!它的人物,從富甲一方的商人到苟且營生的小賣鋪老闆,都是感情充沛、喜歡著急、情緒激動的人。它弘揚了法制社會的程序正義嗎?不!它頌揚的恰恰是父母官制度下的結果正義。這樣的改造不可謂不粗製濫造;那些看過《十二怒漢》的人,你們所謂電影中值得提倡的觀念,真的不是自己腦補的嘛?

為了讓我生命中的兩個小時不白白浪費,我將從演員、劇情、內涵全方位吐槽本片。想知道為什麼這部片子的精神不值得提倡,請看內涵部份。

先從演員說起。

不得不承認,儘管在一些細節的銜接和處理上不夠到位,計程車司機的整個表演非常出彩,構成本劇唯一的亮點。滿口的京片子,像極了小時候打車碰上的老北京人。認定了富二代有罪之後,他像個小孩子一樣胡攪蠻纏還不讓人的態度,演的活靈活現。遇到8號想看圖,他一把按住說不讓,可是監獄老大哥一提想看看,他就咽嚥唾沫什麼也不敢說,欺軟怕硬之情溢於言表。到最後講到兒子的故事,中間的停頓雖有不足,但表情到語氣都極富感染力,埋頭哭泣也顯得自然。兩顆星給他。

剩下的簡直無力吐槽。第一個發言人本應是和事佬形象,結果活生生被演成了空氣,完全沒有存在感,勸人沒力度,說話又僵硬,性格完全沒有顯現,差評。

保養情婦的商人扮演的應該是一個理性未滿的角色,本片中演員穿的是很有商賈范,可是情緒過於衝動。中國商人向來秉承和氣生財之道,不至於人家一句「資本家」就一副狗急跳牆的態度,甚至上去撕個你死我活。成功的商人一定知道,嗓門大是不作數的,實力才是硬道理,結果劇中偏偏兩次爭執都是商人起來不分青紅皂白一頓罵,與形象嚴重脫節。

至於小賣鋪老闆,更是演的十分扭曲;集中體現了編劇自相矛盾之處。原劇中,小賣鋪老闆位置的人急於去看球賽,卻因為討論案情錯過了時間,外面電閃雷鳴正提醒他時間的流逝,於是他在整場討論中情緒暴躁,加強了情節的緊張氣氛。一方面,編劇自己沒本事想一個好想法,把小賣部推銷員圓進故事裡,只好讓他的台詞一味模仿原片的焦躁(雪糕要化了又如何,又不是結束了就能開始供電);另一方面,編劇又希望他演小賣部推銷員,一個沒理由焦躁,更沒理由脾氣暴的人物。人物設定和劇情直接矛盾,真不知道編劇怎麼說服自己把這樣的東西改出來的。

8號主角,整體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只是台詞設計過於生硬,情感表露也十分奇怪。一開場,8號簡直拖慢整體節奏,我是觀眾都看著著急,更別提在場的人了。前提交代明白了,當別人問他怎麼想的的時候,他不分析,偏要慢條斯理的拖,直到混子衝他凶,才知道義正言辭地頂回去。他和計程車司機吵到了白熱化階段,人家說「我要弄死你」,他十分彆扭的直接來一句「你說你要弄死我的時候,你是真的想殺我嗎?」一起看電影的小夥伴一下子說穿:正常人會說「你他媽真的想弄死我嗎?」好嘛!而且這裡情節發展太慢,這段論證一點也不自然。

9號老人是整部片子中最差勁的角色。一開始,作為一個關鍵轉折,老人提出老年人說話是為了獲取重視,這本應該是老人當場的一個醒悟,應該由弱到強地表現,結果演員卻一下子站起來大聲激動地打斷,完全沒有頓悟的樣子,而是全然早已知道。老人中間一段問話台詞拖沓,主要是為了體現老人思路不清楚、需要時間去搞明白,然而演員卻問得滾瓜爛熟,表現得一幅思維敏捷的樣子,完全違背人物形象。文革那段插入本來期待滿滿,可是演員同樣表現的矯揉造作:他想必沒有看過相關紀錄片中,真正經歷過一些事情的人如何講述自己的經歷。例如《一寸山河一寸血》,例如《紀念林昭》,那些經歷過真正的苦痛的人,不會把它像是炫耀一樣講出來。

河南警衛是片中的另一個亮點,幾乎是全片除了2號經常表現之外唯一的樂趣所在。一顆星給他。

再說劇情。模仿部份不多說,且說改動。

為了讓本片發生在無陪審團制度的中國,編劇將本片背景設置為政法大學的家長按照陪審團制度討論。於是一開始,8號說服所有人積極參與討論不要混事的理由,就變成了為了孩子。且不說「為了孩子」這樣的理由前後不連貫,如果為了孩子,家長們應該分化成「辯護人一撥」和「控方一撥」才對;為了孩子這樣的理由,難道比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更正當嗎?

另一處大改,是編劇、影評人都津津樂道的8號的身份——隱藏的檢察官。然而編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本片這種形式,這種情節,決定了它的核心在於向觀眾展示個人經歷的侷限性造成的偏見,留下懸念的結局,進而引人深思程序正義的可貴。可是這個改編呢?只能告訴大家,中國沒有公民,中國的非專業法務人士根本沒能力辨別是非,中國人對法制的認識廣泛缺失。結果呢?就是中國不應該施行陪審團制度。因為本片暗含的前提是,一旦沒有檢察官8號在,整個陪審團就是不關懷生命的,充滿偏見的,不能抓住真兇的,因此就是不值得信任的。

我們可以信任這樣的前提和結果嗎?

我並不是認為中國目前的條件可以施行全民民主,或者其法制上的等價物——陪審團制度。但是,請不要懷揣著一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態度看陪審團制度好嗎!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就在於,哪怕是中國人現階段對法制認識不足,只要按照制度聽取兩邊律師的說法,認真一點討論,這個程序就把判錯的風險降到了最低。更重要的是,庭審制度其實並不需要高智商和高法務精神,而是像引入市場經濟制度一樣,倒逼辯護律師更盡職責,倒逼法律體制改革。

最後再看內涵。

內涵上看,兩部片子不是天壤之別,而是壓根南轅北轍。原來的片子講的是,人們雖然價值觀不同、性格迥異,但是秉承著疑罪從無的原則,我們還是決定孩子無罪,哪怕他並不是真的無罪。這叫程序正義。這部片子裡改成了什麼呢?雖然我們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但是我們有良心警察呀!良心警察會多方聽取意見,和政法大學的學生家長們討論案情,終於發現了疑點,最後抓住了真兇。警察大法好!

編劇根本沒看懂原作好嘛!

程序正義的精華就在於,無論真兇是誰,無論孩子有沒有犯罪,整個流程都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因為程序的設計,正是要儘量避免不公正、避免偏見、避免主觀。《十二公民》倒好,恰恰走到了原作精神的反面:哪怕程序並沒有公正公開,哪怕斷案過程充滿了8號警察自己的偏見、主觀和任性,無所謂!我們8號人民警察盡職啊!有良心啊!斷案如神啊!抓到了真兇啊!他臉再黑點就成包青天了。

可是,如果如果,下一個案子8號警察沒這麼認真了怎麼辦? 如果如果,包大人有太多案子要接,精力不夠用了怎麼辦?如果如果,沒攤上包大人怎麼辦?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事實是,這孩子就是真兇,8號反而放走兇手讓好人入獄,人民還會不會愛戴這位人民警察同志?

答案是不會。

當一個制度把自己的寶都壓在一個人——警察身上時,收益大,風險更大;他辦好了案皆大歡喜,一不留神辦個冤假錯案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人的不穩定性是眾所周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看了片子的無辜群眾會認為,警察一個人承擔案件的全部是理所當然的;那些沒能拼了老命調查案件、或者拼了老命調查錯了的警察是該被譴責的。反觀陪審團制度,它的核心就在於它降低了人一時疏忽的風險。陪審團的這12個人,只要有一個不疏忽,這個體制就不會隨隨便便把一個孩子送進監獄,案子就有翻盤的希望。當制度把案件通過合理的任務分配,分攤到很多人身上,每個人都不必像警察那樣超巨額完成任務,而是儘自己本分就好。

如果一個制度讓每個人都能各盡本分而達到正義的目的,那麼生活在這個制度中的人是幸福的;相反,如果制度要求每一個警察對每一個案件都不許紕漏盡善盡美,並貫之以道德之名,那只能說這個制度本身有問題。

到這裡,所有翻拍還有致敬的說法都不再成立了。真正優秀的致敬都是模仿其靈魂的,而本片的編劇呢?你黔驢技窮了想不出想法,就借別人的好點子講一個自己的爛故事,引申出完全背道而馳的精神,這合適嘛?所謂當代中國需要的法制精神、當代中國需要的公民意識,就是被人潑一頭冷水說中國不適合庭審,更適閤家長制檢察官嗎?

縱觀全片,編劇根本沒有想過現階段的中國法制需要的是什麼。片子體現了人們在判斷一件事時的偏見,沒錯;反映了仇富心理,沒錯;講了一點法律常識,沒錯。然後呢?然後呢?多了一點法律常識?少了一點情緒化?多了一部list上的電影可以拿去在朋友圈裝逼?

然後呢?

什麼都沒有。因為現階段的中國,根本不是考慮公民情緒化的時候。因為我們遠沒有做到司法獨立,既不獨立於政治,也不獨立於民意。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庭審制度,因為不犯法的時候,法律與我們無關。這個時候你要求公民去關愛那些他們根本無權決定的生命?我動了真心也不能改變結局,我創造了輿論就是民意妨礙司法,我去找證據付出的代價太大。在沒有庭審的中國,你要求我拋棄自己的偏見,你要求我做到無力回天的事,這不是太苛求了嗎?

現在的中國,與其呼籲人們拋棄偏見、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不如呼籲法庭獨立、建立庭審、為社會造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