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89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蓑烽煙

2015-06-04 01:51:14

十二公民:普的不是法 是意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本身四星,考慮到種種限制,可能的社會意義,再加上何冰我男神,果斷五星了。
    兩年前,陳道明腦殘粉的我乘飛機到南京只為看《喜劇的憂傷》,看過之後卻被何冰深深的打動了。於是,這次導演徐昂與何冰再次搭檔,將這個看起來應該在話劇舞台上演的劇本搬到了大螢幕上,於是自然要前去支持。
    不知是否徐昂導演對外國的經典有一些私人情結,《喜劇的憂傷》與《十二公民》都是改變自蜚聲世界的經典劇本。前者自不必說,兩三年前好評如潮,後者改編自《十二怒漢》。不得不說,徐昂團隊在經典本土花上是頗有些心思的,儘管中國沒有評審團制度,還是將背景設定在政法學院的補考。這就代表他們討論的結果不會對真實案件產生任何影響,這一點也在劇中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小賣店店主的7號陪審員。因為並非人命關天,觀眾的投入與緊張程度可能受到影響,並且眾人之間的不依不饒也失之真實,但這一點用8號陪審員的台詞略加彌補,他說:「這所學校裡的孩子未來會成為法官、檢察官,這次討論的結果雖然不會對案件產生影響,但卻對影響中國未來的公正。」(大致內容),再加上最後揭曉得檢察官身份,避免了整個討論過程變成無源之水,因此,整體而言我對這個背景設定是信服的。案情是一個從小被收養的富二代被控殺死了自己吃喝嫖賭的親生父親。以下先從各個陪審員依次說起。
1號陪審員:
    是眾人之中個人身份與性格特徵最弱化的一個角色。同原版一樣,他的主要作用是主持流程,維持秩序。相比於其他人的身份背景在討論過程中一一揭開,他自始至終維持著中立/隨大流的立場,從有罪轉無罪的過程也是在大多數人跑票之後做出的。或許他代表的是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本身是沒有立場的,它最終產生的結果如何要看使用程序的人 。遵照流程並不代表最終產生的結果的善惡,法治是系統,人心才是決定因素。
2號陪審員:
    始終笑面相迎的老好人,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願意出頭,在轉投無罪的人數到達一定數量是才願意做出改變。可能是因為這個人物戲份不多,要突出只能在表演上略為誇張,為了表現老好人的性格笑得有些過了。
3號陪審員:
    搶戲不遺餘力,風頭力壓何冰男神。3號陪審員是最後一個屈服的,影片的後半部份持續處於憤怒之中,在末尾的獨白中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自己的父子矛盾,讓他不能接受弒父的犯罪嫌疑人。這一點在討論開頭便略有提及,到最後真相大白也不出人意料。韓童生演技一流,把這種典型的底層市民心態與保守的倫理觀念發揮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從開頭情緒平靜但略帶不屑到後面惱羞成怒的變化絲絲入扣。
4號陪審員:
經典台詞:」看到漂亮姑娘從好車上下來就覺得人家是包養,這是對中國廣大優秀女青年的侮辱!」
」向真理低頭是幸福的。「
這個地產界成功人士是片中除了男主外最具理性與邏輯的人,也很符號他成功人士的身份。他在片中角色的作用除了引出導演想涉及到的社會話題」包養」「仇富」等等,在推動劇情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較晚改為無罪的人之一,但在之前提出的質疑都直擊問題本質。比如他說仍然堅持有罪是因為住在樓對面的女人親眼看見了殺人。在這條證據被合理懷疑後,他坦然改票,並說出了那句經典的台詞。這一票的重要性在於(比1號改票後6比6平還關鍵),4號陪審員是唯一一個著墨較多,自身有明確的立場,在選擇時沒有摻雜私人情緒的陪審員。這就意味著,他的改票標誌著無罪方從「以情動人」向「以理服人」的過度。片子裡本身也強調不能忽視證據,「無罪推斷」也不代表放縱姑息,最終的理想狀態是拋出私人因素,經過合理與審慎的推敲後做出「合理之人」(reasonable man)做出的判斷。
最後還是要吐槽一下,人家明明說是真愛了,「本著結婚去的」,片尾演員名單上打「4號陪審員乾女兒」是幾個意思!就不能打「4號女朋友」麼!!??
5號陪審員:
    5號陪審員的作用很明顯,就是活生生的展現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想當然地判處有罪對一個人的傷害,失足青年也說出了片中另外一句走出電影院還能記得的話「在這是萬一,在別人那就是一萬」。點名了「疑罪從無」背後的精神內涵,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疑點,哪怕是1%的機率錯判,對當事人來說都毀了他的一生。將案中抽象的「一個富二代」的概念具化成眼前這是存在的個體,這是掌權者思想上應跨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吐槽一下,就算人家曾經是社會青年,好歹也是當家長的人了,那個中二的髮型師怎麼回事,看電影的時候好像給他撩上去啊(我不會說這個中二還是帥我一臉的)!
6號陪審員:
    醫生,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階層形象,心地善良,角色本身氣質比較內斂,表演上沒有給演員太大的發揮空間,但完成得還算圓滿。
7號陪審員:
    本片裡初看時頗讓人不適,但最後卻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他在片中是學校後門小賣部的老闆,迫於老師「淫威」來充數,整個過程一直表現出不耐煩,想早點結束的心理。這個人物的刻畫是最為真實的,他在片中多次提醒這次討論不是真的,也構成了與原作較大的不同。沒有看過原作,在這裡粘上百度百科原作《十二怒漢》的7號的人物介紹——「7號陪審員,做銷售的球迷,在主角剛開始質疑時是反對最激烈的,因為他買好了晚上的球票準備看球,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討論到後來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局面成為6比6平局時他反而支持無罪一方,只是為了早點結束他認為無聊的討論。他這種人只關心享樂與自己的利益,恐怕到最後也無法從這次討論中得到什麼啟迪。 」
    乍看上去二者都是不在乎討論趕時間的人設,但是本土化之後,還是有些微妙的差別的。討論中休息的時候,7號與8號在洗手間的短暫對話,讓這個為生計奔波的人物一下子現實起來,而他在該票前爆發的一場戲也道出了底層人物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在生計都發愁的時候,公正、法治精神都不重要。 而最後,別人問他為什麼改無罪,他說「我累了」。看似還是漠不關心,但這個與原作確實有很大不同的。他曾經說:「別以為我不懂,我聽得懂8號的意思,他不就是說一個孩子的命比我們那一箱冰棍重要嗎?」他真的毫不在乎嗎?他真的完全沒有聽旁邊人的討論嗎?顯然不是的。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一場虛擬的討論不比我養家餬口重要,但是拋開養家餬口的因素(當時他不管投什麼冰棍是救不回來了),他還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8號陪審員:
    代表「疑罪從無」法律精神的角色,一切的發起點,這個角色的一切很明白,也沒有什麼好多說的,為他加上檢察官的身份,我認為是利大於弊的,讓他的「斤斤計較」有了依據。何冰的表演無可指摘,但只是在高水平的人中間,顯不太出來而已。
9號陪審員:
    溫和,心思細膩的老人。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8號的人,也是他發現了女證人有可能戴眼鏡,從而質疑了最重要的證據。另外一點,他訴說自己的經歷讓人意識到罪與罪名的差別,並且提出幫人一把,為這部劇增添了幾分歷史感與人文關懷。
10號陪審員:
    地域歧視的代表,從頭到尾都在胡攪蠻纏,從不從證據出發。言辭可惡,將外地人視為低人一等,同時這一點也引入了與他與11號互動。最後他的爆發顯示,他是將自己兒子的命運怪罪在進京的外地人身上了。他在利益被侵犯是的反應是遷怒他人,他的種種歧視言論是當下中國社會現狀的寫照。這一點是這部電影本土化的成功之處。我倒是覺得演員開始的階段有些用力過猛。
11號陪審員:
    河南人,年輕時沒能考上政法大學,最後留在學校當了警衛。10號地域歧視的受害人,有力反駁者,河南口音也是電影的笑點擔當。
12號陪審員:
    數次改變主意,立場不堅定,隨波逐流。是普通人的寫照。捉摸不多。
    影片結尾是一個大團圓結局,籠罩在一片祥和歡樂的氣氛中。連7號陪審員的雪糕都有了好歸宿啊!這樣太圓滿反而有些不像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外在力量要求影片最後的基調一定要積極向上。
     這部影片不能算是普法,畢竟西方的陪審團制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都不會再中國實行。這部影片普及的是一種意識,法律應尊重生命的意識、「無罪推定」、還有隱隱透出來的個人利益與法律客觀性的衝撞等等。原片名為《十二怒漢》是說討論最後每個人都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那麼中文版取名《十二公民》說到底就是宣揚一種公民意識把。最後,正如片中說的,看這部電影的年輕人中就有將來的法官、律師、檢察官等等,說不定真的就make a difference了呢!

Ps:作為一個略有平權意識的人,片中12個人沒有一個女性角色,作為以學生家長為主力的人員構成是不太合理的。原片於1957年出品,美國的一些州那幾年才剛剛通過女性作陪審員的法例,加上男性之間的衝突性比較強,所以全是男陪審員也可以理解。日本版《十二個好人》因為案件涉及性別議題,引入了幾個女性陪審員的角色。本土化後,因為故事結構沒有改變,人設不適合引入女性角色,也無可厚非。不過,以這個劇本的經典成都以及話題的永久性,以後再度翻拍,還是期待能夠引入女性角色,這樣可以帶來更多新的矛盾衝突與社會話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