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芳菲小豬

2015-06-05 17:38:01

圓桌會議不如打三桌麻將!


文/芳菲小豬

說起《十二公民》這部電影,其實早在電影上映前的北影節就已經看過了,只可惜直到今天,才把這個算不上影評的影評補上。不是不想寫,而是為了喜歡的徐昂導演和韓童生、李光復、何冰等幾位老師,我這個影評實在不能寫得太早。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都能明白了,這篇影評會比較負面。當然,說負面並非否定幾位老師的演技,他們的演技都堪稱完美,但這個故事卻著實太令人唏噓。

在評論這個電影之前,首先要說說它的評分,在我看來,這個電影在豆瓣這種裝逼犯雲集的地方肯定會是個高分電影。因為豆瓣的網友,基本只會裝逼,腦子空空,唯喜賣弄,所以《十二公民》這種形式大於故事的電影一定會好評如潮的。再說幾位功勳演員又都是文藝逼的大愛,想不高分都不可能。但問題是,豆瓣上的裝逼犯,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懂電影。

電影是什麼呢?這個定義阿豬給不出來。專業的定義大家不妨翻書、求助度娘或者北京朝陽群眾。但是我倒可以說說電影給我個人的一點感受。那就是在看電影的那段時間裡,尤其是一部好電影,不會讓你覺得那是假的。就好像《阿凡達》,即便你知道這個故事是絕對杜撰和想像的,但是在觀影過程中你還是會置身其中為主角的命運而揪心。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3D技術愈發普及,其實就是想讓觀眾更加融入到影片裡。就好像看一部經典恐怖電影,明明是演戲,可你依舊會覺得恐怖。

但是,《十二公民》這個「電影」,卻時時處處都在提醒觀眾「我們是假的」。這就好像看一個恐怖片演員總在提醒你我們這是演戲,不是真的,那還有誰覺得害怕呢?而《十二公民》就是這樣的讓觀眾不入戲,眼巴巴的看著這12個人在那裡表演……所以,在阿豬看來,《十二公民》根本不算電影,也絕不會是好電影!我不管它在國外是不是拿獎,也不管有多少人在網上肆無忌憚的誇讚,但是在我這,這部「電影」不合格,甚至堪稱爛成了渣。

因為我們國家沒有陪審員制度,所以原作《十二怒漢》的人物設置便沒法用中國人的臉來落地。正因如此,導演只得虛構了一個模擬法庭,然後以「西法課」的名義讓12個學生家長坐在一起開圓桌會議探討「富二代弒父案」。我們且不說這些大學生家長們有沒有可能真的隨叫隨到參加這種活動,就導演的這種設置其實一眼就看得出是掩耳盜鈴。為什麼?因為參加圓桌會議的12個人接受的都不是西方法制的教育啊!他們本就沒有《十二怒漢》那種西方的法制思維,如何開得了圓桌會議?

電影改編,可以把白人變成黃種人,但是你不能逼迫著12個黃種人人都變成歐美式思維。換句話說,何冰有不同意見,所以大家不能統一,沒法全票通過,於是大家就得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探討,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那如果作為錯誤的一方,也和何冰一樣胡攪蠻纏,就是死不悔改,大不了大家一起耗著耗到死,那大家到最後有沒有可能為他妥協呢?簡單來說,就是如果這種圓桌會議落地在國內,那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採用全票通過的形式,必須是少數服從多數!只要有過半的人認為有罪,一如11:1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定案了!

要知道,如果說讓12個學過西法課的學生一起在這場圓桌會議上探討富二代有罪無罪還能自圓其說,因為大家都會講法理,但你讓普通人開這種必須全票通過的圓桌會議——學識良莠不齊,素質有高有低,又大部份沒有歐美式的法治精神,憑什麼你說的對我就支持你呢?就現在的網上,面對著明顯的事實還有人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呢,你在電影裡營造一個完全講道理講邏輯的「真空」般的理想狀態,根本毫無意義。而且就算在電影裡,不還是有隨風倒的牆頭草麼,他們真的支持何冰嗎?只能呵呵。所以,導演的這個故事,無論怎樣都建在了一個空架子上。

而且,導演的故事架在一個空中樓閣就算了,連演員還時不時的提醒觀眾我們這就是在扯淡、在鬧著玩、就是假的。就說何冰吧,一開始11個人認為有罪,唯獨他認為無罪。原因呢,當然是他發現了證據有蹊蹺。但他讓大家探討的原因卻是學生給了咱們那麼多時間,如果太快就出去顯然不太好,反正咱們這又不是真,大家不如一起「聊聊」。畢竟,咱們12個人判了有罪,富二代也未必有罪,判了無罪,富二代也未必無罪。但這種毫無意義的走形式會議,你覺得現實中會有人如此較真嗎?如果大夥都較起真來,那就不叫十二公民了,應該叫沒完沒了!

當然,對於何冰的較真,導演也想過作為普通人應該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結尾處又做了一個「刻意的處理」來自圓其說,那就是何冰本人是個法官(或者檢察官,對不起沒記住),這就給他的較真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但是,正因為這個理由,成了這部「電影」最大的,也是終極的硬傷,甚至顛覆了整部作品的立意!

這部電影的立意是什麼,自然是弘揚法治,平等和民主。但是就因為何冰的身份,導演最終回歸了菁英思維——人治!12位公民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或者說看似正確的結論),而這個結論的得出是因為誰呢?是因為何冰這個「負責任」的法官!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遇到了不負責任的法官呢?所以這個電影因為何冰的身份最終說明了一點,要想沒有冤假錯案,法律、公平、正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遇到何冰這般正直的、有法律意識、有懷疑精神的法官!!這還是弘揚法治嗎?這根本就是鼓吹人治了嘛!!

所以,導演這個看似為了自圓其說的設定,結果徹底的毀掉了這部電影——民主,法治,公平,自下而上……就在何冰翻出自己證件的那一刻全都化作了扯淡!所以只能說,導演把自己完全圈在了原作《十二怒漢》的人設之中,絲毫沒有考慮到國情,雖然在內容上結合了當下的社會現實,但是主體框架依舊是西方化、理想化的。如此改編,實在算不上用心。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把這12個人,安排成三桌麻將,讓這12個人邊打麻將弘揚「國光」一邊以「富二代弒父案」作為談資嘮家常、說案情,探究竟,是不是更合理、更有趣呢?就好像當年春晚舞台黃宏和侯耀文的小品《打樸克》,寓教於樂折射現實,不比現在這虛擬圓桌會議的設置得更接地氣、更符合國情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