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瘋語--Insanity

暴疯语/Insanity

5.8 / 351人    96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李光耀
編劇: 李光耀 呂冠南 爾冬升
演員: 劉青雲 黃曉明 薛凱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森特

2015-06-09 10:31:39

越軌人的癲狂,創傷後應激障礙走向精神分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短評字數不夠用,開個長評。
    出院就自殺的老人直接把肖申克拿來用。
    劇本最細膩的是鮑起靜飾演的孤寡老人對唯一還存在「親人」關係殺女之夫的矛盾情緒,失去了生活向心力的老人,即想討好「親人」與其生活,相依為命,又問責殺人兇手。
    看的時候很奇怪,有時候分析人性很透徹,有時候又犯心理學常識性的錯誤,看完才知道原來是聯合編劇啊。
    精神疾病幾乎都可以治療,但是沒人敢說可以治癒。即使是精神類的藥物,甚至醫生對新藥的藥理也沒譜。黃曉明所飾演的有處方權的醫生竟然迷信藥物,並且聲稱病人是可治癒的。有一部份不知道也是聯合編劇的敗筆,還是劇情有意設置,醫生拒絕癔症女的性暗示,明確的知道醫患關係不能越界,但是他又說稱病人這個時候不需要醫生需要朋友。
    人物設計十分有趣,很到位。
    病人:死掉孩子,對生活失去信心,創傷後應激障礙開始迴避孩子死亡的事實,一方面活在幻想里假裝孩子還活著,並且理智清晰的意識到自己這種行為是錯的,導致了schizophrenia。極為大男子主義,控制欲強,失業後妻子想去找工作感覺自己的受到了侮辱,向妻子發火,強調自己一家之主的身份負責賺取薪水養家,卻自暴自棄長達三年沒有工作,社會價值和家庭價值被自己的理性否定,又對喪失經濟上的主導權家庭中的身份和地位的轉變感到恐懼和不安,開始敏感多疑(幻想妻子出軌,擔心被替代),反覆的躁鬱症發作。
    醫生:從小目睹了母親的自殺行為,這種極端行為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混淆變量。一方面光鮮的身份,身為醫生受人尊敬,讓他對過去有羞恥感,身為醫生的自尊是不允許承認自己是有遺傳並發作精神疾病的可能,一方面理性的專業知識告訴他,他的確有可能患病並且遺傳給下一代,迴避和否定真實的自己,精神疾病遺傳的可能在他的意識里反覆暗示加強,這個暗示在反覆的自我價值否定中加深。沒有家庭並且拒絕組建家庭,生活的重心只是工作。
    醫生性格中的另一面,不肯承擔責任,在他的模仿階段,直系親屬沒有給他樹立一個榜樣,教會他責任為何物,母親輕視生命放棄了對他的責任。他對家庭感到失望,不肯組建家庭的根本原因在於此。
    當病人「殺人」的時候,病人似乎未被治癒,作為醫生的專業能力將被社會質疑,地位受到威脅,感到恐慌,在思維能力混亂下,甚至遺落了手機。
    然後教主就犯病了。

    話說院長留給鬧太套滿屋子的原文書,違和感太重,來自死人的惡意。鬧太套到最後還是拿了一本中文書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