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loria

2015-06-09 21:02:25

少年光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們所鍾愛的金庸老先生的十四部武俠小說有個聽起來很雅緻的逸聞趣事:將每一部武俠小說首字連起來,可以是這樣子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笑。哈迷們不甘示弱,他們會說,《哈利·波特》連起來也很有意思——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有這麼的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哈利·波特》,不知道霍格沃茨,不知道哈利、羅恩和赫敏,那麼你至少有四五年沒有踏進書城或影院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哈利·波特系列之風靡也由此可見一般。這真的是全世界的風潮:英國女作家喬安妮·凱薩琳·羅琳(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已被翻譯成七十多種語言文字,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三億五千萬多冊;而電影的票房如今也總計七十八億美元之上,穩坐電影歷史上最賣座、最賺錢系列的寶座。實在夠炫。對於我這種七年前——才在同學的推薦下得知《哈利·波特》存在和意識到它無可比擬的影響力的人來說,這時間拎起來聽其實已經有點兒遠了,《哈利·波特》雖是同時代的力作,但在它,我卻一直處在一個「遲到者」的角色之上,有時候會不可抑制地冒出遺憾的情緒。然而,我對《哈利·波特》的喜愛卻從不少一分——我比其他人少了多少追逐它的時間,就比他們多了多少追逐它的熱情。
       電影是華納公司投拍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在影片開頭華納經典LOGO顯現出來之後,它身後所設置的背景是白色甚至泛點彩色的雲朵,有種朝霞灑下的感覺,女貞路上空的雲層給人一種金燦燦的感覺;而之後幾乎從第二、三部開始,LOGO的背景都逐漸轉為暗銀色和黑色的組合,這樣的情況是一部比一部濃烈和壓抑,黑暗似乎撲面而來,再後來的LOGO甚至有些看不清像是被黑色的雲霧遮擋住了一樣,再後來,烏雲閃電交加,如同一場暴風雨前的寧靜……導演雖然不斷地更換著,但是片頭的設置卻被心照不宣地保留了下來,這當然會和每一部電影的主題都更加契合:《魔法石》是天真尚存稚氣的,神秘人消失了,大家都心存戰後的希望,而主人公們還都年紀尚小,尚且不明白大人們的這些彎彎道道——難道這時候那些陰謀詭計(奇洛對哈利)、有意針對(斯內普對哈利)、猜疑妒忌(福吉對鄧布利多)沒有了嗎?有的,只是我們看不見那些,也不想看見,無論是原作者羅琳還是導演克里斯·哥倫布都有意淡化了這些;《密室》是稍微黑暗的,猜疑出現在了甚至是同學院的同學們之間,甚至有石化事件(也正因為不是殺人事件),斯萊特林第一次有所展示他們的邪惡,父輩、子輩,神秘人十六歲魂器的現身——好在一切都圓滿解決,甚至無意間破壞掉了神秘人賴以永生的魂器之一,窺見了他少年的一部份,所以,儘管過程有些暗黑,但也好歹算是皆大歡喜;《阿茲卡班的囚徒》之中特里勞妮教授死亡的預見,哈利父母之死初見端倪,原來是來自他們最好的朋友西里斯所為,盧平教授是狼人,還幫助背叛朋友的叛徒西里斯踏上霍格沃茨這片樂土——然而,事情又有了大轉折——教父西里斯含冤受屈十三年,真兇彼得逍遙在身邊,盧平教授被討厭的斯內普趕走,而彼得竊逃,西里斯也未能昭雪——多年前的黑暗不僅撕開了一角,也將繼續由彼得的離去而重現在今日,生活看似依舊美好,但真正的危險已經漸漸逼近;……《哈利·波特》被譽為是「成人的黑暗童話」,片頭的LOGO背景不僅是對本部電影的總結,也是整個《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一步步推進的象徵。
       鄧布利多作為第一個出場的魔法人物,他為我們展現了他的發明之一:熄燈器。但凡是看過哈七的人都該知道,這是鄧布利多留給我們的主角之一羅恩的遺物,對羅恩的影響性和重新回歸鐵三角的幫助毋庸置疑。在拍攝第一部的情況下,哈七尚未出版,但導演依舊是還原了這個情節,不知道是否是出於羅琳的建議,但我們都很開心這個點的存在,因為它會讓我們在今天——《哈利·波特》系列已經正式完結的同時,意識到,《哈利·波特》是真正的一個系統的魔法世界。雖然這個鋪墊是跨越了七部書的長度,即使在此處不展現,對於將來觀看第七部的觀眾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但對於原著粉而言可能就是一種傷害,會有一種「缺失」的情緒。
       在哈一之中那個鋪天蓋地的貓頭鷹信件的場景不會被我們遺忘,這好像是第一次讓我們在影院、在畫面上真正感受到了羅琳文字所傳達的魔法,驚慌失措的德思禮一家令人不由泛起一種好笑又解恨的想法,而這也該是改變哈利人生命運的一刻,他不再是被鎖在碗櫥里不被喜歡的怪異少年,而是擁有了自己的嶄新而輝煌的人生。很多人都探討過《哈利·波特》系列何以如此風靡,最終他們的結論是:魔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哈利——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而貓頭鷹信件,就是這一切的開端。
       《哈利·波特》系列的幾大建築:霍格沃茨、對角巷、斜角巷、古靈閣、聖芒戈、魔法部,都為我們在觀影時帶來了不一樣的震撼,對角巷先入眼簾——奇特的進入方式、復古的街道小巷、擁擠的魔法師們,多看一遍就有多一遍的驚喜,巫袍、魔杖、飛天掃帚、貓頭鷹成為了我們少年時期最憧憬的事物;古靈閣之中,輝煌的裝飾、低矮的妖精、忙碌的工作、別樣的旅程、富裕的金庫,又給我們一種不一樣的心緒;霍格沃茨走進了,古老的城堡,四人渡河儀式、滑稽的分院、詭異多變的樓梯,還有生活在這裡的大大小小的巫師們……在這一刻,我們真的很渴望成為哈利、很渴望能夠有人在自己十一歲的時候能夠有來自遠方的貓頭鷹的信件、能夠有個和藹可親的大鬍子巨人海格走來告訴我們:「你被霍格沃茨錄取了。」那將多麼愉悅!這時候哈利所繼續的,不是他自己的生活,而是我們每個人憧憬的生活,是我們夢想之中的他的冒險旅程。
       ……
       其實我們都知道,歸根究底,很多影迷中的真愛粉其實是偽影迷,他們,或我們,究其本質而言是書迷罷了,來到電影院一觀的其實不是電影,而是依舊把它當作小說,看到自己喜歡的故事被搬到大螢幕上的感動,對自己成長的感動,對自己少年時光的回憶和祭奠,甚至不會去太多關注電影的劇情走向,因為自己對於它會在哪裡發生些什麼早已經心知肚明。
       影院雖然為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刺激和享受,但我們愛的仍然是「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世界」,而不是電影——這其實是很大一部份好萊塢商業大片所共有的特點,這可能會讓有追求的導演和有演技的演員們感到一些挫敗。哈一也依然如此,視聽盛宴遠比演員的表演更加富有吸引力,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觀影時不會注意到後者並為之著迷——羅比·科特瑞恩的海格爽朗個性、伊恩·哈特的奇洛猶疑耍狠、瑪吉·史密斯的麥格循規蹈矩和不講私情、大衛·布拉德利的費爾奇敵視厭惡、理察·哈密斯的鄧布利多高明睿智,還有我們最愛的艾倫·里克曼的西弗勒斯·斯內普教授——他的獨特作派在哈一自成一條線路,個人風格十分明顯,油膩膩的頭髮、說話的腔調更是聽了就難忘記,望著哈利那一雙綠眼睛情緒翻湧,「愛恨交加」——根本難以想像他就是《理智與情感》中英紳范兒十足的布蘭登上校。
       然而,最給人驚喜的還是這些小演員帶給我們的驚喜——在哈一的表現之中比之他們的年齡出類拔萃,不愧是經歷過層層挑選的——而這種精湛傳神的表現甚至是《哈利·波特》系列之後的數部作品都難以看到的:哈利、羅恩、赫敏、納威和德拉科。
       哈利害羞而且內向,自信心不足,即使擁有十分寶貴的優秀品質也不能正確的認識到,總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說白了這就是我們喜歡他、和他有所共鳴的最基本原因,因為這種情況其實存在於很多人身上——他的這種個性在哈六之中尤其明顯,甚至討厭,但在哈一里,還是軟萌可愛的小少年,丹尼爾的微笑最能夠打動人,感動了海格,綠眼睛不僅吸引了斯內普教授的注視,也讓我們沉醉在其中。
       魯伯特呢,哈一之中在面對哈利的友好分享和格蘭芬多的大餐時不失「吃貨本質」,其實很像是羅恩這種家庭里最不被重視的孩子的情況,其實魯伯特的演技一直都很「真」,和羅恩的接近程度也最近,羅恩在我這裡以後幾部其實是性格最不討喜的,愛嫉妒,好虛榮,所以每次當我討厭起來魯伯特飾演的羅恩時候,就會不自覺的意識到,「演技好好」。
       赫敏是典型的學霸,當然,艾瑪也是,但是赫敏其實是有種書獃子特質的,關於赫敏有一個現在聽起來忍俊不禁的對話,大概就是(對哈利和羅恩)「現在去做什麼的話,你們可能喪失性命;當然,更嚴重是被霍格沃茨開除……」在小書獃子赫敏的世界,開除要比死亡更嚴重,可能我小時候也是這麼認為,這種想法真的是很「赫敏」,語言是羅琳塑造的,卻被艾瑪演活,並且值得讚賞的是,艾瑪並不是在演繹自己的「學霸狀態」,她很清楚就個體「艾瑪」和「赫敏」而言兩者之間存在於一種怎樣的區別。
       對於納威,我是很敬服他的,這種敬服超越了對哈利、羅恩和赫敏的喜愛,他笨笨的、呆愣,記憶不好慢半拍,被德拉科和其他斯萊特林欺負,但那些讓我所敬服的本質雖然在哈五才全部彙集到「納威」這個人物身上,但是在哈一就已經有所展露,就像是鄧布利多對他的讚詞一樣「對敵人堅持原則、奮力抵抗需要勇氣,而對朋友堅持原則更需要勇氣」,而馬修飾演的納威就是這麼一個有格蘭芬多勇氣的英雄。他和哈利同處預言之中,雖然伏地魔選擇了哈利,但納威的人生也自有他的精彩。其實演好一個聰明人是很容易的,言語行動上都能夠有所體現,但一個傻傻愣愣的人就有點兒困難(郭靖、《海洋天堂》大福),或者說一個像納威這樣表面懦弱其實內心堅強的人。
      德拉科在書迷、影迷之中其實是很受歡迎的,雖然我們現在對這個角色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為他美化、加溢美之辭,但作者羅琳也曾經說,德拉科就是一個小壞蛋——湯姆小時候扮演德拉科後還被同齡人扔過石頭和排擠——側面可見他對德拉科「壞」的塑造。那麼不得不說,這種態度上的轉變是有一部份來自於湯姆的表現的——可能在原作者眼中德拉科的選角有了一些出入,德拉科應該是虛弱、病態的「小白臉」,但湯姆的德拉科卻是那麼的帥氣,他無形之中就為德拉科增加了很大一部份的女粉。而湯姆演繹下的還是我們書中看到的德拉科,一個討厭、自視甚高的生活優渥、父母疼愛的小男孩兒,是哈利霍格沃茨七年人生不停出現在他面前的一個「煩人」的對手,但是湯姆表演過程中為我們挖掘出了德拉科好的一面,他行事還是那麼討人厭,但是突然給人增加了一種「好像可以理解他」的感覺。人物就更加立體了,德拉科這個角色也從扁型人物進化到了圓型人物。
       ……
       我身邊經常會有那麼一些自覺「了不起」的同齡人跑來告訴我:《哈利·波特》的電影看著也就是那個樣子,沒覺多麼好看啊。或者這麼對我說:看不下去了。然後看著我搖頭晃腦,表示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這麼熱愛這樣一個爆米花電影,因為對他們而言——是真的沒有什麼可觀賞性的樂趣,好像是那種誰拍都只能拍成這種水平的題材。其實我自己也能意識到,我並不該對他們持以批判的態度。因為即使作為好萊塢商業大片——而不是那種只有藝術家才能拍的出來的晦澀難懂深奧的藝術片——《哈利·波特》這一系列電影也的確難以將一部份人完全掌控在它的節奏之下。
       我該怎麼形容呢,應該慶幸,我對《哈利·波特》的初次接觸是它的原著,是它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有些意味不明:但其實並不是在說《魔法石》在七部之中文筆最為流暢、情節最為清晰、格局最為明了等等;也不是說可能因為描寫的主人公尚是懵懂稚童、一切的冒險和經歷看似危機四伏卻實際上都流露著一種安適閒逸之感的緣故,所以好像我們更容易動容——
       而是在於,《魔法石》是基礎,是一切已發生和將發生的故事的根基和起點。我們接受它佈局之中的設定其實就相當於我們剛自母體出生後來接受自己現在的世界一樣,這會無形之中產生一種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感無論對閱讀還是觀影體驗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