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heVien

2015-06-10 06:42:04

四顆方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首先聲明,我很少看除了英語和中文以外的電影。倒不是有什麼特殊電影嗜好,只是我看電影尤為喜歡搞懂導演編劇要表達的意思,從台詞里讀出的一些精神一些特殊的用法更或者說一些梗,而這些我看中的東西很大一部份都在翻譯中流失了。看一部英文電影,還能評判一下翻譯的好壞,鄙視一下賈秀琰,樂呵樂呵奧丁森;但是看英文和中文之外的語種電影,真的是毫無辦法,你對電影台詞的直觀感受全是譯者單方面輸出給你的,所以並不喜歡。不是說詩是翻譯之後丟失的東西嗎,在我看來,電影的台詞也如是。

很偶然的一次機會,或許是身為男生天生對駭客之類酷酷的題材感興趣,也或許是文藝之火突然被西方哲學界三大命題之一點燃了,然後在某個暫時沒事的傍晚,我點開了這個電影:《Who Am I - Kein System ist sicher》。在我看來外文名字很奇怪,翻譯成中文名也就是: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

現在人名就用豆瓣簡介裡的人名翻譯了。正片開始,嚴重劇透,害怕劇透的請看完電影再來,雖然我特喜歡看完劇透再看電影......

開始是主人公自己的獨白:「要是我能知道一切將會是這個樣子,那我絕對不會這麼做。」
然後就是交代主人公的身份,他是一名通緝犯。主人公班傑明進到一個房間發現裡面有三個被殺掉的人。

正片至此開始,警察審問主人公,主人公開始回憶。很正常的主角模板,從小就是被人忽視的存在,媽媽自殺,和奶奶相依為命,14歲接觸網路,是一個網路天才,在一次為暗戀的女生女主角瑪麗竊取考試試題的時候被抓到了,判處做公益勞動的時候,遇到了馬克思,一個完全與他相反的人。馬克思帶他走入了一個真正精彩的世界,他注意到了班傑明在網路方面的驚人才華,馬克思、班傑明和神童史蒂芬以及保羅私人組建了駭客組織CLAY,準備效仿他們的偶像MRX做一個駭客俠客組織。他們經歷一系列的活動之後並未得到偶像的肯定,反而是被偶像嘲諷,這激起了他們的好勝心。他們成功戲弄了德國情報局,但是馬克思在之後趴體上旁若無人吻了女主角瑪麗,並在之後說主人公什麼都不是。班傑明十分生氣,想證明給他們看,主人公將之前在德國情報局隨手竊取的駭客通緝犯名單發給了他們的偶像MRX。卻在之後導致了俄羅斯網路黑幫組織fr13nds的成員之一Krypton死亡,原因是MRX也是黑手黨其中的一員,而那份名單裡面有寫Krypton是政府的臥底。而現在整個社會都認為是CLAY組織做的,他們想要洗刷冤屈,所以要找到MRX。他們潛入海牙的歐洲刑警組織,想通過完成MRX給的任務然後,在成果裡面夾雜木馬反過來找到MRX,結果計策被MRX識破,反而找到了班傑明的真實身份。班傑明逃命回到他們住的地方然後發現了本片開頭的那一幕。回憶結束。

班傑明提供了一個方法,他成功找到了MRX,使得自己進入證人保護計劃,結果在這個時候,班傑明要求審問他的女警察發現了很多疑點,通過這些疑點推斷出班傑明有多重人格,也就是馬克思,史蒂芬和保羅其實都是他自己,只是不同人格的展現。班傑明很痛苦,他也無法進入證人保護計劃,而就在他被捕之前,女警察心軟了,把他放走了,他也向女警察保證不會再當駭客。然後就是大結局,其實CLAY四個人都沒死,女主角瑪麗幫他們查找法律的漏洞,故事和疑點都是展示給女警察看的,就是要讓女警察得出他是多重人格的推論,然後又因為女警察不能生育,成功激起她的母性,讓班傑明白己駭進系統更改了證人保護計劃名單,並將他放走。最後CLAY四個人加上瑪麗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了。

故事大概情況就是這樣,故事很巧妙,在最後還有多次反轉,戲耍了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可這也不是編劇真正想說的東西。

有幾個疑點:

   (1)關於MRX
我看完電影老覺得有點讓我不爽的地方,重看一遍發現就是抓住MRX太簡單了,簡單的讓人覺得虎頭蛇尾。還有一個鏡頭,大概在82分鐘的時候,放了一個從咖啡館玻璃外面看裡面的MRX的鏡頭,起初並沒有感受到什麼,只是以為是簡單的情節鏡頭。然後在第二回看的時候,差點把我嚇的坐在地上,從玻璃看裡面光線有一個移動,在放MRX之前,在他身體斜後方有一個人臉...赫然巨像馬克思。如果是馬克思,那這個故事就應該更複雜了。而班傑明很有可能即是那個MRX,關於CLAY,只是他和馬克思,史蒂芬隱藏身份的一個掩護,唯一讓我覺得不是黑手黨的其實是那個胖子保羅,整部片子都格格不入的保羅。最後的結局,是他們成功洗白,班傑明不僅改了自己,還改了其他兩個人,這才是他們去海牙真正的目的。他們騙了整個世界。(fr13nds成員:馬克思,史蒂芬,班傑明,死掉的KRYPTON)

(2)關於多重人格的
1:故事寫的是四個人組織乾的活,可是無論哪一次任務,怎麼看都只需要主角一個人,前面有幾次任務,主角一個人在幹活,其他人都圍在他旁邊看。用不用這樣!找個人放個風也是好的吧。
2:還有B站彈幕上一直都在糾結的一個問題是那輛保時捷是如何坐下七個人的。
3:他給自己手訂一下到他去投案自首應該不會隔太久,黑幫還在後面追他呢。手上那個疤按多重人格算應該隔了好幾天,一驗應該還是能驗出來的吧。
4:他們駭客組織的成果錄像上傳,上傳裡面的CLAY只有一個人,正常應該組織所有的人吧,不說所有人,應該不止一個吧。
5:馬克思一個不會電腦的,只會複製粘貼的人,哪來的那麼強烈的崇拜MRX這個網路駭客的感情,他需要認可的那個瘋勁兒顯然不正常。
還有一些小的地方,就不寫了。整個故事都是主角一個人的講述,完全沒有旁觀者可以證明,其實完全按照女警察推斷的那樣,他是多重人格,重新再看一遍,也大概能講的通。那這個故事還是挺讓人毛骨悚然的,主角在被女警察說出他是多重人格之後,在那裡喃喃自語:我跟我媽媽是不一樣的。是的,他跟他媽媽不一樣,他媽媽有四重人格,他有五重。

(3)關於女主角
     這個接(2),女主角應該就是他的第五重人格。她太完美了,不是說漂亮什麼的,是說她對於班傑明是一個完美的伴侶。高學歷,幸福的人生,偏偏跟主角一樣懼怕外面的世界,只在學校的世界(主角在網路世界)裡面存活,然後在班傑明走出自己的世界獲得自己的成功,開著保時捷過來的時候,她同時走出來了,要不要這麼同時!女主角走出來有一點鋪墊嗎,之前還是讓他幫忙要考試試題,突然就是其實自己都會只是害怕外面的世界,然後自己走出來了。然後兩次聚會,那地方該有多小,聚會兩次,女主角和那個反面男都在。所以女主角有時候是第五重人格的展現,寫作假。然後大概歸納一下,第一次送披薩,真;第一次聚會,假;超市裡面,打招呼假,後面搭訕真(使用馬克思人格);至此之後,除了女警察過去徵集資訊是真,其他全是假。

(4)彈頭
這是一個支持疑點(1)的論據。

第一個那個黑幫殺人現場的彈頭啊,第二個班傑明奶奶的父親留下的二戰彈頭,兩個彈頭基本一樣。時代應該是在進步的吧,子彈這玩意不應該還跟二戰時候的差不多吧......
所以我覺得那是班傑明特意留下的。

(5)其實我一直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但這個電影又是應用了這麼多科學道理的正經電影,我不能肯定我的猜測。我只大概說一下。
     我的想法是,整個故事都是從小孩的媽媽死了之後,他幻想的,人物情節多重人格外面的世界。他其實僅僅只是一個送披薩喜歡看超級英雄天天做夢的屌絲。

疑點大概就說這麼多。

再說說我覺得精妙的地方:
(1)哲學大命題我是誰,我到底存不存在,我來自哪裡,我要去哪裡,都在這部戲裡面呈現出來了。只是講的內容有強有弱。其中我是誰講的最多,而存在與否的思辨是我覺得講的最好的。一直都在強調一個詞,我都學會了,叫Ein Niemand,無名之人。此處並沒有寫完
(2)一開始的荒誕搞笑,第一遍看的時候我都以為是一部喜劇片了,其實它開頭那種風格延續下去,與嚴謹冷靜的哲學問題還有冰冷的網路社會交織在一起,不妨會成為一部好劇。
(3)點題,全文都在點題,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人的思想也是一個系統,人的思想也不安全,最後的女警察思想不是成功被黑了嗎。
(4)多重人格的構造,太妙了,五個人格,真是完美的互補,完美的交織,就連形象也是完美的互補。
(5)普遍推崇的網路人物的臉譜化,網路事件發生的具體呈現,以我們能看懂的方式展現出來。
(6)魔術的精妙,這個我是看到第一篇影評裡的Berglas Effect,我還特地去看了一下那個魔術,很好看,然而並沒有什麼作用。影片的小魔術足夠,而且美麗。


---------------------------------全文--------------------------------------等等




      你以為就這樣完了嗎?!當然不是。
      光說好有什麼作用,你得真正拿過來好好借鑑參考。
      所以在中國,我覺得會怎麼拍,會拍什麼。我思考了良久,我覺得:
      1、可以拍武俠劇,多重人格分裂,幹出一番大事業,結果被朝廷追殺,卻只抓到他一個人,準備拿他押送至刑場,設下陷阱,引誘他口中的同夥來救他,結果最後沒來,成功斬首,完!
      2、可以拍法律警察劇,什麼火線追蹤之多面人,什麼女子特案組之分裂少年,以一名足智多謀表面果敢英武但又很善良的女警為主人公,追查一個網路犯罪,最後查到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患有多重人格的少年,她以為是少年多重人格病發,其實只是少年智商太高欺騙了她,結果她把少年放了。因私放犯人被朝陽群眾舉報,自己鋃鐺入獄,完!
      3、可以拍抗日劇,我方派遣小兵多重人格張干打入敵後方,以第二人格為主學習日本知識,第三人格結交日本軍官,在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中成功自爆,殺死敵方大將三名,死前高聲以第一人格喊道:新中國萬歲!完

--------------------------------------全文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