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瘋狂麥斯:迷霧追魂手--Mad Max

疯狂的麦克斯/冲锋飞车队/迷雾追魂手

6.8 / 234,035人    88分鐘 | USA:93分鐘 (special edition)

導演: 喬治米勒
編劇: 喬治米勒
演員: 梅爾吉勃遜 史蒂夫比斯雷 提姆伯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ief

2015-06-11 03:07:18

《衝鋒飛車隊》驚悚詭惡之極速


這是一條搶錢搶油搶娘們的瘋狂公路,在一個無法無天、以暴制暴的荒涼世界。本片為澳洲導演喬治米勒的首部電影作品,其腥暴的次文化題材在當年掀起爭議巨浪,甚至在某些國家遭到禁播,卻也破天荒地成為影史上獲得最多利潤的電影之一。

本片可說是我見過最暴力的電影之一。不僅視覺上,亦有心理上的暴力,建立在一種錯愕,一種對導演所型塑出的世界觀的震驚。本片並非如多數電影,總會嵌人人類在生死一瞬的掙扎扭擰;而是咻一下過去,沒了,連苟延殘喘都省了。你很難想像人類可以喪心病狂到這種程度——本片劇本以第一次石油危機為發想,編劇 詹姆士 McCausland 曾寫到:「人們為了汽油,在加油站大排長龍,從那些試圖插隊的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瞥見原始的暴力······。喬治和我寫劇本時,就基於人們為保持車輛運轉而不擇手段的行為。」編導企圖呈現人性詭惡,將之放大在螢幕上,並切換成邪典的語言,可謂一種變相諷刺。

絲毫無愧對片名,《衝鋒飛車隊》裡的飛車戲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狂妄最奔放最不要命的呈現。一般動作追逐戲皆嚴重受限於街道、路人或其他車流,暢快度大打折扣。即便是擁有寬敞大道的《玩命關頭》系列,最終都還是得屈於警車的鳴笛聲。本片完全脫去這些規則,沒有障礙物、沒有法制、沒有人性,全然聚焦在極致飆速。加上全片幾乎沒什麼劇情,而僅剩的劇情又沒剩多少邏輯;與其說它是動作飛車片,不如說它是一尊藝術作品,是結合敗壞與復仇與快感的視覺拼接。

最精彩的一段無疑是開場的黑暗騎士撞油罐車,電影那一瞬間的影像堆疊將刺激度衝破表,叫人目瞪口呆。可惜後半劇情卻再沒有其他更震撼的爆炸喬段,令人些微失望。

視覺美學是一大亮點。廣茂無邊的荒漠大路、角色瘋癲誇張的猴樣怪叫,加上神經質的皮褲、絨毛、刺狀裝飾,以及叫人印象深刻的錐形面罩,總總獨特挑選皆成功營造邪氣十足、令人發毛的氛圍,極貼合劇本所需。

由於劇情對白單薄,配樂亦是本片舉足輕重的要角,所有轉折力道和情緒營造全仰賴於此。由澳洲作曲家布賴恩梅操刀的音軌極具張力、高調強勢,驚悚之氣魄一氣呵成,是一絕對無法忽視的存在。

一些關於電影預算的軼事:由於預算不足,僅有梅爾吉勃遜和 史蒂夫 Bisley 才能穿真皮夾克和褲子,其他演員則是穿材質低劣的服裝,觀眾在某些鏡頭可以看到演員的褲子破損;片中有些車子甚至需要「一人分飾兩角」,拍攝的時候車子上的油漆常常都還處於未乾狀態。另外也因為沒錢,大約有 20% 的飛車戲最後沒有拍出來。由以上窘境顯見喬治米勒當年拍片之艱辛,電影最後不僅拍攝完成,還取得巨大成功,實在打從心底佩服製作團隊。

總之,喬治米勒以極低的製作成本,打造一場史上獲得最多利潤的飛車械鬥。全片劇本極度單純,卻依然能緊抓住觀者的腦神經。更以其極具風格的聲音影像、狂暴不留餘地的動作場景,逼領觀者貼近最原始的憤怒與恐懼,進而劈開澳洲電影新氣場,完全稱其紅極一時的經典地位,可謂奇作一部。


底片筆記:www.feilingnote.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