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

侏罗纪世界/侏罗纪公园/

6.9 / 678,932人    124分鐘

導演: 柯林崔佛洛
編劇: 麥可‧克立頓 柯林崔佛洛
演員: 克里斯帕拉特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尼克羅賓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路

2015-06-11 23:34:38

《侏羅紀世界》中出現了哪些恐龍?


昨天一刷了Jurassic World(以下簡稱JW),至今還沉浸在各式各樣的花式致敬鏡頭和懷舊中,在二刷前先總結一下JW中出現的恐龍

可惜豆瓣評論貼圖不能.....無法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印象。
 
按電影設定,JW有14種素食性恐龍和6種肉食性恐龍,這個數字應該不包括蒼龍、翼龍等非恐龍生物,粗略估計公園內的生物種類可以達到20種左右。
 
除了滄龍和暴虐暴龍,電影中出現的全都是老版Jurassic Park(以下簡稱JP)中的經典恐龍。露臉的素食性恐龍包括腫頭龍、三角龍、甲龍、劍龍、副龍櫛龍、艾德蒙托龍、迷惑龍、似雞龍;肉食性恐龍包括霸王龍、迅猛、雙冠龍以及混血的暴虐暴龍。吃鯊魚的滄龍和各種翼龍生物學上並不屬於恐龍。前三部電影出現過而本部未出現的品種包括棘龍(JP3),腕龍(JP1與JP3),秀顎龍(JP2),角鼻龍(JP3)。
 
以下是在JW電影中出現恐龍:

1. 迅猛龍 (Velociraptor),白堊紀晚期

參演了四部電影,迅猛龍有著高智商、高機動性,使其成為了完美高效的殺人機器,風頭絲毫不遜色於主角霸王龍/棘龍/暴虐暴龍。而且在第四部中還多了忠犬屬性萌得不行。
迅猛龍的名字來自於俗稱Raptor,即「猛禽」。其學名為伶盜龍,拉丁文Velociraptor,含義為「迅捷的強盜」。
實際中的迅猛龍個頭並沒有電影中那麼大,直立起來只有成年人的半身高,而且根據最近的研究其身上很可能覆蓋著羽毛(JP3中有所體現)。93年拍JP1的時候,斯導將迅猛龍的體型放大,雙冠龍的體型縮小到與人差不多的尺寸,據說是為了方便拍攝,這使得電影中的迅猛龍看起來更像是恐爪龍(Deinonychus).
P.S. 迅猛龍在JW中出場時間很長,而且參演了大量的致敬老版鏡頭,有興趣可以自行尋找一下。

 
腫頭龍 (Pachycephalosaurus),白堊紀晚期

電影開頭控制中心新聞中出現的恐龍,之後並沒有更多的鏡頭,估計品種應該和JP2中被捕獲的那種一樣。
腫頭龍體長5米左右,頭頂腫大,好像長著一個巨瘤,用兩條粗壯的後腿走路,是鳥腳類恐龍的一種。不過它厚實的頭部似乎並不是用來防禦獵食者的,而是用來內部爭鬥…

 
霸王龍 (Tyrannosaurus rex) ,白堊紀晚期

大BOSS來了!
霸王龍,暴龍科的一種,全稱為雷克斯霸王龍(T-rex),白堊紀晚期最強大的獵食者。體長可達12米以上,身高5.5米,體重12噸。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在亞洲有近親分佈。
JP1與JP2的絕對主角,JP3中在與棘龍的爭鬥中不幸戰死,在JW中再次登場,奪回主角位置。全片最後一個鏡頭簡直是王者再臨。光是聽到它熟悉嘹亮的吼叫,就夠讓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迷惑龍(Apatosaurus),侏羅紀晚期

經典的長頸素食恐龍,主要特徵是尾巴特別長。梁龍科,迷惑龍種。
JP2中首次出現,偷獵者騎摩托車從其身下穿過。而電影中在野外出現,包括後來被殺得屍橫遍野也是它。
電影中的迷惑龍應當指的是雷龍(Brontosaurus),1877年最先發現,取名為迷惑龍,兩年後發現雷龍,後認定兩者其實是同一種動物,所以雷龍這個經典名字被取消了。然而2010年的研究又將二者重新區分,雷龍再次成為梁龍科的獨立種(撒花)。

 
滄龍 (Mosasaurus),白堊紀晚期

預告片裡的經典角色!
JP系列中第一次有海洋生物登場,完成了Monster Kill。
然而它並不是恐龍。不同的滄龍種體型差異很大,電影中的目測身長在15米上下,可能是霍夫曼滄龍 (Mosasaurus hoffmanni). 之前看過BBC的《與恐龍同行》,裡面介紹了蛇頸龍目的平滑側齒龍 (Liopleurodon),在JW中滄龍的很多經典捕食畫面都或多或少有致敬BBC的意思。

三角龍(Triceratops),白堊紀晚期

JP1中葛蘭博士說過,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她。
三角龍是角龍類體型最大的一種。它的角是實心的骨頭,有強大的破壞力,是白堊紀最強的鳥臀目草食恐龍之一。一隻成年三角龍完全有能力戰勝一隻成年霸王龍。

 
劍龍(Stegosaurus),侏羅紀晚期

最早在JP2中出現,在與女主的纏鬥中有不俗表現。在JP3和JW都是以背景或路人甲的身份出現,毫無作為。
研究表明其背上的骨板是用來調節體溫,尾巴上的骨刺才是真正的武器。

 
副龍櫛龍(Parasaurolophus),白堊紀晚期

最早在JP2中出現(就是被一群偷獵者用繩子拉倒的那隻),一種超級經典的鴨嘴龍,靠頭部中空連接著鼻腔的冠發聲,科學家如今已經可以復原它的聲音了。
群居,在電影中經常跟艾德蒙托龍(Edmontosaurus)一類的鴨嘴龍成群行動。

 
艾德蒙托龍(Edmontosaurus),白堊紀晚期

鴨嘴龍的一種,體型巨大,群居。外表並沒有副龍櫛龍那麼出眾,電影中在野外出現,需要仔細觀察才能找到。

 
似雞龍(Gallimimus),白堊紀晚期

最早在JP1中出現,慘遭霸王龍獵食。
JW中出現的場景和JP1簡直是一模一樣!
最新的研究發現似雞龍其實是有羽毛的,而且體型比電影中應該更大一些。

  
甲龍(Ankylosaurus)白堊紀晚期

全身都武裝起來的裝甲恐龍,十分經典的品種。
在JP3中有露過幾秒鐘的臉,JW中存在感略有增強。看體型並不是包頭龍(不然暴虐暴龍就要被秒了)。

 
雙冠龍( Dilophosaurus),侏羅紀早期

侏羅紀早期的食肉恐龍,實際身長可以達到6米,高2.4米。電影中被人為縮小了體型,而且增加了噴射毒液的能力。 JP1中出現,殺死了財迷心竅的工程師。
JW中是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出現的,出場方式是經典的張開雙扇噴毒,嚇退了迅猛龍,算是一個小彩蛋。


無齒翼龍(Pteranodon),白堊紀晚期

JP2的結尾第一次出現,JP3作為主要角色出場,JW中又怒刷了一次存在感。主要特徵是頭上有冠、嘴細長以及沒有尾巴。從它的樣子可以看出這貨是吃魚的,攻擊人類的設定有些莫名其妙。
期待在以後的電影中可以出現翼展15米以上的大哥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

 
雙型齒翼龍(Dimorphodon),侏羅紀早期

早期的翼龍,頜骨前部長有用於穿刺的長牙和後部更小的尖牙。在電影中就是那個大嘴長尾巴特別醜的傢伙,一槍幹掉一隻。

 
暴虐暴龍(Indominus rex)

JW的主角,通體白色,長相恐(chou)怖(lou)。
這是一隻怪獸,並不是一隻恐龍。
它是由霸王龍,食肉牛龍,南方巨獸龍,迅猛龍,皺褶龍,瑪君龍,烏賊,樹蛙,蛇等等生物雜交而成。
從電影中的表現來看,它繼承了霸王龍的頭顱和攻擊性,食肉牛龍的頭角與四隻手指的前肢,南方巨獸龍的體型,迅猛龍的高智商和強壯前肢,皺褶龍的背甲,瑪君龍的頭部裝甲,烏賊的變色能力以及蛇的熱感應能力與嘴部韌帶(可以張得很大),樹蛙的基因可以讓其改變熱輸出,躲避熱偵測。
當然它的前肢太長了,接近重爪龍,十分不科學。而且四隻手指竟然能做「抓」這個動作,實在是匪夷所思。

三刷歸來!還是想吐「抓」這個槽。在戰鬥中可以很明顯看出其頭部和背部裝甲十分硬實,可以抵擋槍彈。然而我還沒腦補出它挖出背上探測器的畫面...
最後的大戰中,可以看出其咬合力與霸王龍相比還是差了很遠——幾乎可以說是硬傷——而強壯靈活的前爪為其在戰鬥中加分太多,小短手差點像第三部一樣被KO.

-------------------------------我是分割線----------------------------------

電影裡有數不清的致敬JP1-3的鏡頭,很多小細節更是讓像我一樣的腦殘粉會心一笑,豆瓣里已經有致敬鏡頭參考的帖子了,但還是不夠全啊!還需要努力總結!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是,開頭克萊爾和投資方聊天時,說現在恐龍已經不像20年前讓人那麼興奮了,所以他們需要製造更多的利爪和尖牙,讓恐龍體型更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看。

她說的沒錯,1993年橫空出世的霸王龍可能會把所有人都震懾得目瞪口呆,然而22年過去了,我們早已習慣在電影院裡看到更成熟的特效帶來的更真實的恐龍(《金剛》)與怪獸(《哥斯拉》),怪獸片氾濫,特效衝擊讓人麻木,我們已經對巨獸沒那麼興奮了。JP3的失敗讓JP系列沉寂了14年,我當初聽說JW要上映時除了抑制不住的興奮,也微微擔憂會不會這個故事已經不再吸引大家了。

直到今天看到JW連續打破影史記錄的票房成績,作為死忠粉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無論有多少同類型類似題材的電影,在我心中它們都永遠不會超越JP這個系列。正如JW里那個宅男員工所說的:我覺得最初的公園才是最吊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