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

侏罗纪世界/侏罗纪公园/

6.9 / 679,906人    124分鐘

導演: 柯林崔佛洛
編劇: 麥可‧克立頓 柯林崔佛洛
演員: 克里斯帕拉特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尼克羅賓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愚若智

2015-06-15 07:42:10

《侏羅紀世界》對國產兒童片的啟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侏羅紀世界》對國產兒童片的啟示
一、好萊塢與國產片教育理念的差異
如果說這是一部兒童電影,確實有些牽強,其中血腥的畫面和恐怖的鏡頭確實有些兒童不宜,但是天朝目前沒有分級制度,也沒有要求說這部電影,多少歲以下不許觀看,而且故事的線索人物也是圍繞著一對親兄弟展開的,用孩子的視角來觀察這個恐龍世界。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真是因為童年在影院看過《侏羅紀公園》後才對恐龍這個物種有了直觀的概念,客觀的來講,這部電影對兒童的教育意義應該大於其中恐怖、血腥元素帶來的負作用。
好萊塢電影中,尤其是關於兒童片裡,很難有父母對孩子的說教,可能歐美青少年在叛逆期和父母關係與中國相比較緊張,也沒有機會說教。而是通過一個事件,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比如在《大白鯊》的開頭,一對年輕人,無視安全警告,一女性成為鯊魚的可口一餐。在《食人魚》中類似,一對情侶,來到一個廢棄的實驗室,在院內的游泳池中戲水,結果被食人魚啃成白骨。可能東西方教育理念不同,西方電影中,讓兒童對價值進行判斷並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用一件事情告訴他們,如果你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你極有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反觀國產兒童電影,如《小兵張嘎》中,張嘎懷著家仇國狠,參加八路,當偵查員。首長多次講到要守紀律,繳獲武器上交,可是張嘎並沒有聽從,其叛逆反而因此得了戰功,得到表揚。當然僅一例不能涵蓋所有問題,只是可以從中看到好萊塢與國產兒童電影在思路上的差異。
其二,教育兒童攤上事別怕事。本片中兩個熊孩子,擺脫了小姨跟班的監視,自由地在侏羅紀世界內盡情的玩耍,無視返航的警告,繼續在幾百萬年前的世界裡暢遊,結果攤上大事了,差點被暴虐龍填牙縫。然而,兄弟兩表現出莫大的勇氣,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尋找解決的方案,修好越野車,逃出升天。與《小鬼當家》,《勇敢者的遊戲》都很相似,熊孩子淘氣攤上事,他們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或許是家教使然,他們的表現證明白己不是待宰的羔羊,它們不是一雙雙渴望救援的眼睛,他們證明了小塊頭也有大智慧,攤上事不怕事。
二、《侏羅紀公園》續集的不足與進步
記得20多年前,在電影院與父母一起看的《侏羅紀公園》至今依然歷歷在目,那時電影院不清場,一張票連續看了三遍,但是每一次看到蜿龍吃樹葉的場面都異常震撼,每一次看到主角在餐廳躲避迅猛龍的橋段都感到脊背發涼,此橋段是我童年陰影的原始數據包。作為史匹柏親自操刀的《侏羅紀公園》,在9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不論是劇情還是畫面效果都屬於扛鼎之作,溢美之詞就不再贅述。
20年後的《侏羅紀世界》嚴格意義上並不算作是《侏羅紀公園4》,因為從劇情的設置上看,應該是《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的續集,在第一部中發生事件的時間線是在公園籌備期間,而這一部續集,公園已經開始運營,並且走到了利潤增長的瓶頸,因此才要造出這麼個恐龍版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式的暴虐龍。事實上這個劇情的設置挺有現實映射的味道,當今商業競爭激烈程度異常慘烈,在智能設備領域,如手機的疊代更新速度倍增,螢幕追求更薄、更清、更大;性能追求更快、更強、更「冷」;系統追求更便捷,應用追求更貼近用戶,我不清楚這樣的競爭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如《駭客帝國》中的預言,智能設備的發展將挑戰人類對世界控制,人類是否會被機器奴役還不得而知,但是本片的劇情設置對科技與人的類的關係持悲觀態度,正如片中台詞所言,再生恐龍就是要讓人類知道自己渺小。
可能是為了刻意的追求大場面,可能是為了突出3D效果,也可能是為了製造緊張的情節,片中的人物性格轉變,劇情的轉折過度確實生硬,很多情節經不得推敲。快速剪輯,單位時間內投放的大容量資訊,氣勢恢宏的震撼畫面可能分散掉了觀眾們的注意承載力。例如主角光環威力太強大,小姨的跟班,兩個熊孩子的保姆在人群中被翼龍叼到空中,在海里又被蹂躪一番,本以為導演給了這麼多鏡頭,應該會放過這個配角一馬吧,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蒼龍躍出水面的一刻,世界一下安靜了。反觀小姨,站在高處,面對普天蓋的的翼龍竟然毫髮無損,這未免太讓人不好理解,畢竟作為《冰與火之歌》的粉絲,主角光環是編劇投機取巧的表現。如果從劇情和人物設計上,本片與20多年前的作品《侏羅紀公園》沒有進步,甚至退步不少。當然如果你是追求劇情,可以在電腦上下美劇看,來電影院就是感受視覺衝擊的。
某種意義上說,本片是前作《侏羅紀公園》的3D翻拍版,畢竟史匹柏在電影技術上不如卡梅隆那麼有前瞻性,《鐵達尼號》在拍攝中就注入了3 D基因,可以在N年後轉錄成3D效果,那麼3D版的《侏羅紀公園》就只能翻拍了。說起3D技術的應用,其實質在於增強電影的影院屬性,前些年院線票房不佳,除了盜版橫行外,主要是因為視訊播放技術的大眾化,近些年3D雲電視和高清液晶屏的出現,電影技術再不革新,大家只能轉行拍電視劇了。3D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與米盧埃爾兄弟當年在法國街頭放《火車進站》時的境遇類似,觀眾依然將其視作一種稀罕物來對待,觀眾已對影院的3D螢幕已不再追求滿足感,而是追求尖叫感,因此從進口的imax到國產版的dmax都應運而生。就目前而言,3D技術作為噱頭的作用大於其實質作用,其仍然停留在對人的感官刺激上,3D技術對電影藝術價值和價值探討的助力依然處於淺開發的狀態。3D技術問世已多年,但是可以稱得上體現出3D價值的電影卻屈指可數,僅《阿凡達》仍然處於3D電影的最高水準。
20多年的發展,不能偏頗的認為該片除了技術進步其他都一無是處,在某些橋段上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本片剛開場第一個鏡頭,一隻只恐龍蛋破殼,一直腳佔滿整個畫面,鏡頭向上搖,大家都期待看到《侏羅紀公園》中的大蜿龍,可不曾想,原來是只烏鴉。影院內頓時一陣歡笑,這個鏡頭很巧妙,其中的也藏有深意。巧妙在於導演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調戲一把觀眾,把氣氛搞得活躍些,有助於下面恐怖情節的展開;其深意在於,大家注意了鳥類的腳和恐龍很類似,告訴大家一個假說,恐龍並沒有消失,它們長出了翅膀,變成了鳥類。
印度老闆駕駛飛機載著小姨去看暴虐龍途中的對話,可以看出這個老闆還是很有情懷的人,是屬於不忘初新房的始終的性格,用人也獨具慧眼,派小姨去找男主查看暴虐龍設施的安全死角。讓人感動的是,作為老闆在危機來臨之時,不像其他類型片中的「大人物」,繼承了「肉食者鄙」的光榮傳統,畏手畏腳。這位印度老闆卻身先士卒,駕駛直升機同安保人員一道絞殺暴虐龍,這是劇情設置較有新意,具有反類型的味道,老闆一邊在侃侃而談,問身邊的退伍軍人是否和將軍一起並肩戰鬥,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架勢,可他不知自己的專長在於經營企業,而不是狩獵,最後墜機慘死。情懷就是這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藝術家,學者有點情懷未嘗不可,但是領袖,企業家還是現實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該做的。因為有能力滅亡人類的,不是那些走向黑化的科學家,也不是追名逐利的商人,更不是貪污腐敗的官員,而是有情懷的政治家。正是因為印度老闆敢於擔當的性格,和現實主義的結局,我認為這個人物設計上很有突破性,有情懷,又勇敢,敢做敢擔,最後因為自己的自負和草率送了命,人物性格複雜立體,體現出性格決定命運的定理。
關於小人物橋的表現橋段是控制總部在準備撤離時,宅男程式設計師對於留下或者撤離有猶豫的情節設置,這是人很真實的本能,勇氣來源於恐懼,魯莽不是勇敢而是無知。當女職員問宅男程式設計師是否離開時,宅男程式設計師起身,大義凜然的說道:「總要有人留下堅守崗位」。仰拍視角給人物以高大威猛的形象,宅男程式設計師走向女職員,深情表白,頃脖子要吻女職員,如同在《亂世佳人》中,亞特蘭大熊熊大火,白瑞德船長強吻郝思嘉那般浪漫。誰知女職員那麼沒有情調,用我有男朋友這句話拒絕了宅男程式設計師,這樣尷尬的場景笑翻了在場的觀眾,這中後現代結構的橋段模仿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先擺出酷酷的樣子,然後又被打斷,回歸屌絲狀態,這種無厘頭的插科打諢設計在恐怖片中的穿插,其作用在於舒緩了緊張的節奏,把觀眾的情緒拉回原點,為下一輪雙龍決戰的重頭戲積累感情。屌絲要擺脫宿命仍需努力,逞一時之勇是換不來白富美的青睞。
最後說一下片中關於女性的重新審視,女性角色主要體現在小姨一個人身上,開篇,小姨便是一個女強人的形象出現,滿腦子都是利潤,滿嘴說的都是數據,典型的職業經理人「白骨精」。當得知兩個外甥走丟了,一下子慌了神,只能找男主求救。當二人走到瀑布前,小姨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時,男主用疑問,向小姨的勇氣澆了一盆冷水。至此,小姨開始觸底反彈,保護外甥駕車逃亡,當面對迅猛龍的攻擊並沒有像傳統電影中女性的弱勢地位,尖叫,尖叫還是尖叫。而是加大油門甩開膀子,逆襲迅猛龍。在雙龍大戰的環節里,男主龜縮角落無還手之力,此時,小姨不顧個人安危放出霸王龍,腳踏高跟鞋手持照明棒引導霸王龍的情場面,讓人嘆服,女性在危機關頭何止只頂半邊天,這是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的節奏,無獨有偶,近些年中的電影中,女性的能量被釋放,《古墓麗影》,《霹靂嬌娃>暫不必說,在鋼鐵人中,小辣椒勇救鋼鐵人的矯健身影就令人嘆為觀止。
三、對人類開啟上帝模式的思考
之所以講這部電影對兒童還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緣由在於,將幾百萬年前的古生物復活,這無疑讓人類重新思考,人類做一個生物種群在地球甚至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那麼就不得不談到人類中心主義。本片的主題基調是反人類中心主義,典型反烏托邦電影,這與《侏羅紀公園》的價值趨向一致。當人類自認為憑藉已有的技術能力可以製造出全新的生命個體,並賦予這個生命個體更大、更強的能力後,控制這個生命體就成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很多科幻電影類似,人類的一項技術進步取得成功,然而卻失去了對該技術的風控,最終導致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如《駭客帝國》三部曲、《機械公敵》、《漢江怪物》、《惡靈古堡》系列、《終結者》系列、英劇《黑鏡》、美劇《升天號》等。人類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恐懼,是從我們遠古時期的祖先繼承下來的。當人類的科技能力發展到如今,上天攬月,下洋捉鱉的水平,可是我們的世界依然可能會因為某個偶然的因素而爆發核戰爭,最終走向覆滅,因此人類的強大與脆弱實際上是並存的。
如果把地球的年齡當做一天24小時,人類從誕生到今天的時間不過是幾分鐘而已。即便我們擁有多麼宏偉的工程,我們擁有探索太陽系的工具,我們仍然是滄海一粟,宇宙中連塵埃都不及的普通個體。令人可笑的是,某些有情懷的政治家,緊緊盯著世界地圖,妄圖恢復祖先留下的遼闊帝國。可是如果它能夠,在太空站里透過狹小的窗戶,俯視地球,再遠眺宇宙,那點情懷顯得何其的卑微。
從影片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人類對於失控世界的恐懼,那麼這是否就要否定科學進步對人類的價值呢?我們可以回顧歷史就可預見未來。當我們的祖先用石器走出荊棘的荒原,當我們的祖先用青銅砸碎奴隸制的枷鎖,當我們的祖先帶著指南針登上哥倫布的航船,當我們的祖先在羅馬的廢墟中發現《法典》,當我們的祖先用畫筆繪出文藝復興的吶喊。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因為對未來的恐懼而坐以待斃,而是在迷霧中謹慎的前行,在這期間人類必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的理想也會因為殘酷的現實而做出妥協。正如《星際穿越》中,人類發射了多少次太空飛行器,犧牲了多少名太空員,就是為了播撒人類的胚胎,延續文明的火種。勇氣來源於恐懼,我們也許對轉基因生物技術質疑,我們或許對人工智慧心存畏懼,我們可能對網路發展不屑一顧。但質疑、恐懼和傲慢從來不是阻礙人類進步的天塹,人類需要放下冒充上帝的情懷,人類需要拋棄自詡為造物主的理想,在謹慎中前行,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