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白鯊--Jaws

大白鲨//

8.1 / 662,922人    124分鐘 | 130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Peter Benchley Carl Gottlieb (Ⅰ)
演員: 洛薛爾德 羅勃蕭 李察德瑞佛斯 Lorraine Gar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引殤

2015-06-18 01:40:27

算不上評論的一點感想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知道史匹柏,是高中時期因為課程需要而看的《辛德勒名單》。當時的自己,無論是看過的電影數量,還是對電影的了解,都十分稀少;那個時候,只是單純的被故事情節,被拯救了如此多猶太人的奧斯卡·辛德勒而打動。但辛德勒名單的故事,卻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一直刻在了記憶深處。直到現在,哪怕是看過了更多經典優秀的電影,對辛德勒名單這個故事的喜愛,也絲毫未減。

此後看過的史匹柏的作品,《戰馬》和《侏羅紀公園》,雖然題材全然不同,但卻也都十分喜歡。這些故事,雖然故事中不乏緊張與高潮,但在觀看的過程中卻也並不會特別激動或感到振奮,然而每一個故事卻都能夠讓人回味很久。越是成長,當經歷的更多的事之後,再來回味,越能夠體味到故事的精妙,真是無論過了多少年,對於這些作品的喜愛都不會有絲毫的減弱。

這部《大白鯊》亦是如此。因為強迫症的原因,在看完一部片子之前,通常不會去查找關於這部影片的任何資料,因此,在觀看的時候,完全沒能想到這竟已是30年前的影片。然後,對影片的讚嘆不禁又多了一分。影片中關於大白鯊食人的驚險鏡頭不得不說處理得非常到位,哪怕因為當時後期製作技術的限制,而未能有華麗的特效,但對於鮮少看恐怖類型電影的我來說,這些鏡頭哪怕簡單,卻已足夠驚險。有時看到大白鯊突然出現或者臨時切換鏡頭,當張大了「血盆大口」的大白鯊特寫鏡頭一下子出現在眼前時,甚至還會忍不住驚叫出聲。這部影片給當時的觀眾所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細想一下,會有如此效果主要還是在於影片對節奏的把握非常到位。在每一次即將出現大白鯊之前,都會刻意渲染一種並不自然的「平靜」氣氛,這時配樂也會變得凝重,讓你知道,即將「有事發生」。只要融入故事,此時的你一定會不自覺的緊張起來,雖說是給了你充足的準備時間,但由於鏡頭的快速切換,當鯊魚突然出現的瞬間,仍會有驚險的感覺。另一點值得稱讚的是,影片並不過多的採用大白鯊食人的直接畫面,而是用更多的人們驚恐的反應來體現這一點,這樣不僅更加客觀,也更容易使人感同身受。

但個人覺得,《大白鯊》這部作品最觸動人的部份,還是在於存在於影片中的種種衝突。整個故事的設置其實非常簡單,在一個以夏季海灘為主要收入的海島發生了遊客因食人鯊而死亡的事情,在接連死了2、3個人之後,政府不得不暫時關閉海灘並派人出海補鯊。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中卻包含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衝突。首先,就是政府利益和人民安微的衝突。直到現在,也仍有太多政府官員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人民安微的事例。30年前,史匹柏就將之擺到了檯面上,但30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問題不但未能解決,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很多時候,造成悲劇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能力的不足,而是因為人的私心和貪婪。就像昆特,造成他最終死亡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過份自信。從他第一次出現說的那一番話中就可以知道,他對於自己由於過去的經歷而擁有的對鯊魚的了解以及對自己捕魚的技術,有著過份的自信,直到三人一起出海捕魚時,他也仍舊一副只有自己是對的的態度。當然,有著不同想法,不同經歷以及不同態度的三人,在海上補鯊過程中產生的分歧以及因此造成的麻煩和損失也同樣令人喟嘆。

不過當警長最終成功殺死了大白鯊後,看著被大白鯊的血染紅的那一片海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大概是因為還期待著故事還能有些後續的發展吧,雖然最重要的部份已經得到了解決就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