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

侏罗纪世界/侏罗纪公园/

6.9 / 679,906人    124分鐘

導演: 柯林崔佛洛
編劇: 麥可‧克立頓 柯林崔佛洛
演員: 克里斯帕拉特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尼克羅賓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13

2015-06-18 01:56:16

一隻被逼瘋的暴虐霸王龍


2015年6月10號,《侏羅紀世界》上映了。

《侏羅紀世界》的背景設置在《侏羅紀公園》故事發生22年後,納布拉爾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和度假勝地——侏羅紀世界。遊客可以乘著船、駕著車,或者坐在透明的旋轉球里欣賞身邊的恐龍,優美的景色和寧靜的氣氛令人們流連忘返,如同公園曾經的創始人約翰·哈蒙德(理察·阿滕伯勒飾)所期望的那樣。

但在這一派熱鬧之中似乎暗藏危機——國際基因科技公司(InGen)在製造恐龍的同時還力圖打造「混血兒」,將不同種類甚至不同物種的DNA相結合,最終意外地製造出可怕的D-Rex掠食者恐龍。

 

電影中,人類將暴虐霸王龍製造出來,並且禁錮它。沒有像其他恐龍有正常的族群活動,不認識這個世界的模樣。不懂得與別的生物交互,也不知道怎麼討得主人喜愛,因為他不需要為獲取食物而煩惱(一般的馬戲團在馴化動物時,會給動物食物獎勵)。

按照男主角的話(大概意思)說:你們創造它出來,關在籠子裡養大,沒有同伴,每天互動的就是一台冰冷的餵肉吊機,它現在衝出籠子,看到外面的世界,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肯定要先大開殺戒,確定自己在食物鏈的位置。

也因為電影裡的暴虐霸王龍實在太機智狡詐,讓我們不得不推斷她也許擁有人類的基因,於是這就給了我們從人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為什麼暴虐霸王龍並非生來就是神經病,而實際上是被逼瘋的。

一、籠中的世界

為什麼男主角說到暴虐龍不知道自己是誰?

先看看暴虐霸王龍的生長環境,一個巨大的牢籠里,可以調控的叢林裡面,唯一的玩伴還被她吃掉了,只有寂寞陪伴她。直到某一天,她偽裝自己,欺騙管理員打開大門,逃了出去,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裡面,生理需求是生物最底層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氧氣,休息的時間,性慾表達的需要,緊張消除的需要。在其他任何需要開始起作用之前,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須得到滿足。如果基本的生理需要很緊迫,其他需要就處於壓抑狀態,基本不會影響生物的行為。

而人之所以成為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認知是,在出生後,你會用嘴認識這個世界,小孩子喜歡把所有沒見過的東西,都放進嘴裡嘗嘗能不能吃。為什麼要放進嘴裡呢?因為要滿足強烈而原始的生存需求嘛。之後,孩子就知道哪些能吃,哪些味道並不好。在這個不斷用嘴巴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孩子會得到懲罰(難吃的、咬不動的)和鼓勵(好吃的、口感好的),同時看護者也會告訴她鼓勵她吃什麼,不要吃什麼,這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這種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對動物也同樣重要。在電影中,男主角就是這樣馴養四隻迅猛龍的。

 

暴虐霸王龍在出生後,她不需要為了滿足生理需求去戰鬥和攻擊。每天固定的餵肉機器就可以滿足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誰?她只知道籠子裡的植物不好吃,她也不會去吃了。她不知道自己是一隻龍,她的世界中,透明玻璃後面的人類,是限制她出去的一個障礙。

所以,在一個禁閉(孤立,不與其他動物交流,沒有社會化)的環境中,暴虐霸王龍無法確定自己是誰,沒有群體歸屬感,也無法在冰冷吊臂上感受到絲毫溫暖。

二、外面的世界

為什麼暴虐霸王龍逃出後第一件事是要確定自身在食物鏈中的位置?

長久以來,她唯一能看到的生物,就是人類,所以她為了認識這個世界,首先在牢籠里,吃了幾個人,而這些人幾乎沒有反抗能力。類比人類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也會用吃,或者破壞性的行為(比如1歲的孩子最愛撕紙)來探索這個世界。孩子遇到新鮮事物會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甚至摔一下,看看它裡面究竟藏著什麼,看看被自己摔的東西,會有什麼反應。

對於逃出牢籠的暴虐霸王龍來說,性質也是一樣的,她在和其他恐龍的互動中,不斷地攻擊、撕咬、破壞,開始逐漸明白自己很強大,她可以任意的吃或者殺死其他生物,沒有什麼能制服她。她能感受到生命的溫度,所以她非常興奮且非常期待的,想認識這個世界是什麼樣,所以她需要去往人群中奔跑,去感受真實世界的樣子。

除了上面說到的,她需要確定自己在食物鏈中的位置之外,什麼因素會讓她做出傷害其他生物的行為呢?想想上面的馬斯洛金字塔,生理需要的上一層就是安全需要——生物需要安全,舒適,寧靜,不害怕,消除對死的恐懼……這些需要。

暴虐霸王龍剛剛逃出來的時候,管理員最先開始的就是對她進行抓捕和圍獵,這是暴虐霸王龍所恐懼的,出於對安全的需要,她必需要把所有有威脅的對象殺死,或者吃掉,才能獲得一個安全的環境。所以這裡也能解釋她去殺死其他並不需要吃掉的恐龍的原因。

 

三、戰鬥的世界

暴虐霸王龍逃出牢籠,開始認識真實世界的時候,就需要面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兩層需求的挑戰,為了生存下去,她必需要面對來自人類以及其他恐龍對她的攻擊,可以看出,生存的本能與衝動是如此巨大。

在電影中,暴虐霸王龍的破壞還有可能是恐懼的根源。那麼身強力壯的霸王龍還會恐懼啥?根據弗洛伊德的分析,攻擊行為根源於一種自我破壞的衝動,把這種對死亡原始的強烈慾求所蘊含的能量轉向他人(一般而言,弗洛伊德將這種強烈慾求稱為「死本能」),我們一生都在對抗死本能,這個以後再說。

電影中,霸王龍掙脫牢籠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多彩的世界,就像小時候你參加酒席,突然看不到父母,周圍都是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恐懼感開始增強,如果有其他人開始逗你玩,你的反應是什麼?對,用手打他們。而這種行為反應呢,是恐懼造成的了。

除了心理特徵和原因,暴虐的攻擊行為會有本能的原因在嗎?進化心理學家巴斯和沙克爾福德認為,攻擊行為對我們的遠古祖先在特定情況下有適應意義。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想獲取資源,獲取食物,爭奪配偶,抵抗攻擊,以及防止配偶不忠,攻擊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四、為什麼其他恐龍沒有被逼瘋?

我們還是從動物最基本的本能需要來講,其他恐龍可以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以及安全需要,他們群居,和人類接觸,知道自己處在這個社會的位置。

在電影中,主人公馴養迅猛龍,對他們進行食物獎勵,並且給他們餵養活的奔跑的豬,這個點對迅猛龍認識這個世界,知道自己在整個食物鏈中位於哪個位置很重要,並且他們群居,有交流,被撫摸。(PS.人類嬰兒時期,被撫摸對嬰兒來認識感受這個世界,建立與這個世界的安全感中很重要。)

滄龍(水裡的那隻),翼龍,迅猛龍,霸王龍,甲龍,他們一出生都已經在一個完整的恐龍世界裡面,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處於食物鏈的哪個位置。雖然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可能也會用破壞去認識這個世界,但會受到懲罰(負強化),或者做的好,會受到獎勵(正強化),有一個完整的恐龍社會關係影響他們成長為身心較健康的恐龍。

文來源於http://www.xinli001.com/info/4661976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