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听说//听说

7.4 / 3,398人    109分鐘

導演: 鄭芬芬
演員: 彭于晏 陳意涵 陳妍希 林美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雲飛揚

2015-06-28 01:57:08

此時無聲勝有聲


新世紀以來,台灣青春類型電影逐漸復甦。從《晴天娃娃》拉開新時代青春片的序幕,到《盛夏光年》、《一頁台北》、《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再到《聽說》等等,台灣的青春電影風潮已然形成了一套「自足」的系統,並在市場佔據著重要的份額,形成具有本土韻味的青春片,從而刺激大陸青春類型電影的發展。由鄭芬芬編劇並執導,彭於晏、陳意涵、陳妍希等主演的勵志愛情電影《聽說》,利用聽力障礙的噱頭,講述了一場如煙花般綻放的愛情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愛情的世界裡沒有虛假,沒有自作多情,有的只是一份理解,一份穿透世俗眼光的真情、真愛。或許,在《聽說》的世界中,於無聲處,我們領悟到了世間最純美的愛情,甜甜的,美美的。

《聽說》的導演鄭芬芬,是台灣70年代導演中較好傳承台灣青春電影氣質的女性導演之一,本片中她以另闢蹊徑的方式,採用和傳統青春片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去觀察和探索男女之間的愛情,她試圖用聽力「障礙」的特殊招式描繪人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並傳遞出自己對愛情的真摯看法,一舉刷新了同類題材的固有模式。黃天闊(彭於晏飾)的誇張表演與秧秧(陳意涵飾)的自然表演,在「正常人」與「非正常人」之間形成了一種戲劇張力,讓這部電影「創意」、韻味十足,並一舉奧斯卡金像獎外語片。正常之人的黃天闊在給聽障游泳隊送便當時邂逅了清純美麗的秧秧後,便喜歡上了這個單純、可愛的女孩,於是一場試圖融入這個聽力「障礙」家庭的生活之中便開始展開。

巴拉茲·貝拉在《電影美學》中說:「靜也是一種聲音效果,但這只是在能聽到聲音的情況下才如此。表現靜是有聲片最獨特的戲劇效果之一。」如果將巴拉茲·貝拉的這種「靜」運用到《聽說》之中的話,那麼「靜」就不僅是「一種聲音效果」,還是帶有飽滿、濃情的愛情催化劑。片中,黃天闊總是想法設法接近秧秧,不管是在秧秧辦公的地方,還是在秧秧的家中,甚至將自己變成一棵樹祈求她的原諒等等,都在秧秧的無聲回答中變得有意義。也就說說,黃天闊的愛情與秧秧的愛情在導演的鏡語之下留白了——人物的台詞與情感都是通過手語來傳遞,無形之中將人物的複雜心理狀態清晰的展現出來,達到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如果說,唯美的愛情故事是台灣人潛意識裡的美好願望與審美標準的話,那麼《聽說》則是這一形態之下的標準之作。《聽說》裡的黃天闊以自己最真、最純的態度追求聽力「障礙」的秧秧為線索,獲得青春的認同,最後以秧秧並非障礙人士,兩人終成眷屬的柏拉圖式完美愛情結束,他從困惑的情感中得到解脫,心靈獲得救贖。再者,秧秧與小朋(陳妍希飾)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姐妹關係得到了解決,並最終雙方獲得自我的救贖。片中,無論是秧秧面對著聽力「障礙」的姐姐,不敢去幻想自己生活的美好,姐姐也不希望秧秧因為自己而沒有活出自己,還是黃天闊因為擔心聽力「障礙」的秧秧見父母不同意,怕秧秧不理解自己的一片真情,等等,都構成了影片的矛盾點,也成為推動敘事,推動人物發展的情感點。可以說,這種純美愛情片,是一種對青春美好的無限幻想,是一種滿足與內心的情感的追求。

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桑曾說:「愛情的本質在於愛的對象本非實物,它僅存於愛者的想像中。」《聽說》的愛情,就是一種在無聲中領悟愛情真諦的「想像」,它告訴我們,要獲得如夢的純美愛情,必須真,真的實在,自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