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末日先锋战甲飞车(港)/疯狂麦斯愤怒道(台)

8.1 / 1,104,157人    120分鐘

導演: 喬治米勒
演員: 湯姆哈迪 莎莉賽隆 尼可拉斯霍特 蘿西杭亭頓 柔伊克拉維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秀山鯉魚

2015-06-29 01:14:29

中國觀眾錯過的年度試聽盛宴《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中國觀眾錯過的年度試聽盛宴《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今年股票行情比較好,經常上竄下跳,一天賠賺個百分之十五左右常有的事。上午賺了輛A6的錢,下午還賠了輛三蹦子。搞得我頭暈腦脹神經衰弱加重了不少,半夜睡不著起來看電影次數明顯增多,翻了下自己的豆瓣,半年竟然看了一百零幾部電影,遠遠超出這幾年的平均水平。好電影看了不少西班牙的《沼澤地》土耳其的《重拾人生》國產的《白日煙火》,基本都屬於小格局文藝氣質比較重的類型。所謂的大片沒有入老衲法眼的。昨晚看這個看到半夜一點多,看完了一點睡意也沒有,坐在書房抽菸老婆嘟嚕著臉進來問幾點了還不睡覺,想睡睡不著,必須得平靜幾分鐘,這電影也太他媽令人激動了。這部秒殺速7變4,婦聯2和這部相比就是渣。總局這幫大老爺,一年引進了那麼垃圾,不遺餘力為好萊塢賠錢貨解套,卻忽略了這部神作國內影院看不到了,要不然絕對和兒子買票入場再擼一遍。
瘋狂的麥克斯4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是系列電影的第四部,不過前三部看過的人應該不多,時間跨度太長最近一集也是三十多年前拍的。
前三部我都是在錄像廳看的,除了能記住角色的扮相都髒兮兮的,其他啥也記不住。看的時候還沒有聽搖滾樂,也不認識梅爾吉布森。認識他也沒啥用離他鼓搗出勇敢的心還得過十幾年,那時他也就是騎個袋鼠在澳洲沙礫子裡撒歡的毛頭小子。在看四之前對這個系列唯一的印像是原哲夫說《北鬥神拳》的創作靈感來自於這個系列。我個人感覺只要不是粉絲沒必要補課,直接看四,三十年前的特效和電影技術已經很難再滿足21世紀影迷刁鑽的胃口了。
先說說電影的節奏。目前眾口派影評人對電影最時髦的評價有一句「絕無尿點。」我操這部那是沒工夫去尿尿,120分鐘裡絕對得幾次抑制心動過速和腎上腺素分泌過量。導演有弱化對白,絕對沒有弱化劇情,劇情是完整的而且沒有任何紕漏。去他媽的高逼格,思考和人生哲理吧。120分鐘的視聽盛宴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今年和之後很多年萬眾仰視的電影。電影百分之八十加的時間是時速一百邁的沙漠狂飆,追逐,碰撞,撕裂,憤怒與殺戮都在此種速度下演繹。這裡必須嚮導演喬治•米勒致敬,45年出生今年70歲,試想老人家看著取景框的情景,真為老人的心臟擔心。
說說演員。這部名字叫瘋狂的麥克斯,不如叫瘋狂的狂怒姬更貼切。查理茲•塞隆的光芒太耀眼,湯姆•哈迪完全處於弱勢。查理茲•塞隆是我喜歡的女演員,沒啥理由大美女長的好看。她們這代我還喜歡妮可和凱特•貝金賽爾。這種長相的符合我對女人的審美觀。但是這種大美人真正敢吧自己形象玩殘非查理茲•塞隆莫屬了。03的封后的《女魔頭》就夠噁心人了,這部中查理茲•塞隆用手指蘸了一些機油,抹在自己額頭的鏡頭,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彪悍,徹頭徹尾的女漢子。查理茲•塞隆完全脫離了花瓶的概念,女人不止可以用美貌讓世界拜倒在自己的裙下,女人同樣可以用憤怒粉碎一切。
說說金屬。對於搖滾樂迷來說這部電影絕對要加分的。電影中龐大的戰狼階級,從扮相到「見證我」的終極理想,充滿了死亡金屬的氣息。而「見證我」不難看出來自北歐民族的英雄崇拜。北歐絕對搖滾樂迷的聖地,無數的名團來自這個冰冷的世界,而冰冷的旋律伴著燥熱的沙漠畫面出現時,每一個音符都直刺心底衝擊觀眾的每一根神經。大boss不死老喬在瘋狂追殺之旅中,也不忘給自己的隊伍開掛。把血牛掛在車前一路給自己隊友打雞血;掛滿大鼓和喇叭的搖滾戰車;雙頭噴火吉他和歇斯底裡的搖滾樂手。對於Marilyn Manson或者Rammstein的樂迷來說,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感嘆導演的想像力,將cult,朋克,工業金,死亡金,暴力,頹廢和末世絕望融匯成這部搖滾盛宴。
這部電影國內影院不會上映,操你媽的電影審核制度,一群頭髮比眉毛還少的老逼養的,看了幾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蘇聯的電影教科書,就你媽的自詡為權威,有模有樣的裝耶穌,玉皇大帝,釋迦摩尼,太上老君,決定十三億人那些能看那些不能看。醒醒吧知道自己是什麼嗎?就是一堆渣,一堆油渣,攪合在豆汁里,捏著鼻子一口氣喝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