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电影史话/电影的故事(台)

8.4 / 4,834人    60分鐘 (15 episodes)

導演: 馬克庫辛思
編劇: 馬克庫辛思
演員: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拉斯馮提爾 巴茲魯曼 蔡明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T1FLAG

2015-06-30 01:38:42

Sum up


影片的大致順序:盧米埃爾、梅里愛→卡里加里與其他實驗者們→小津安二郎、愛森斯坦、格里菲斯、卓別林→貧苦的義大利人們→希區柯克、黑色電影→浪浪的法國人們、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布列松、伯格曼、塔可夫斯基→全球的好萊塢反叛者們→西科塞斯、科波拉→科恩兄弟、拉斯馮提爾、昆汀→索科洛夫、阿凡達。

最終的結論是:從真實到夢幻到真實,電影形式變化的軌跡其實並不大(總是在夢境與現實的矛盾中反覆),但因為經濟和文化的影響,電影不斷變更著表達與社會角色,比如在迷茫的年代有《逍遙騎士》、《精疲力盡》,在嗑藥的年代有嗑藥電影,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好萊塢憑藉其工業化的水準與進取的姿態一直是這個星球上電影的中心,其他的地方只能選擇跟隨或反叛,隨著技術的飛速進化,電影回到現在,依然延續著真實影像VS類型故事的老格局。

我以為評論中有人的指責有道理,這套紀錄片中明顯的傾向就是只談畫面不談其他因素,有些時候把現代數字電影和二戰前默片僅僅通過相似的構圖就並置起來,而忽略背後的音樂、情節等其他藝術元素與社會、工業等客觀環境因素,但總體來說,作者的視角還是客觀的。
把從電影發明到阿凡達的所有經典概覽了一遍,我最大的感受即:電影從頭到腳地從屬於文化,而不是獨立於之,比如對於我們很多所謂經典其實需要一整套歐陸的價值觀才能真正的理解,而這又是不可能的,除了好萊塢,沒有什麼電影是普世的。另外,對於當代電影「真實與虛構」並存的總結還是很貼切的,我終於明白了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的電影、我看的是什麼電影這兩個一直必要但始終模糊的問題,電影對於我來說更清楚但也更不夢幻了,我覺得眼光還是要放開一點,融會貫通、旁徵博引,有時候堅持自己的誤解會更好。希望這樣就能拍出真正中國的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