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oor Bunny

2015-07-04 07:36:10

聽見murmur of the hearts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我常常夢到我學會了游泳,在溫暖的陽光下,自在地游來游去。我感覺到水的阻力,劃開它們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愉快。
中國解夢說是吉兆,可是,我從來都不敢奢求能有意外的好運。也有說這意味著感情的起伏狀態,游得越好表明在感情的處理上越得心應手。更離譜。我從來都是慌慌張張的怎麼可能處理好感情。
我倒是願意相信,我在渴望一種狀態,一種安靜的有力的生命狀態,我需要在水壓頂著鼓膜的時候,靜靜傾聽到心裡的迴響。我想,我最近壓力是太大了。
於是終於看了《唸唸》。
來說說電影吧。這部電影像是一首舒緩的小詩,最多只有5行,沒什麼內容,充斥著滿滿的情緒。有點倒霉,沒趕上好檔期據說票房很慘澹。下檔相當久我才看的,完了上豆瓣看到評分並不高,覺得還是有點為片子惋惜。
很多人說太矯情,然而剛好對上我的胃口,我個人認為,情緒恰到好處。片子一開頭梁洛施那瘦削到不行的臉上現出那種文藝片標配的頹唐,可能很多人都開始受不了了。不過我心情平靜,因為正是一陣忙亂結束下一段忙亂還沒開始的間歇期,所以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梁洛施的表現是很令我驚喜的,依然神經質,可是我並不覺得文藝到反胃,我感受到一種想要克制的心情。因為育美是這樣表現自己的,她太猶豫了,她力量太弱了,她沒法把自己從過去中拔出來,所以頹唐像她衣襟帶起來的風,是自然的。
育美總是去回想媽媽把她帶到大千世界,然而卻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難產而死的事,她總是回味自己孤單一人,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就要脫離童話世界,她不知道怨恨誰好,只好怨恨媽媽,怨恨那個男人,怨恨爸爸怨恨哥哥,怨恨自己。育美太軟弱了,畫著一個個孤獨的圓圈,熬過了艱難的青春。所以她想忘記也沒法忘記,那些murmur of the hearts。
張孝全演的阿翔,有點類型化了。自從看了《百萬美元寶貝》以後,我對拳擊手這種角色,總是懷抱一種哀傷,看到這個設定,我倒是很怕兩個都這麼頹唐的人的愛情會讓人受不了。可是沒有誒。不矯情,他們很生活氣,是很普通的情侶,一起去吃麵,心煩意亂的爭吵。在面對做父母的時候,都很猶疑,但是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比誰都更想做一對好父母。
阿翔是個平凡的少年,他只是在面對著生命裡的迷茫的時候,忍不住嘴嚼一下過去。這是他和育美不一樣的地方。他要更堅強。所以他的和解,是前期激烈後期平緩的。當他在那個棧橋上與那個像是遇上船難離開的爸爸的男人來了一場拳擊之後,我眼裡是有淚的。當育美告訴他懷孕的消息時,阿翔先是鬆開了育美的肩頭,轉過身去。我的心一下子就揪緊了。可是短暫的沉默過後,他握緊了育美的手。他不知道怎麼辦,但是他做出了肯定的指示。一般來說,做母親的對孩子的感知要更強烈,但相比起來,育美這麼沒有勇氣,直到目睹了那個偶遇的孕婦的生產,她才真正堅定。這就是阿翔的閃光處了。
哥哥育男,片子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柯宇綸演的確是適合。這個角色是真正有安靜的生命力量的。他沒有勇氣的時候,懂得克制自己。一旦獲得了勇氣,他並不想要停下來。育男很早就懂得媽媽說的童話故事是騙人的,可是依戀童話裡溫暖的力量,依戀媽媽。但是育男克制太過了,他需要一點點釋放。於是有了34歲生日這個契機,讓他真正面對內心的恐懼。
育男和解的方式是最獨特的,也是最打動我的。他通過酒吧那扇可以穿越時光的門,回到那個燭光溫暖的房間,輕輕地問媽媽:「我想吃炒飯,可以嗎?」
最慶幸的是,故事裡育美和阿翔的孩子,是清澈的,然而是積極的向上的。
故事情節可能很薄弱,單拎出來看甚狗血。但誰能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內心都潛藏了一個狗血故事呢。我只能說,在適當的時候這部片子擊中了我。親密關係裡的依戀與疏離,最是說不出口又千頭萬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