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

事物的状态/TheStateofThings/事物的状态

7 / 2,794人    Sweden:125分鐘 | USA:121分鐘

導演: 文溫德斯
編劇: 羅伯‧克拉瑪 Josh Wallace
演員: Isabelle Weingarten Rebecca Pauly Jeffrey Kim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譫妄

2015-07-05 21:38:59

維姆文德斯 事物的狀態——荒謬的、存在主義的、不完整的城堡


影片開端,世界是毫無預兆地出現的。因熱度而扭曲晃動著的空氣,貧瘠的土地,荒涼的海灘,恰如荒涼的人生一般,指向死亡。此處,已經埋下了一個種子——希望是不存在的。
 影片的第一個主題,是世界的荒誕與人的孤獨。導演四處尋找製片人,希望繼續影片的拍攝卻未果,成為影片的主線。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卡夫卡的城堡。城堡的主人公K想方設法去接近城堡,來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城堡就如同影片中的戈登一樣,人們永遠只能接觸到它們的代理人。即使一次比一次靠近,戈登與城堡始終杳無蹤跡。荒誕在此得到體現——人對世界的探索與世界對此報以的冷漠、無動於衷之間的對立。同樣,兩部作品中的代理人都勸說「探索者」,不要試圖去尋找,那是不可接近的,是沒有結果的。
 面對這種荒誕,人有不同的反應。除了在尋找戈登的導演,還有拉小提琴的,閱讀的,通過打字機進行某種無意義的寫作的,不斷尋找電台的,以及兩個仍對生活充滿好奇的小女孩——她們無疑代表著某種希望。這種種行為,可以抽象為人對荒誕世界的迴避——通過某種意義來擺脫無聊,或是尋找希望。然而正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詞「雄心壯志什麼都不是」,即希望是不存在的——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意義是沒有的。既然如此,人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來尋求安慰。但人又是孤獨的。這在影片中有許多表現形式,人們在各自的房間裡彼此獨立地行動是一種孤獨,男女間的無法互相理解是一種孤獨,談話交流中對方的心不在焉也是一種孤獨。最後一種形式在影片裡有兩個鏡頭。一是晾衣服時一名演員絮絮叨叨地講述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人卻不感興趣,反倒是不相關的小女孩聽得興緻勃勃;一是接近末尾,導演對於電影、生活有了新的領悟,談話的另一人卻始終無意義地重複唱著關於好萊塢的俗曲。
 這種種對立引出了影片的另一個主題——死亡。面對一個荒誕的世界,孤獨的人應該如何生存?被剝離了意義以及希望的安慰後,存在主義說,作出選擇;荒誕派說,要義無反顧地生活。在影片最後,導演領悟到,不需要什麼宏偉的目標,只是純粹的生活,回到生活本身。正如加繆所說:「不抱任何希望地活著」。這無疑是對荒誕世界,對習俗的一種反抗。導演與人達成了和解,在擁抱中受到槍擊,目睹他人的死亡。他端起攝影機,如同舉著武器一般環顧四週。然後他也倒下了,只剩下眼中傾斜的世界。對於一個存在主義者來說, 「要未曾和解地死,永不心甘情願地死」。
 結局就像卡夫卡的另一部作品《審判》中那樣,突然的、荒謬的死亡。於是人也終於憑這死亡融入到荒謬的世界中去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