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2 08:36:1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四五年前寫的,現在看有些地方好像看不懂啊哈哈……】
我總感覺溥儀的一生就如同一場夢,曲折跌宕,荒誕不經。
他作為一個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犧牲品,無奈與妥協便成為了他這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霾,一切對命運的抗爭都是徒勞。
生不逢時,形容他再恰當不過。若他頭上沒被戴上「皇帝」二字,看著他年輕的照片,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清瘦男孩。
《末代皇帝》無愧於經典二字。導演貝托魯奇於1986年拍攝了這部電影,並在1988年奧斯卡上包攬了九項大獎。
以前總是覺得中國的故事,由外國人拍找不到那種感覺,可這部《末代皇帝》不同,除了片中的英文對白,其他一切都讓人覺得無可挑剔。
貝托魯奇曾說如果他對溥儀沒有同情,他就不會拍這部電影了。的確,電影是基於同情,詮釋了溥儀的性格。當三歲的溥儀被垂死的慈禧立為皇帝之時,便註定了他悲劇的一生。溥儀的無知與狂妄,正是在這深宮大院中,在這封建禮儀的枷鎖下慢慢滋長。登基的那天,龍椅上的小皇帝被繁文縟節弄得煩躁不安,面對滿朝文武百官的跪拜,他卻只被一隻蟈蟈吸引了全部的注意。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仍需要奶媽溫暖的胸懷。但卻被人們視作不合禮儀,於是奶媽被帶走,從此溥儀失去了這深宮中唯一真心愛護他,能夠讓他依靠的人。他攀上高牆,看著袁世凱拾級而上,他不再是皇帝了,這個沉重的現實擊潰了他幼小的心靈,可偌大的廣場中也只剩下他孤單的身影。
溥儀13歲時,傳來了母親去世的噩耗,他眨了眨眼,說:「我不難過。」騎著自行車的穿過皇宮,卻眼睜睜地看著大門在他面前關閉。「打開門!」一聲聲呼喊只是在空蕩蕩的皇宮中迴響了幾聲便消散無蹤。
溥儀的一生彷彿都在掙扎,可結果總是不如他所願,就如同一個人想要操縱自己的夢境一般。他想去劍橋而不是結婚,但最後不僅要選擇皇后,並且欽點的文繡成了淑妃,而被迫接受的婉容卻最終成了他的真愛。儘管許多歷史資料中都提到溥儀並不真的愛婉容,可基於電影的藝術性,這一點還是能夠接受的。
他企圖整頓皇宮的雄心,被一場大火燒燬。當他面對闖入的軍隊,只能坐上離開的汽車。他與日本人合作,是希望復辟自己的王朝,可卻發現整個國會會場只剩他孑然一身。最後當他的婉容也被帶走,留給他的是一扇似曾相識的緊閉大門。他停下腳步,放棄了抗爭。他接受了一切要求,甚至接受了日本女人。最後日本戰敗投降,這個傀儡皇帝也落得了一個戰犯的稱號。
當他特赦出獄後,只求過上一種難得的安穩日子,種種花,澆澆水。可上天不願輕易放過他,為他安排了最後一場戲——文革。電影中這場戲僅有幾分鐘,可卻令人如此印象深刻。牆壁上都是毛主席的巨幅畫像,街道上到處都是紅衛兵通紅的臉頰。遊行隊伍前面有幾個人手持毛主席畫像,背後跟著一群「反動分子」。溥儀突然認出其中一個是他曾經遇過的好心的老獄長,他激動地上前與紅衛兵理論,卻被不由分手地推倒在地,這時一群紅衛兵從他身旁經過,喊著口號,跳著忠字舞,唱著語錄歌。這個場景如此簡單而真實,直至可怖。溥儀倒地的一刻他明白,他曾被過去推倒過,現在也被現實再次推倒了。最終當他感到大限將至,買車票回到了自己曾經的家,再次見到一隻仿若童年時出現的那隻蟈蟈,與從前不同的是,這隻蟈蟈和現在的他一樣,垂垂老矣。他的夢終於回到了最初的時候,一切都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呂永岩在《溥儀傳》中寫道:「這個身體瘦長,眼睛近視,從小就被太監們的鬼故事嚇破了膽的令人絕望的心不在焉的溥儀,與他的那些大漠孤煙,盤馬彎弓,西北望、射天狼的粗獷的滿族祖先相比,實可謂天上人間。」
「溥儀他抓住槍桿子,但他抓來抓去卻總是發現,他想擁有的槍桿子總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溥儀當然不會想到『為人民服務』。不過溥儀曾經發誓要『臥薪嘗膽』。溥儀的『臥薪嘗膽』似乎只是想想、說說而已,並沒有像勾踐那樣真正去做。溥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都在幻想君臨天下的帝王生活。溥儀對日本關東軍的賣身投靠,在中國人心中種下的只有蔑視和仇恨。而在太上皇日本人面前的表演,除了充分暴露自己的軟弱,再就是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個有辱民族氣節的滑稽笑柄。」
也許這是我們許多人對溥儀的印象與態度。但《末代皇帝》卻用外國人的眼光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溥儀。莊士敦說:「皇帝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可能溥儀是皇帝中最孤獨的一個。他只是個無知、狂妄、本性中還帶著善良的庸人。
歷史的狂潮將他捲來捲去,他卻始終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