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傾
2015-07-15 20:01:15
生活的態度
今天將小森林看完,在學校的時候看完了夏秋,回家後再看冬春原先的驚艷消解了不少,不是說這部片子不夠好,而是我自己的問題。
最喜歡她做麵包時的樣子,漂亮的鎖骨,被汗水浸潤過得髮絲,微微頷首,眼神專注,這時的她美的不可言。
影片一開始是跟拍,Yui沁人的嗓音下,一片綠的讓人覺得像是假的森林裡,她騎著車,在生活中。然後在一條岔路口時,鏡頭與她意外分離,當觀眾看到她漸行漸遠,影片正式開始。
我想我是無法描繪小森的美麗的,倘若能夠描繪說明它還不夠美。
同樣是描寫美食,舌尖上的中國更偏重於食物和主旋律,深夜食堂將人與食物融合,講的是以食物為媒介入對人的治癒,而小森林與兩者都不一樣,小森林看似花了很長的篇幅寫美食,實際上看完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美食,是自然,是自我的治癒。
小森林從春到冬,跟我們中國的春夏秋冬沒什麼兩樣,真正在農村待過的人,想待在農村的怕是不多,那些看完電影叫喊著要到鄉下的人,再做決定前好好思量一下。
我小時候在鄉下呆過,常跟著爺爺在地裡,只想說,拔草時腰疼的要死,有形形色色的蟲子往你身上爬,晚上守夜時被蚊子吸成人干,最關鍵的是沒有手機沒有無線。
但是,從爺爺身上我看到了電影中那些爺爺奶奶的身影,他們從田地裡收穫,於是喜悅,每次坐在田壠上休息時爺爺總會開口唱幾段京劇,這就是他們的生活,不奢求太多東西,所以更容易滿足,對生活充滿態度所以更容易喜悅。
她一開始回小森是因為無法在城市裡生存下去,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那不是回歸,是逃避,所以她固執地不去搭大棚,因為那意味著久居,所以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出她沒她表現出來的堅強。
而同樣是從城市裡回歸到小森的裕太則是看清一切後回來的,他選擇的是在小森定居。
電影最後她終究是走了,被治癒後重新回到了城市。
既然小森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回到那個給人傷痛的地方呢?
留下來,不好嗎?
這說明城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壞。
她重回城市時和以前有何不同?
是什麼治癒了她?
我想是小森林,又不是小森林,對於不同人是不同的東西。
但她回去的時候多了一樣東西,是態度,對生活的態度。
她在小森自食其力,在孤獨中,在與自然與食物的交流中,在小森原住民的身上她發現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是錯誤的。
就像她沒有注意到母親如何做好馬鈴薯麵包,如何讓菜蔬更美味。
因為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並不專注端正。
其實真正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
就像冬季篇里說的:
在某個地方摔倒時
每次回頭看之前的自己
發現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
儘管一直很努力
卻總在同一個地方畫圓圈
徘徊到最後不過是回到了原點 很讓人失落
但是每次 積累下了經驗
所以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 都不再是原點
那麼 不應該叫 圓圈 而應該是螺旋
從某一個角度看 彷彿是在同一個地方兜轉
其實 多少會偏離上一點 或下一點
如果是那樣 也還好
也許 人本身就是 螺旋 在同一個地方兜兜轉轉
每次卻有不同 或上或下或橫著延伸出去
我畫的圓每次在不斷變大
所以 螺旋每次也在不斷變大
想到這裡 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再努力一把
很簡單的道理,很多人說過,她花了一年的時間,從春到冬,才明白。
那最後,小森林代表著什麼呢?
其實小森林可以是很多東西。
可以是茶
可以是書法
可以是酒
可以是畫
甚至可以是城市
對我而言,我的小森林是書,是音樂,是電影。
它們是我逃避的地方,也是我重新起步的地方。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