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捉妖記--Monster Hunt

捉妖记/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

6.1 / 5,724人    117分鐘

導演: 許誠毅
編劇: 袁錦麟
演員: 井柏然 白百何 鍾漢良 姜武 曾志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楊oig洋non蔥

2015-07-16 17:50:59

一個女性觀眾關於電影《捉妖記》的過度解讀



一個女性觀眾關於電影《捉妖記》的過度解讀

文:oignon


此前經歷多重難產的《捉妖記》,明日終於正式面世,朋友圈裡都在刷屏比賽「打胡巴」。除去所有人都在讚的精緻特效和萌物胡巴以及其他,這個電影給了我最大感動的仍然還是「海馬爸爸」宋天蔭這個人物。

記憶中之前在大螢幕上讓男人懷孕生孩子的只有過2個電影,一個是台灣中影投拍的《袋鼠男人》,另外一個好像是施瓦辛格主演,忘記了片名。因為由誰懷孕、誰繁衍後代這個區別,人們一出生就被定義為男性或女性,性別範疇是我們生活經歷的第一個範疇,之後整個一生,這一範疇繼續塑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因此,由性別產生的不同體驗會造成不同的視角。在人類文化中,性別視角差異是差異產生的最根深蒂固根源之一。(這也是世界上諸多女性影展存在的理論基礎咯。)

我一直不大認同賽門波伏娃在她著名的《第二性》裡面那句「女人並非天生的,而是被後天建構的」。在當了30幾年女人,並經歷了10幾年酷兒理論和實踐的浸潤,然後信了佛之後,我比較喜歡阿涅斯瓦達爾說的「生為女人,首先是身為女人。」然後,再是被(男權)社會建構的。當然,這種關於身體的女權主義論述幾十年前在西方就已經是陳詞濫調,但是,這些陳詞濫調在今天即使是在最前衛開放的歐美國家裡仍然只存在於學術界最小眾的一個空間裡被討論著,跟大眾的生活沒有多少關係。大螢幕上,占主流的依舊是Male Gaze,這裡的Male大約可以與時具進為「直男癌視角」,而非侷限於男性。主流商業片創作者們對於貢獻票房主體的女性市場的重視也只有到拍出瑪麗蘇式女主角這種程度。直到《捉妖記》讓宋天蔭意外懷孕,還生下了胡巴。

女人會有懷孕生孩子的生理構造和功能,幾乎決定了女人一生的命運:從上學前班就要學會保護自己,不然會被校長性侵;長大了夏天天氣再熱也不可以光膀子上街,也不能坐地鐵穿得太清涼,不然會因為太性感而被色狼騷擾,如果因此抗議還有可能被警察抓起來關監獄;找工作了再優秀也有大把行業名正言順地就不要你;找到工作了你再努力到了一定層面一定年齡你的薪水永遠高不過你的男同事,某些你想做的重要職位永遠不會給你做,因為你要懷孕你要生孩子,你是女人你太情緒化。再不用說,兩性關係中的各種衝突災難和廝殺皆源於此,所謂男人天生就花心就用下半身思考其實有點扯淡,只是男人天生不必為自己的身體負責而已。那麼假如,假如這一切都倒過來呢?

假如,我們讓一步,讓誰懷孕誰生孩子這件事變成倆人可以通過商量而作出的選擇呢?一個把做飯和縫紉視為自己人生最高理想的男人,和一個行俠仗義,除妖斬魔的女子在一起,把角色互換過來不是更加合理嗎?妄想了,就算科技可以發達到那種程度,由男人權威主導的醫學界(哪個界不是男人主導?因為他們不用懷孕生孩子嘛)所以,兩性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也許只有第七藝術通過視覺特效才能暫時地達成和解。很難得的是,劇本和表演的細膩讓我們看到一個陽剛男子的身體如何經歷了女人懷孕的妊娠反應到痛苦的生產全過程。「超級變態酸」和捧著山楂果脯猛吃等等日常生活中只發生在懷孕女人身上的橋段在視覺上的衝突造成了極大的喜劇效果。然而之所以會爆笑是因為這只是虛構,根本不可能是真的。

當然影片中也不全是這麼前衛顛覆,畢竟是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不乏各種傳統的舊式觀念,比如:「男子漢大丈夫生孩子,不如死了算了」以及「男女授受不親,親了就是相公」。只可惜,在真實的世界裡,男人不用開腸破肚還可以繼續當大丈夫,也不需要對親了的女人負責。下輩子生為一個男人的身體,想必一定是很過癮的人生。

另外還有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來自扮演了男性角色的霍小嵐。在影片結尾處,送別了胡巴,二人一起上路前,霍小嵐很man地搶著背起重重的背囊,衝著天蔭憐香惜玉地一笑。既然飯你煮,衣服你補,孩子你生,那麼,人生的重擔自然就交給我來抗啦。反之,亦然吧…

想起著名女瑜伽士丹津巴默的那句「誓以女身成佛」,有時候想不通,會覺得教導無分別心的佛教思想裡面,同屬人道也仍然存在著性別的等級劃分,所以給予這些性別問題的解答也只有,更加精進修行,誠心祈禱,以期來世可以不再投胎女身。也許,這就是我所生活的這個緯度裡面的思維侷限。

以上均為一個feminist的過度解讀,反正,無論人界還是非人界,活著都是一場廝殺。感謝江老闆、導演和主創團隊,雖然我知道這片你們不是專門拍給在性別的政治正確問題上敏感擰巴如我這樣的人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