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捉妖記--Monster Hunt

捉妖记/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

6.1 / 5,724人    117分鐘

導演: 許誠毅
編劇: 袁錦麟
演員: 井柏然 白百何 鍾漢良 姜武 曾志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5-07-18 04:02:09

《捉妖記》:眾女神帶來喜劇版《辛德勒的名單》


《捉妖記》:眾女神帶來喜劇版《辛德勒的名單》
馬慶雲/文
在觀看《捉妖記》之前,我對該戲導演許誠毅並不感冒。雖然他有《怪物史瑞克》這樣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等代表作。比之於看到超炫的特效,或者精彩的打鬥,我更想看到一部具備人文價值的影片。我去看這部電影,全然是因為五一的時候購入了一張糯米電影的星美會員卡,只要最近拿這張會員卡看電影,就能參與7月18號一輛SUV的抽獎,萬一抽中了呢,把後備箱打開,就不用去優衣庫了,反正才4塊6的票價。
不過,觀影結束之後,我覺得,有必要和老馬的讀者聊聊這部電影。該片編劇是袁錦麟,我上次聊他,還是在他自編自導的電影《風暴》的時候,我說他這部電影具備現代意識,是對司法程序化正義的辯證觀。網路檢索我的名字加電影名,還可以讀到這篇文章。袁錦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電影人,他撰寫的劇本,其實是有值得說道的人文內涵的。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由白百何、湯唯、姚晨、閆妮、吳君如等一干新老女神組成的喜劇打鬥片,同時還夾雜著白百何與井柏然的愛情故事。戲中男女一號,均已呆萌神態出場,可謂是好玩極了。乃至於小妖王胡巴也秉承這一萌翻了的形象示人,大有要賣寵物玩具的意思。可是,我覺得,袁錦麟的劇本,沒有這麼簡單,他其實是以喜劇的方式,說了一個非常沉重的主題。
個人認為,《捉妖記》是以喜劇形式表現了一個辛德勒名單一樣的深刻主題,這也是電影的人文價值所在。《捉妖記》裡的永寧村民,正是《辛德勒的名單》裡的猶太人。登仙樓的頭子,正是希特勒。而被登仙樓頭子操控的捉妖師,都是納粹分子。
猶太人,便是永寧村的這些善良妖怪,在《捉妖記》中的映襯尤為明顯。二戰前後的歐洲,歐洲人與猶太人顯然已經是「人妖不兩立」的態勢。高曉松在他的《曉松奇談》二戰陰影部份中說,歐洲人對猶太人的迫害,到了全民作惡的地步,個人很認可這個觀點。
《捉妖記》中至少三處橋段深化了這個以妖怪隱喻猶太人悲慘史的手法。第一次,永寧村的全部安份守己的妖怪均被抓走,然後被放火燒光村落。這正是當年納粹對猶太人所做的事情。第二處,登仙樓上,對妖怪進行蒸煮煎炸,然後做成美味,供人食用。這正是納粹集中營慘無人道事件的一種變形性隱喻。第三處,白百何與井柏然等救出妖怪鄉親們,大家也無家可歸,只能「往前面走」,小妖王和妖怪村民待在一起,而不是和白百何、井柏然這樣的人類。這正是二戰後的猶太人無家可歸的真實寫照,回歐洲,那裡不是他們的故鄉。
所以說,《風暴》的編劇袁錦麟實在是用喜劇的方式,試圖悄無聲息地展示一個宏大的悲劇主題,而且這個悲劇有猶太人的鮮活例證。我們當然可以把《捉妖記》當做一部非常有趣的喜劇電影來看,但願意多思考一些的影迷,也不妨去深究一下人妖為何不能兩立?民族與民族之間為何不能和平共存?
可喜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素來對妖對怪,並非一概否定。這個功勞,自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為最大。我們的文化生態中,其實一直在反對非此即彼的價值判定體系。妖是如此,人應亦然,民族與民族之間,更是這個道理。《捉妖記》的人文野心,也正在此處:便是要通過一個喜劇,悄無聲息地侵染影迷,試圖讓喜歡思考的人,想一想人世關係,我們所憎惡的人,或者民族,就一無是處嗎?就不能和平相處嗎?
《捉妖記》的故事推動力是「營救」,《辛德勒的名單》故事前進的動力,也是「營救」。只是後者營救的更加悲愴,而前者不願意將這種悲愴感覺帶給影迷,而是以歡笑的方式暗指一切。兩者若以高低論,自然以《辛德勒的名單》為上。但作為暑期檔的影片,用一部喜劇電影的方式,傳遞出一個具備人文關懷的價值理念,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能讓更多影迷欣然接受。
不過,影片《捉妖記》也面對敘事節奏略顯拖沓的質疑。這些造成拖沓的橋段,大多是為了展現小妖王的萌太可愛服務,若以「萌萌噠」為審美原則,自然不會覺得節奏略顯緩慢了。中國影片,以喜劇的方式,傳遞出一個頗具人文關懷的主題,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更多觀點交流,歡迎添加筆者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