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捉妖記--Monster Hunt

捉妖记/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

6.1 / 5,724人    117分鐘

導演: 許誠毅
編劇: 袁錦麟
演員: 井柏然 白百何 鍾漢良 姜武 曾志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樓。

2015-07-18 08:41:46

準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原本想打《道士下山》起看部電影寫點兒影評,昨天想系統的看特呂弗,看完《四百擊》,覺得有些電影我還寫不了。隨便寫《大聖歸來》最後也搞得很累。但是很巧,討論《大聖歸來》的時候一直沒有聯繫到《捉妖記》。
那天看《泰迪熊2》,然後又想到《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如果有一部大技術過關的真人動畫電影上映,《大聖》在技術上努力不能說不堪一擊,至少也是沒有特色可言的。這時候,動畫拼的當然不是所謂的3D或者未來還能發展出來的新技術。它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它特殊的表現形式上,它人物場景的設計上。
所以今天看《捉妖記》真是感觸良多。

【準確】
《捉妖記》首先好在它的「準確」,導演在好萊塢混過這麼些年,這一點把握的非常好,非常成熟。它的節奏準確,人物設定準確,就連插曲串聯的一系列情感遞進的畫面落幅也精準無比。這些「準確」的段落儘管有一些不夠高明,依然是俗套的。但是「準確」,首先代表的是導演的思維方向、能力和「誠意」。
如果要具體故事的準確怕是還得擼一遍才能說。其實就像插曲結束時白百合把手放到井柏然手上這樣的鏡頭,並不高明卻是極為簡練有效的必要場面。

【人物】
當井柏然衝著胡巴劃出一道火牆,大喊我不要你的時候,這個人物不但豐滿,不但弧光完整,而且自我昇華了。這種自我昇華順帶著昇華了一直缺席的「父親」形象,使他豐滿起來。
這種處理方式並不是罕見,分分鐘能想到許多這樣的經典電影場面,但是這代表了一種「電影式」的思維,這種思維非常之重要。以後如果能擺脫俗套的話,就會知道創新要從哪裡開始創,在哪裡「新」。

很多時候,看一部電影有沒有「誠意」,導演或者編劇對自己的人物故事掌握多少,用了多少工夫,看一看配角就會了解。
《捉妖記》的配角良多,永寧村的兩位大娘、一出場保護妖后的兩位小妖甚至妖后自己、閆妮夫婦、紙片人、唱歌是出現的列隊小妖,姚晨湯唯等等吧。
兩位大娘性格上對立互補,形象鮮明;引出故事的護駕小妖忠心耿耿;紙片人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白百合的內心……我們發現,這些小配角們無一不是性格鮮明的角色。
重要的是,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行動的動機,並不只為出現而出現。就連列隊唱歌的小妖在喜劇的處理上也會在戲弄姜武的那一場裡排隊跳繩。(當然,這幫小妖的意義不在於人物形象上。)對照《大聖》裡的土地爺,土地爺是毫無原因的幾次出來幫助主人公的,他們是沒有行為動機的。而剩餘的土地爺的場面僅僅只有蹦來蹦去,栽倒了樹根上的笑點——這些場面游離在電影和故事之外的,它們與主人公與場景並沒有任何聯繫。
列隊唱歌小妖跳繩當然也並不比他更高級,但他們與故事中人物的動作是有聯繫的,微小的間接參與到了敘事的層面。這還是一個思維的問題。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配角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並不為了電影而服務。「功能性人物」雖然單一,但也可以做的儘量完整。

這些配角們之所以跟整個故事連在一起,還是他們的目的性與故事相契。比如閆妮夫婦,他們有自己的故事,無意中闖入了井柏然生孩子的故事裡去,首先製造大量笑點。還不算完,它們可以作為一條小小線索延續下去將大家串聯在一起。並且最後晚宴的出場繼續發揮作用,解釋了吳君如夫婦的出現和離開,外化了吳君如夫婦的內心掙扎。
莫大娘與李大媽的爭執也是如此,都可以自己成為一條小小線索,在後續的故事裡繼續發揮作用。這是配角引起的無數小小線索。
我們需要的功能性配角,就是湯唯這樣的,帶著自己故事被捲入到這個故事裡的配角,而不是單純為了配合主題故事而存在的「單一的功能性人物」。開場打麻將,找胡巴打麻將,臨了還是打麻將,這就是一個人物的性格和她的生活。如果拿掉找胡巴打麻將這場戲對整部電影並沒有影響,但是導演會為了讓這些配角豐滿而保留這場戲。這就是我理解的導演的「誠意」,他尊重他每一個角色的完整性。而「打麻將」這種點也是典型的本土化。
在電影中,每部電影其實都是一部單獨的時空,這段時空一般來說是需要向觀眾解釋的(出於很多導演流派美學風格的原因也有很多不解釋),這一點在動畫電影中尤其重要。動畫電影的時空和規則往往跟現實相差甚遠,如何讓觀眾充分認同了解這個世界呢。這個世界裡當然不止有主角,所有的人物都生活在此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魁拔》是想這樣的,可是沒成功。


【形象】
《捉妖記》的人物形象並不能說沒有其他形象的影響,但是它的原創性卻毋庸置疑。當然咯,孫悟空的形象設計和完全獨創一個形象難度是不一樣的,面臨的問題也不同。
我其實不太看大片,也不看動漫,所以這些怪獸的形像我並不能說出有沒有借鑑其他。應該會有高人去評。
但紙片人這個點,會想起《千與千尋》的紙飛機,受人支配飛來飛去,有一定的自主性。這個思維不知道有沒有受到千尋的啟發,但設計上卻可以看到導演的努力。
他把它設計成一個紅色剪紙造型小人,這與故事的整個背景都是相契合的,也與紙片人後來幾乎都在跟胡巴玩耍是契合的。這就是所謂的用的不錯。
廚房裡天師的大招,他喊了一聲「摩訶揭諦」然後把柴火合成一個受人支配,有一定自主性的大火球。這表明,這些形象的設計思路是一以貫之的,它們有著相同的原則。不過我們要是十分十分嚴格的話,這裡他身為天師,喊一句道教口號是更為貼切的。

【劇情與節奏】
我常常記不住很多細節,寫節奏也需要對照時間,所以不再刷一下我還是寫不大了。
但就拿開場來說,追殺妖后與王子。反面力量的目的性非常鮮明,而後一切入物都圍繞這個大目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並且在這其中,出現了最重要的配角和他們的一個基本性格和能力。所以能在看到吳君如夫婦的第一眼就知道他們倆是那倆小妖,妖后一定在身邊。這就是個有效的開場,能統領全局的開場。
如果不用這些標準去看,只坐在那裡感受的話應該也能反應過來。整部電影的什麼時候是笑點,什麼時候是淚點,極為成熟。
對我來說,其中一個淚點是倆妖怪救姜武。這其實是一個很老套情節,但這個情節拍的非常典型且承擔了他能承擔的多個價值。這種經典並不屬於誰,是所有導演都會用到的。這種運用經典的方式是正確的,用經典的情節模型來講一個自己人物自己的是。而不是某些電影照搬照套,道具恨不得都一模一樣。美其名曰借鑑致敬。皮毛而已。


在喜劇效果的處理上,有俗有雅。胡巴的討巧之處當然更不必說。但表現一個場景的戲劇效果,這片子很多時候是通過在場的第三人的反應來表現的。
比如井柏然最後死而復生救下白百合的一幕,喜中有悲更有愛。這個行動本身是井柏然做出的,但鏡頭裡卻是白百合作出的反應將這一效果傳達出來。而白百合的反應又延續豐滿了她自己的性格。
奶奶、白百合、井柏然三人之間的戲幾乎全是靠第三人的反應來命中喜劇效果的。
這種方法在很多港片裡都有,應該是個共識性的問題。但其實很多國產片裡喜劇做起來都很生硬。「周圍人的反應」恰恰是他們忽略掉的重要的一節。
其實大部份喜劇效果雖然很俗,但基本都是按照人物性格走的,也很大程度上注重了演員們的表演。

【視野】
這其實可以說是主題,看到永寧鄉的大娘們被抓時說的話虎軀一震,這特麼不是宮崎駿的思維嘛。
「愛護動物,愛護環境」,萬物有靈且美,這個傳統的核心被無數電影反覆說過無數次。這種主題與故事相輔相生的電影在國產魔幻和動畫裡真可謂是鳳毛麟角。這本來是電影合格的一個基本的標準,大多數電影卻做不到。
所謂口號式的堆砌其實不一定是台詞,很多時候導演的鏡頭渲染也可以算在此列。某種意義上來說,口號式的東西也是符號化的一環。英雄出場的鏡頭很容易就變的「口號式」和符號化,多少個英雄被打殘的一瞬間發出萬丈光芒,滿血復活技能爆棚。這時鏡頭必然是仰拍,偶爾還會圍著他旋轉,英雄一定是內斂的姿態。配樂還可以用《小刀會序曲》。這是鏡頭上的「口號」,口號喊出來是不必解釋的,是充滿煽動性的,而不必是「正確」的。
《捉妖記》很少有生硬的口號堆砌,很少有故作姿態的諷刺和居高臨下的指責。所有該說的我們在故事中去說,在鏡頭中去說。這是屬於導演的語言,屬於電影的語言。陳凱歌成為話嘮之前也是這樣的語言。
這是對主題的表達。

「萬物有靈且美」適合動畫或者魔幻來表達,國產電影中很少有這樣的氣魄真正的去表達這樣的主題。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主題作為故事片是比英雄式的主題更加難的。
主題本身、主題的表達、表達的思維程式這些加起來就是導演的視野。一切流暢到自然而然,中間沒有哪一環有大的差錯,觀眾基本都可以接受到這個訊息。從主題出發構建一個巧妙的故事,在這方面,要學這部電影的很多,《道士下山》就是典型。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我看完這部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準確」。「準確」當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我在想這個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參照系是經典的劇作模式和好萊塢式的類型節奏。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偏頗的。「準確」只能是表達的準確,具化成節奏、人物動作、甚至鏡頭的移動上都準確。這一點上,這電影還是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
如果要走出國門,我覺得這樣的影片和嘗試是應該的。它接的是泛好萊塢的軌。
第六代勢微以後一直在談電影如何跟國際接軌,類型片的提法火了好一陣子。糾結到最後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整個電影製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認識、思維方法上;是故事片最重要的國際化的敘事語言上的接軌。這一點上,我覺得《捉妖記》無論對比國內國外都已經算是成熟,並用作品作出了很可貴的嘗試。這個意義挺好。

又對照了一些《大聖》,並無惡意,也不是說它處處比大聖好。捎帶提一句,前兩天寫的那篇《大聖》討論了很多,後來說的話都已經重複,不再去回復了。在我的觀影範圍以內,其實在很多人觀影範圍以內,《大聖》這部電影並不值得被討論這麼多。等它下線後,根據票房倒是可以討論一下它市場成功的事兒。不過電影的市場成功跟電影的質量並不是直接相關的。不談。
寫這篇其實也不是很客觀的態度,是根據討論《大聖》的一些想法就這部作品來寫。
《捉妖記》的「成熟」其實嚴格來講也並不一定是好事兒,我很個人化的角度來看不覺得是好事兒,但同時也覺得它應該存在,它的嘗試是有意義的。它還是有很多問題,雖然各方面都蠻準,但橋段啊情節啊也並不是都很高明,看多了大片的人可能也會覺得很俗。

在這種評論裡,我還是不會寫到市場,不會寫幕後的故事,裝逼一點說,我們只討論電影的技術與藝術性。就是這麼窄的面,愛聊聊不聊滾。
天哪,我竟然又假裝正經的叨逼叨了這麼多。為了避免寫《大聖》時的疲勞與不對等的交流,甚至人身攻擊這些現象。所以如果有人回復的話,我終於打算不回復了。


PS:
豆瓣的評分太簡陋,四星在60-80之間的話,這電影呢我會給65分。但問題是,豆瓣的每個分值並不是做優劣評斷用的。它的官方解釋是四星代表「推薦」,這事兒就不好說了,畢竟有些爛片也是很值得推薦大家一起看看開開眼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