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捉妖記--Monster Hunt

捉妖记/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

6.1 / 5,724人    117分鐘

導演: 許誠毅
編劇: 袁錦麟
演員: 井柏然 白百何 鍾漢良 姜武 曾志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素商時序

2015-07-20 00:13:31

《捉妖記》:做電影,先學會做人。


       看完《大聖歸來》後由於時間還很多和小夥伴買了《捉妖記》而當天恰巧是其首映。在當時還不知道電影背後的勾心鬥角時的印像是「特效不錯,其他一般。」縱然影片演員陣容優良,但仍然不能掩蓋其以下流梗博人一笑的本質。然而這都不是重點。
       回家後過了幾天翻到了《捉妖記》通告,當時就呵呵了。
       通過貶低別家電影達到炒作效果,標榜自己才是真正的國產良心,彷彿國產良心是一個靠爭靠炒作而不是靠口碑的物品,誇口自己票房六億起跳。有截圖為證,真·暴露人品。
       在國漫被「兩隻熊」、「四隻羊」佔領的現狀下,《大聖歸來》固然有其弊病,卻絕非是諸如《捉妖記》之流藉機炒作的話題。
      《捉妖記》一邊打著賣萌的旗號招攬低齡觀眾,一邊又以下流梗達到搞笑的效果——至少在與我同場的觀眾中,兒童有著較大的比重(順帶一提熊孩子吱哇亂叫真是煩死了)——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為兒童灌輸了大量難以接受的理念。坐在我旁邊的是一位帶孩子的婦女,她的兒子問「媽媽他們在說什麼?」的時候,媽媽微妙的沉默了。
      撇開《捉妖記》的社會作用不提,其內容在我看來也有不少瑕疵。
      約摸是以為在影片中加人人造語言可以達到提升逼格的效果,《捉妖記》中所謂的「妖話」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托爾金老爺子在《魔戒》和《霍比特人》系列電影中驚艷四方的「辛達林語」與「昆雅語」源出盎格魯撒克遜語言體系,而以我個人狹小的知識範圍來看,我實在是沒看出「妖話」究竟是以什麼語言為藍本進行二次創作的。劣質的人造語言和中國人的口音問題使「妖話」顯得不倫不類。而半句「妖話」半句國語的語言方式也讓人汗顏。劇中「快去救我們的『啊佳佳(妖后)』。」讓我記憶猶新,切換速度之快簡直讓我本就不快的反射弧擰成一團。
     而劇情中無處不在的惡趣味也著實讓我呵呵噠。先不說男人生孩子這種傳遞著奇妙價值觀的橋段,縱然編劇把他圓了回來,我還是心情十分微妙。各種下流梗穿插其中,簡直讓人羞於啟齒。以及其中無處不在的生硬插入的歌舞,讓我在螢幕外都嗅到了濃濃的咖喱味。編劇,寶萊塢和你什麼關係?
     一部全程靠賣萌和賣臉撐起118分鐘的影片,與其說是「國產良心」,不如說是一部以「賣萌、賣臉、賣特效」為主題的「成功」的圈錢片。
     不是說六億起跳嗎?呵呵,我就靜靜的看著你裝逼。坐等打臉。







                                                                         【以上內容均為個人觀點,不服來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