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三白島

2015-07-20 09:37:02

雖不精彩,但她有她的溫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電影后,總覺得有一種「衣服穿大了」的感覺,片子的血肉有點撐不起外在的衣裝,儘管畫面很美,想要表達的情緒也對。

《唸唸》的故事並不復雜,講每個人要面對的一點「心魔」:育男、育美家人分離再到各自經歷喪父喪母,阿翔長久地與父親失聯,以及那位作家沈重對育美母親的歉疚;都是情感的糾葛。不得不說,張艾嘉真的很擅長處理這些細膩之處,不會大開大合,每個角色都有那種很「人性」的克制——不把情緒妖魔化。結尾時兄妹重逢的場面,把控得真的太好了,沒有什麼俗套的相擁而泣或者淚眼相望,只是哥哥蹲下身,露出一點很淺的笑,問:「小妹,你還好嗎?」 而妹妹育美,沒有起身,也講不出話,於是就伸出手摸了摸哥哥的頭。這一段太打動人了,以致於看到這裡時,竟中和了些前面觀影的不耐煩。

我的不耐煩不是來自於片斷式的手法或者人物與幻影對話的方式,而是故事與所謂思想的不貼合,血肉與精神的一指縫隙。張艾嘉說,她想講一講「和解」——與自己、與他人的,這其實是一個很有共鳴的點,但她選的這個故事,太大了。三個主角都喪親,且都是以一種略帶慘烈的方式,這種由此投射而來的心理陰影還是太個體了,很難讓大多數人有那種切膚之痛。不應該一說到陰影就得有死或者生死未卜,這樣的「陰影」放在電影裡表達太程式了,讓「和解」跟著顯得很政治正確、很標準答案。也像一個龐然大物堵在鏡頭前,背景反而成了主景,「陰影」搶了「和解」的戲。貫穿始終的美人魚童話,也像一個空洞的符號,如同選秀節目裡的「夢想」、「自由」,不說顯得不治癒,說出來卻整個人都不好了……

《愛在黎明破曉時》里,伊森說了一句:「每個父母都或多或少毀了他們的孩子。」 童年陰影人人都有,要讓人感到真正撫慰,不應是給你們講一個更慘的故事,更重大的和解,我盼望看到的是一個更需要抽絲抽剝繭的呈現,比如一件小事如何投下比它自身龐大的陰影,甚至是那種「原來當初這件事竟對我影響這麼大」的後知後覺。真正的撫慰必然帶著一種啟蒙,向人打開那被遮蔽的事物。可惜《唸唸》未能讓我在情感的體會上向暗處多走一步,也就失去了對我而言真正的撫慰意味。

不過,影片中有一句台詞讓我覺得是最有意思的。沈重開新書發佈會,育美到場,結束後兩人並肩而坐。沈重說:「你媽媽,是我一生的遺憾。」 而育美答道:「如果媽媽沒有死,才是你一生的遺憾。」 人死了,遺憾不遺憾其實都是虛的了,有時甚至只是一句說給旁人聽的漂亮話,自己聽了也有種開脫自己的安慰。「一生的遺憾」,這話撐得多滿,一戳就破。戳破它的育美,冷靜有禮,甚至在沈重家人到來時幫他打著圓場,談不上原諒,但也談不上憤怒了,這是育美給他的和解,恰到好處。沈重與自己的和解是寫了本名為《有罪》的書,這侃侃而談、書生式的和解,著實讓我不欣賞。

想起西西在《哀悼乳房》裡的自序中寫:「所謂『哀悼』,其實含有往者不諫,來者可追,而期望重生的意思。」 「唸唸」這個詞,也有此種意思吧,只不過,它也許更多了幾分與過去同行的坦然,沒必要丟下過去,但也沒必要背著它,就一起隨著走下去吧,這是張艾嘉始終最喜歡的一種溫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