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醉拳--Drunken master

醉拳/DrunkenMonkeyintheTiger'sEyes/DrunkenMaster

7.4 / 41,551人    111分鐘

導演: 袁和平
演員: 成龍 袁小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未知的老鼠☂

2015-07-21 00:54:16

虎虎生威的時代


看老派的功夫電影,最有趣的,就是它家的配音,每揮一拳,就「虎虎」作響,每打中一下就「闢辟」一聲,刀劍相交則「鏗鏗」叫喚。這些配音,在新式功夫片中,基本只有刀劍被保留了,或許連導演都覺得,揮拳不總是虎虎生威的,畢竟有點假。

但我卻很懷念這「虎虎」聲。

老派功夫片中,講究招招到肉,雖然看上去不是真的,但畢竟每一招每一式,都要做到有板有眼,讓觀眾覺得這是兩個高人之間的過招。而武術的設計,則相對傳統。劇情方面,相對比較簡單和單一,時代多是清朝以前,背景也多為郊外場景,似乎更像傳統武俠片的天人合一思路。

1978年的《醉拳1》,故事邏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一個三腳貓功夫到處惹事生非的孩子,在蘇花子的的調教下,學好了功夫,不僅報了跨下之辱,還救了被追殺的爹。就這麼簡單的故事背景,穿插著代表成龍風格的幽默橋段,就構成了一部110分鐘的電影。(這種幽默橋段在他後來的電影中被大量複製,甚至是拙劣地複製,成為Jacky Chen的特有標誌,但卻有點迷失了功夫的焦點,變成搞笑模式,不像在舊功夫的本片中,作為輔助和點綴,來得恰到好處。)背景鋪墊在清朝的末期,主場景在客棧和郊外,這些都符合上述舊功夫片的思維框架。

總之:主線簡單,招式實打,是舊功夫片的特點,也是那個虎虎生威時代讓人懷念的地方。

而反觀近代的新式武俠片,城市背景則大為突出。如1994年的《醉拳2》,設定為民國背景,開場就是新式火車,而在打鬥場面中,因為新場景,新科技,有了很多創新的設計,引入城市工廠背景,可以用上槍械,鋼鐵,沙包等舊武俠不可能出現的道具,並自創了諸如裂竹等武器。在設備方面就已經開始讓人眼花繚亂。然而,武打的設計,更多地圍繞這些漸欲迷人眼的道具轉,而招數越來越花哨,在工廠區上串下跳,入火坑,噴火焰,看上去觀賞性提高了許多。然而,人物對打中,有板有眼的功夫成份越來越少,往往打了幾下就被新道具搶了風頭,或者招數凌亂了。

然而,新功夫片的主題,人設,劇情,往往比舊功夫片成熟和複雜得多。還是以《醉拳2》為例,片中架構了搶救國寶的宏大主題,並且涉及外國使領館壓榨勞工等近代話題,這也跟那個時代背景變得紛繁複雜有關。在人設上,初見清末武狀元, 後與賣魚仔較量,但這些都不是諸如《醉拳1》中與幾個對手零散的過招碰面,而都與後續劇情相關聯,整個人物聯繫的構架更加緊密。劇情方面,從跳火車追逐,到城內與反派交手,到夜闖領事館失敗,再到最終工廠救國寶,這些劇情線路,都遠比《醉拳1》複雜許多,而且同樣地,整條線索更加銜接緊密。當然,在《醉拳2》中,雖然時隔16年,但主角成龍的幽默打鬥風格,幾乎沒有改變,只是如上所述,依靠新道具、新招式變了個模樣罷了。

不過,問題是,主題、劇情、道具,真的是功夫片最重要的因素嗎?我想不是的。功夫片最重要的,一是「俠氣」,見義勇為,除暴安良,這在1、2兩部都有體現。二是,武術的展示,在這點上,或許劇情單一,花哨較少,招數有板有眼的舊功夫片,更能吸引觀眾。我還是挺喜歡那種每揮一拳,就「虎虎」作響的片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