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捉妖記--Monster Hunt

捉妖记/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

6.1 / 5,724人    117分鐘

導演: 許誠毅
編劇: 袁錦麟
演員: 井柏然 白百何 鍾漢良 姜武 曾志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芝麻糊

2015-07-27 23:42:07

票房新貴與市場「捉妖」


        2012年12月12日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曾以12.67億的「天文數字」領跑華語影壇,把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帶入了「10億時代」,但是現如今,這個維持了兩年半之久的票房紀錄已被打破——截至2015年7月26日00:15,《捉妖記》在上映第11天就以12.74億成績攻擂成功,獲得票房冠軍的金交椅,而其票房數額仍然處在強勁的增長勢頭中。

        面對《捉妖記》的成就,中國電影產業內外掌聲雷動,大家皆振臂高呼中國大片迎來了2.0時代!這是一個中國話講中國故事、中國人圓中國夢的新時代,在這個嶄新的紀元里,好萊塢大片不再是「高山仰止」的市場神話,中國電影不再只能依靠「以小博大」獲得性價比上的成功,而是終於可以高投入、高產出、精工細作、大手筆地在美國大片面前揚眉吐氣了!

        但是這個越來越活躍、越來越沸騰的電影市場,看似一鍋好湯,實則一鍋熱油。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當新觀念、新思維的「新新導演」們歡慶觀眾的熱情時,我們不要忘記陽光背後的那幾聲沉重的嘆息:《橫衝直撞好萊塢》讓觀眾對當紅藝人的審美判斷大跌眼鏡;《道士下山》讓觀眾慨嘆「霸王」老矣;《命中注定》讓人們扼腕馮氏喜劇的落寞;《梔子花開》讓所有成年人都在擔心中國電影的顏面何在……在中國電影票房榜以十億論英雄的今天,對爆棚的市場和混亂的影壇,很多大咖有話要說。

        許誠毅說:「之前我在美國做的東西不一定可以用在《捉妖記》里,怎麼說也是不一樣的文化,很多時候我都要提醒自己,這是拍給中國人看的,所以很多點都是從中國人的角度去拍。」

        中國觀眾是一群很獨特的觀眾,他們的主體年齡偏低,社會閱歷有限,對現實生活倍感焦慮的同時也對紙醉金迷有著不切實際的嚮往;他們熱愛懷舊,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擁有最忍辱負重的現在和最純潔無暇的青春;他們熱衷幻想,他們喜歡軟萌、嗜飲雞湯,他們渴望在電影的夢境中還原一個無法企及的現實;他們謹慎、保守、對創意持觀望狀態,傳統的形象和熟悉的故事會給他們更大的安全感,進而使他們勇於掏腰包奉獻票房;他們需要在消費和看別人消費中體會生活的美好,這是他們排解生活壓力的慣常手段;他們缺乏基本的電影知識、人文素養乃至文化水平,他們期待最直接的娛樂和最直觀的刺激……

        這樣特殊的觀眾造就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電影——中國電影,與其稱之為電影還不如稱之為「中國螢幕娛樂物」。電影的表達、電影的執守、電影的語法乃至電影傳承的文化在中國螢幕上很少存在,因為中國觀眾對畫面缺乏理解能力,中國觀眾更喜歡聽故事。可能這是文化傳統使然,西方觀眾喜歡「看劇」,但中國觀眾卻習慣「聽戲」。比起藝術欣賞,目前的中國觀眾更需要輿論談資。於是螢幕之外的東西成為決定觀眾是否走進電影院的主要因素。看明星的心態是普世的,只不過中國人喜歡看跟明星相關的一切。

        於是北大的戴錦華教授說:「藝術片導演越發要抱著向觀眾求愛的態度去小心翼翼地向他們示愛。我們的導演缺乏這種求愛的謙卑,要面對觀眾而不是面對市場。」戴老師呼喚的是資本過剩之餘的價值,是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一種商品可以帶給觀眾的撫慰。但是這種犀利的觀點背後有一個小小的悖論——如何區分面對觀眾和麵對市場?難道市場所代表的不就恰恰是觀眾?

        中國電影就像中國的很多問題一樣都陷入了一種兩難,一種理想主義的文化執念與一種利慾薰心向「錢」看的發展觀的兩難。中國人太渴望財富了,這種渴望已經強烈到讓中國人自己毛骨悚然,所以要時不時地跳出來「驚醒」一下——我在追求財富的路上是不是遺失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電影的雙重屬性,加劇了這種兩難。但是好在中國電影人的成份組成很複雜,他們個體的極端恰恰形成了一種群體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催生了一種類似生物種群延續法則一樣務實的共贏:你做你的《小時代》,我做我的《大聖歸來》;《煎餅俠》用現代評書的方式講述勵志故事,儘管影像質量不過關,但是那股子草根氣依舊可以贏得滿堂彩;《捉妖記》用好萊塢的敘事結構,好萊塢的影像水準,勾勒一個很像《變形金剛》的中國「妖孽」的世界,儘管酷似怪物史萊克的人物形象設計看起來並不怎麼走心……

        中國電影正處在一個集體試錯的階段,底線是要靠不斷地突破底線才能形成的。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不急不躁,不氣不餒,多鼓勵嘗試少放炮。只有讓更多的可能性有生長的土壤,才能使中國電影有一個更廣闊的未來。要尊重觀眾,但不要臣服市場,正如人民日報所言,我們要相信起立鼓掌的力量。

(已刊載於京華時報,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