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伊比利亞的7

2015-07-28 01:48:03

工人不息,工廠不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現在在工人環境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能看出感情的電影,他們的父輩甚至整個家庭都經歷過國企改革的傷痛,職工下崗,國企破產,是那個年代的符號。需要說明的是,那時候的工人無論是地位上還是性質上都與今日大有不同。出生在東北老工業地區鐵嶺的張猛真正懂得這一段對於工人們來說算是一場浩劫的歷史,他的《鋼的琴》就是以此作為背景,細膩寫實又不失詼諧幽默地描寫了遼寧鞍山某工廠倒閉後工人的生活現狀。由於這段歷史略微敏感,張猛只敢用隱晦的鏡頭語言輕描淡寫地提示我們那個九十年代的環境與趨勢,卻無法更深入地刻畫。因此在這裡必需要還原那一段改革歷程,其中的真實情況在教科書與央視中是不會提及的。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談起那場改革時說:「我們90年代末到新世紀初國有企業曾經歷了一場生死搏鬥,我們曾經經過了三年脫困,那個時候國有企業幾乎就要滅亡了。」這是一段00後、90後甚至80後都無從知曉也無興趣知曉得過去,但對於60後、70後親身經歷過那場改革的工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因為這場改革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而且改變的不止這一代人,更多的是像小元這樣的工人的孩子們。所以這場浩劫我們這代人理應銘記。八十年代在農村試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業改革作為改革的開端取得成功之後,上層蕭規曹隨將其施行到工業上,但卻忽略了數以千萬計個工人們。土地私有化得益的是廣大農民,國企私有化得益的是少數上層。當時的國企私有化過程是極為隱蔽的暗箱操作,沒有任何明確的法律支持。於是國企搖身一變成了私人企業,開始了所謂的企業重組、改制、兼併、破產,腐敗現象開始滋生並迅速蔓延,中國千萬名工人被迫「下崗」。計劃經濟中這些如同現在公務員一樣擁有鐵飯碗在國企的工人,是國家發展的頂樑柱,他們的工廠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心,他們敢想敢幹,勤勞善良,就像二姐夫一樣上班連一次遲到都沒有;他們為自己的身份感到驕傲,然而不曾想卻成了企業改革的絆腳石。有特權的人先富了起來,然後壟斷了權力與資金,形成了利益集團,再也沒有人去管那些工人們。

       那是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現在我們的媒體和教育一遍遍地重複著那次改革的「勝利」:企業搞活了,經濟搞快了;即使有那麼幾個下崗職工,也是講他們如何二次創業如何走向人生巔峰。可都不知道的是,幾千萬名工人無人問津,他們成了這個社會發展的棄兒,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些社保機制,他們為那次改革做出了無法衡量的巨大犧牲。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類似的事件不斷地在這群下崗工人的家庭里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無情的社會把很多人拖向迷茫無助的深淵。也就是此時,有一些原本老老實實卻生活所迫的工人,開始利用自己的「聰明」走向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就像小菊那個賣假藥的男人。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如果說那個時候還有像陳桂林這樣堅守底線的人打心裡看不起,但是用如今已經扭曲的價值觀判斷已經司空見慣,甚至成為了一種能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就是改革的悲哀,社會的倒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陳桂林和他的工友們在荒廢的城市中卑微而又堅強的生活著,工廠就是他們的主場。

       在改革大潮中陳桂林和他的鋼鐵鑄造廠的工友親戚們一起下崗了,他們彷彿畢業的學生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煉油的陳桂林整了一個小樂隊養家餬口,老婆小菊也要跟著鬧離婚;做木工的二姐夫因怕做小工丟人天天閒賦在家;油工王抗美去了小學工作;電焊的大劉做起了殺豬的生意;胖頭天天無所事事,不是打麻將出老千就是去迪廳跳舞;快手偷財務科保險櫃出來之後開了個小門鋪配鑰匙;淑嫻跟著桂林的小樂隊擔任主唱,並成為桂林的新女友;季哥承包下了被賣掉的工廠,僱人挖廢鋼廢鐵然後轉賣;曾在俄國留學的汪工也沒什麼事,研究起了即將要炸的煙囪。本來朝夕相處的工友們好像進入了平行軌道,生活很難再次相交。

       由於陳桂林的家庭變故,妻子小菊離婚要帶走孩子小元,這也正是陳桂林想要的,小元恰恰正在學鋼琴。也就是說,小元是陳桂林生活的全部,有鋼琴就可能挽留小元,於是陳桂林便想方設法搞鋼琴。利用與王抗美的關係夜潛小學練琴被發現之後,陳桂林自製了鋼琴狀的木板。後來小元練夠了假鋼琴,加上與小菊的對比,陳桂林意識到畢竟不能用木板當真鋼琴用,又到處去借錢準備買琴,然而無一成功。借錢失敗陳桂林又打起了偷琴的歪主意,卻在現場被抓現行再次失敗。此時小菊對小元的感情投資日益加劇,小元自己都有所動搖,在陳桂林對小元發火之後,決定自製一架鋼琴。

       製造一架鋼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念在友情上還不要工錢白搭功夫,但還是在陳桂林用他小聰明的協調下大家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工廠。大家各自暫時放棄了自己現有的事情無償幫助桂林,又重新找回一起在工廠奮鬥工作的日子,這是每個人都追憶的情景。這也符合當時工人敢想敢幹敢拚的精神,比如木質結構不達標索性改成鋼骨結構;還有在電影被剪輯之前,為測繪圖紙汪工和桂林買通另一家鋼琴廠的更夫進去測量,包括後來快手再現身手找到連動裝置的標本(鋼琴的重中之重),幫助桂林做成鋼琴的連動裝置(快手遞給桂林報紙中包著的東西)。不圖多大回報,只為做好自己的活,然後能與自己的朋友在一起並肩工作。這是現在職工很難再有的態度。

       在蘇聯強節奏音樂背景音樂中,在早已破廢的工廠下,有一群下崗工人們為了他們的心中的堅守仍在像往常一樣生產工作,駕輕就熟的技術,令人目不暇接的機器操作,令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工廠的激情。鋼琴即將做成之時的一幕,熱情的西班牙鬥牛曲在工廠內響起,奔放的舞蹈來迎接步伐堅定瀟灑進入工廠的工人們,有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卻正是我們心中所想的場景,抽象的情感在這裡釋放出來,這群偉大的工人們配得上如此的歡迎與稱讚。

       張猛對工人們表示出強烈的敬意之時,也沒有忘記現實的存在。他用鑄造廠的那兩根煙囪暗示了他們的命運,儘管曾經是這個城市的象徵,為這個城市做出過巨大貢獻,但時代的發展不再需要他們,便要將其炸毀。其中雖然有許多人竭力挽留,但仍無法阻止改革的車輪,他們能做的便是點上一根煙安靜地看著這位老朋友離自己遠去,如同回不來的工廠,回不來的工人。張猛用他的長鏡頭安靜地放在這個年代這個城市的各個畫面,如同時間定格,充滿塵土氣味的構圖,如同一張張值得懷念的老照片。這段即將塵封的歷史應當拿出來正視對待並讓世人知曉,這是對工人、對工廠的公平,更是他們早應得到的尊重。願此後工人精神不止,工廠烈火不息。
 

 ——2015.7.2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