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0 16:52:2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名曰《萬物理論》,原以為會是一部認真嚴謹的人物傳記,最後卻發現是部愛情片,不過倒是滿足了普羅大眾對名人私生活的好奇心。因為霍金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這份愛情註定會經歷更多的磨礪與挑戰,也就能給我們提供更多對愛情、對婚姻、對生活的感悟。
全片我最喜歡的就是霍金生病前的部份。沒想過霍金也有這樣的張揚放肆、青春活力的一面,喜歡他和好友飆自行車那自信飛揚的衣角,喜歡他談論物理宇宙那聰明狡黠的眼神,喜歡他與簡約會的那緊張忐忑的舉止,特別是他和簡在河邊快樂轉著圈的場景,簡直美得像幅畫報。這個形象的塑造簡直滿足了許多女孩對理科男的美麗幻想,說實話簡直就是我的菜,迷的我七暈八素。
但是最感動我的又是另外一個片段。在霍金決定離去之前,簡對霍金說過這樣一句話,「I have loved you. I did my best.」「我愛過你,但是我盡力了」,聽著多麼歷經滄桑,又令人潸然淚下。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 史蒂夫n ,還要要照顧幾個孩子,同時要兼顧自己的學業研究,很難說有多少個人可以像簡這樣堅持下去,想必在這辛苦困難的日子裡,支撐著她就是愛情與責任。
同時如果我們想要更深刻的理解簡的選擇,其實還是要回到那個特定的時代。相信很少有一個女生會有勇氣絕定跟一個幾乎全身癱瘓、只有大腦能動的人結婚生子共度一生,這註定要耗儘自己的青春年華,平添許多煩惱與辛苦。可是為什麼簡能夠在史蒂夫n放棄與自己的愛情之後,還堅持陪在他身邊,和他結婚、創建家庭。毫無疑問,首先她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其次我們通過簡的採訪記錄與電影中的隻言片語,可以知道當時醫生判定霍金只能活兩年,簡也說過「我沒想到你可以活這麼多年」,當記者問到「如果你知道史蒂夫n可以活這麼多年,你還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嗎?」,簡回答說「這是一個多方因素影響的結果」。可見醫生的這個判定的影響有多大;最後再加上1960年代,世界都籠罩在核戰爭的威脅之下,很多人都覺得在美蘇之間某一點隨時會發生核爆,那一切就都完了,就很容易抱著「沒有明天」的想法做決定所以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一個20歲左右的少女選擇在末日來臨之前,選擇用愛情陪伴只有兩年壽命的愛人。無論這個決定帶有多少的機緣湊巧,都無法抹殺簡的堅強與偉大。
至於後來簡愛上了喬納森,史蒂夫n與簡選擇了分開,也是合情合理的。這個世上真的很少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愛情尤其如此,那些能夠相守一生的人,往往最後愛情也不再是當初的愛情,而是轉化成了親情。簡愛上了喬納森,可是她並沒有做出背叛霍金的事情,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愛上別人本身就是一件傷害霍金的事,可是愛情不是說剎住就剎住的事情,敏感如霍金又怎會體察不到呢?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男性,看到簡的辛苦與努力,他又何嘗過的舒心快樂,他是多麼想要可以給她搭把手、幫幫她,所以他才允許了喬納森的幫忙。再後來,史蒂夫n愛上了自己的私人護理,選擇了與簡離婚,既給了簡以追求新生活的機會,同時也是放過了自己。
作為一個相信萬物皆有同一個定理的科學家,說實話估計也很難參破「情」這個理。世間萬物,情字難懂,我們也只能且行且珍惜,不斷摸索感悟,愛的時候愛的轟轟烈烈真心忖出,不愛的時候放過對方也放過自己,只希望無悔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