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絳綠

2015-08-01 07:29:28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亨利·巴赫在第三次上課時在黑板上寫下了Assimilate,學生給出的解釋是滲入同化,他很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Ubiquitious,同一個學生給出了解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我們可以解釋成每時每刻都在吸收。在我們生命中,每天24小時,都會驅使我們要努力工作,使我們在沉默中死亡,為了保護我們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夠與侵入我們思想使我們日漸沉默的力量抗衡,我們必須學會閱讀。以此來啟動自身的想像力,去培養屬於我們自己的意識和信仰,我們需要這些技能來保衛和維護自己的思想。他用這樣奇妙的方式解釋了人類需要閱讀的原因——療愈我們受傷的靈魂。
  【Assimilate】=滲入同化
       我一直認為,在電影裡面的滲入同化,或者說吸收,並不是什麼正能量的詞彙。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因為整個電影都充滿了近乎於殘虐的無奈和絕望。 這主要體現在:
        1. 歧視與踐踏
        在亨利成為代課老師的第一節狀況百出的課堂上,他淡定的處理掉了幾個小插曲,並且佈置了一個小測試來檢驗學生的寫作水平,題目是這樣的:如果有一天你死了,別人會在你的葬禮上說些什麼。隨後的第二節課,亨利字正腔圓面無表情的讀完一個男生的大屌操妞藝術人生史,全班同學幸災樂禍笑得邪惡。
        這大概就是Assimilate的一個負面作用,不知不覺中,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輕視與歧視已經深入同化到每個人的腦海里。現在的年輕人,受輿論的影響,認為女人是下賤的,妓女,婊子,可以被人玩弄,欺凌,蹂躪,羞辱……這就是大規模的毀滅。更可怕的是,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好像已經毫無例外地接受並且認同這一點。這一點在自甘墮落的賣春少女艾瑞克a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2. 學校教育的尷尬
       面對學校在經營上的困境,女校長不惜請來一位黑人專家對所有的教師進行思想教育。專家的奇葩觀點是這樣的:由於學生的叛逆頑劣,導致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各個學校的綜合排名中落後,也使得學校所在的社區的房價跌入谷底。而想要拯救學校的唯一方式,看來只有通過不斷提高學生的成績,以此來恢復學校的名譽,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家長入駐到社區,那麼不景氣的房產生意似乎也會有所好轉。
      然而教師們卻感到了侮辱,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了他們曾熱血沸騰的教育事業,然而現在卻有個狗屁不懂的教育專家不痛不癢的在他們的地盤上大放厥詞。這場演講,不歡而散。學校一方面礙於招生和運營的壓力,不得不重視學生的成績;另一方面,出於對教育對學生的負責,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一個不算失敗的未來,然而卻往往忽視了學生本身的想法與需求。劉玉玲的那段聲嘶力竭的咆哮也是從牽扯到成績開始的,她如此肯定面前的女學生毫無能力的原因是她沒門成績都是F,而這樣的成績,不會有出路。在現實面前,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難免被同化,而奇特的是,學生們卻寧可叛逆地追求著自己的人生。
       反觀國內,近幾年來,學校一直成為媒體輪番轟炸的眾矢之的。將原本就不甚明朗的家長與學校的關係再度推向風口浪尖,更有幾分拔刀相向的意味。前段時間中央二台經濟與法頻道播出一個節目《都是蚊子惹的禍》。 一個學生因為可能是蚊子叮咬而得了乙腦,治療無效而死亡。 家長找到學校索賠數萬,理由是這樣的:因為學生是被學校的蚊子咬的,而學校也沒有及時發給蚊帳、釘子和錘子,導致孩子被咬。學校則解釋說是學生自己不願意掛、嫌憋氣,而且在上鋪也沒有地方掛。雙方各執一詞,也紛紛找來了學生作證人,隨後家長起訴了學校,最後學校為了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蚊子賠了五萬元。
       這個我們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官司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是非常可怕的:首先,學校不能提供孩子是在學校被蚊子叮咬的證據,但學校最終敗訴。那麼,照此推論,家長狀告社會上任何一個人或單位都會勝訴;其次, 學校因為管理鬆散等莫須有的罪名賠償5萬元,且不論這錘子和釘子的代價有多大,我們是否可以想像未來幾年在學校範圍內,捕蚊捕蠅捕鼠行業將分外走俏;最後,也是最悲哀的一點,學校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它的發展已經被被家長的無理取鬧,媒體的大肆報導雙面夾擊得無力招架了。
       許多家長不停的抱怨說學校就知道分數分數,什麼活動也不搞了。孩子除了唸書,什麼都不會了。但是學校為什麼不搞活動了,因為惹不起親愛的家長和媒體盆友啊。被一隻蚊子輕易打敗的學校,算不算中國教育的悲哀?
      【Ubiquitious】=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1. 胖妹的自卑
       胖姑娘的心是異常敏感脆弱的。她喜歡把自己包裹在黑色的衣服里。這樣既安全又善於隱藏。她喜歡拍照。空蕩蕩的教室。面帶愁容的亨利。抓著鐵絲網的老師。班級裡面的同學。以及橫躺在地上的自己。這樣的少女總有黑色的眼眸,沉默的影子與荒蕪的內心,常常偏執於乖戾,沉溺於獨處,睡覺時用嬰兒的蜷姿,整夜開著房間裡的燈,直到黑暗隱去。對於溫暖,卻又過份需索與依賴,但骨子裡有了某種絕望與冷,所以又總在懷疑與拒絕。
       她曾經試圖向亨利敞開心扉,她近乎於哀求的擁抱他。請求他說他喜歡她。然而終究還是幻滅了。於是她將自己重新包裹在黑暗裡,對待亨利的態度也冷淡梳理起來。她終於拒絕了整個世界。也拒絕了她自己。或許她早早就給自己寫好了結局。甚至於葬禮上的悼詞——她曾經是個乖女孩,對生活沒有不滿。她能有什麼不滿的,我和她媽媽對她有求必應。可是她幹嘛這麼憤怒。突然間就變得憤世嫉俗。我們不懂,老實說,這不能怪我們。我們是好家長。可是她卻這樣回報我們的付出,選擇了自殺,愚蠢自私的孩子,她再上不了普林斯頓了。寥寥數語,她的一生。
       2. 亨利的心結
        亨利有一雙永遠憂鬱的眼睛。這源於他不甚美好的童年記憶。他不斷地試圖逃離,在內心裡豎起銅牆鐵壁,卻無時無刻不在痛苦的回憶中苟延殘喘。年少時,嗑藥喝酒的母親,裸露的身體,躺在床上的外公,散落的藥片,寫有他名字的磁帶,血紅色的回憶,這一切組成了亨利的業障。他被困在自己的回憶裡,不斷地被我執所折磨。電影裡面,漂亮的女同事薩沙問亨利,你有沒有很害怕回家。鏡頭轉向每一個老師,他們猶豫著,掙紮著,鼓起千萬般的勇氣回家,面對著面無表情只知道看電視的妻子,面對著自己無法面對和改變的問題,面對著自己的心魔。我們每天把問題帶回家,第二天白天又帶著問題出門,週而復始。
        大概每一個成年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逃不開舍不掉的業障,時時刻刻的鞭打著我們的靈魂。亨利是幸運的,他遇到了艾瑞克a,他以一個旁觀的第三者的身份,參與了艾瑞克a的人生,他說,我不屬於你,你也不屬於我,所以你不能要求我做的更多了。事實上,亨利已經做的夠多了。他看不得這個女孩如此的輕賤折磨自己。而最終,外公的死以及艾瑞克a的離開,終於成就了亨利,使他的靈魂不再破碎,情感與理智,過去與現在,痛苦與歡愉,都融為一體,擺脫了業的束縛,脫離了自己的困境。
         於是,徬徨迷茫的學生,不可理喻的家長,苟延殘喘的學校 ,以及,百毒不侵的教師。他們共同組成了這部令人窒息的電影。
 
        【Assimilate】+【Ubiquitious】=每時每刻都在吸收
          佛語裡有這樣一句話,活在當下。我覺得是對【Assimilate】+【Ubiquitious】最終極的詮釋。每時每刻,都是我們所存在的當下,不去回憶過去,也不去想像未來,每時每刻的自己,就是當下的狀態,就是自己最終的樣子,起點與終點是一樣的,都是開始時的樣子。
          就像亨利在黑板上寫下的另一個詞【Doublethink】刻意相信謊言,心裡卻知道是假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這樣自欺欺人,我們同事相信自相矛盾的事,相信兩個都是真的。比如,他們曾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我只是笑笑。
         如何才能超脫。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當然,還要有那麼一點自欺欺人的覺悟。
         因為,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出路,只存在幻想。幻想這致命的東西。
         在絕望中尋找不可能存在的希望,想想看,這個事情本身,是多麼的絕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