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地球之盐/萨尔加多的凝视(台)/大地之盐

8.4 / 16,244人    110分鐘

導演: Juliano Ribeiro Salgado 文溫德斯
編劇: 文溫德斯 Juliano Ribeiro Salgado
演員: 塞巴斯提安 · 薩爾加多 文溫德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5-08-17 08:24:55

《地球之鹽》:閱盡滄桑後的依託


(芷寧寫於2015年7月3日)
    紀錄片《地球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值得觀看又耐人追尋,該片主創和導演之一的維姆·文德斯,好似藝術大師的收集者,通過他的光影表述,人們已經領略過了山本耀司、小津安二郎、皮娜·鮑什等大師的人生片段,並通過他的解讀和自身的認知做了個有趣的比較。這次,文德斯誠意致敬的對像是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正是這位攝影大師極大地影響了文德斯的視覺語言。
    喜歡瑪格南圖片的朋友,一定對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這個名字不陌生,事實上,不僅僅對本片導演文德斯而言,薩爾加多的攝影風格影響了很多人的視覺語言,他那些反應社會現狀、人生苦難題材的作品,也曾無數次地擊中那些哪怕最不敏感的人類的神經,而這部紀錄片便巧致而深廣地選取了他傳奇人生的片段,並將這位七旬老者如今的思考和行動、回首和願景融入其中。
    伊始,這部紀錄片就給觀眾以視覺上警示般的衝擊——將1986年薩爾加多在巴西帕拉達高原露天金礦採訪拍攝的照片直接呈現在觀眾眼前,在這副令大多數觀者動容又部份令密集恐懼症者望而卻步的圖片中,人們看到了這世界上最艱苦也最危險的勞動場景——5萬名淘金者接踵摩肩地擠在一個巨大的好似天坑的礦坑裡,背負著沉甸甸的礦土,在簡易粗劣的木梯上冒險攀爬,隨時都有一腳踩空摔下去直面死亡的危險。這張彷彿人間煉獄般的圖片令很多人感知到了處於自身生活範圍以外的世界,並為圖片所呈現出的內涵和深思折服,這其中包括本片的導演維姆·文德斯。在這幅圖片之後,紀錄片便以既貼近又似保持著距離的視角,展開了對這位胸懷和才華都非同一般的攝影大師的印記的追述。
    大抵因為薩爾加多的攝影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的緣故,影片採用了大量的他的黑白攝影,不論從構圖光線、人物表現,到人道主義、人文關懷,這些圖片都流露出很高的拍攝水準和很深的藝術造詣。偏愛拍黑白的薩爾加多其實並不排斥彩色,但他更喜歡黑白,認為黑白影像具有更強的概括力,而彩色照片則容易把觀看者的注意力轉移到色彩繽紛的外表上,從而忽略了事物的內在本質,而薩爾加多顯然是個能看到本質和內裡的敏銳多思的人,也希冀經由他的圖片,讓更多的人看到內質。
    曾經薩爾加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誠,他和布列松的創作理念相同——「必須相信直覺,深入工作,將『自我』擱置一旁」。他也回答了為何採取深入拍攝對象生活中的創作方式——因為「甘地。無論他去往何地,都能完完全全地融入到當地的社群中,這讓我非常欽佩。」於是,不論薩爾加多深入到地球的哪個角落,不論面對著怎樣的拍攝主題,他都能融於其中,在拍攝對象的生活日常中沉浸良久,體悟良久,並與鏡頭中的人喜樂共生,憂戚相關。
    在片中,觀眾還可以發現薩爾加多對「決定性瞬間」的追求,為了這個瞬間他願意忍耐漫長的等待,承受時間的流逝,如片中所示的關於拍攝北極熊的段落。但當薩爾加多一旦感覺到這種決定性的瞬間出現時,便會以閃電般的速度抓拍,而他的藝術家的敏感度也讓這個瞬間具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深度,而促使他投入拍攝的則是信念——「用信念去攝影,是我生活的準則。」
    該紀錄片除了將薩爾加多的黑白攝影以交織有序「幻燈片」的方式來表述創作理念、再現工作成果之外,還以穿插其間的彩色影像講述著這位攝影大師遍佈地球的足跡和心路歷程,從美洲到歐洲,從亞洲到非洲,在地球的每一個微小又充滿內容的角落裡,薩爾加多無處不在,他的遊歷、他的鏡頭本身就帶有一種傳奇色彩,而他拍攝的作品也被視為21世紀初最重要的紀實項目。
    正所謂看見黑暗者也被黑暗所侵蝕,「他所目睹的那些苦難,徹底改變了他,也讓他對攝影師這個角色有了新的認識。」而片名所謂的「地球之鹽」恰恰指的是我們人類,長期以來,人類所造成的戰爭災難和仇恨殺戮,幾乎摧毀了攝影大師對人類的信念,在西非盧安達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我們的大師深刻地感到「世間有一種野獸殘暴至極,世間有一種野獸恐怖至極,那就是我們,人類。」這樣的心理負荷致使大師身心俱疲,停止了探問地球村落的腳步。
    薩爾加多的自我治癒之路,也為這個日益乾涸的星球做出了新的貢獻,在此必須提及他的妻子,她似乎是他命定的導航燈,起初他拿起相機的契機就是因為她,當他對人類世界徹底失望,疲憊了,厭棄了,幾乎奔潰地停止了探尋的步伐時,她動員全家在日益乾涸的家族農場種樹,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荒蕪貧瘠的山間恢復了早年的勃勃生機。
    薩爾加多也在進行一個名為「Genesis」的項目,以記錄全球尚未被人類拍攝過的地理及物種,在看盡世間的各種滄桑塗炭後,大師最後的選擇是歸於自然,並自願將恢復生機後的綠嶺山谷奉獻為國家森林公園,片末當薩爾加多立於蒼翠蔥蘢之中說道:「在我過世後,這片重新栽種土地上的森林,將又恢復我出生時的旺盛樣貌。這不失為一場漂亮的循環。」在此,不得不為一個如此博大而有益的靈魂喝彩。
(雜誌約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