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控獵殺:第44個孩子--Child 44

号孩子/第个孩子(台)/叛国追凶(港)

6.4 / 75,836人    137分鐘

導演: 丹尼爾艾斯皮諾沙
編劇: Richard Price Tom Rob Smith
演員: 湯姆哈迪 歐蜜瑞佩斯 喬爾金納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碗餛飩

2015-08-20 19:43:27

《44號孩子》:失掉了歷史的份量


    導演: 丹尼爾·伊斯皮諾薩
    主演: 湯姆·哈迪 / 喬爾·金納曼 / 加里·奧德曼 /
    對於看過原著小說的觀眾來說,多少對這部電影會這那麼點兒隱隱的感情,說實話看原著也是陰錯陽差在沒啥前因後果的情況下慢慢讀了進去,看本片的時候已經算得上是讀者粉絲了,不再單純的被故事吸引,有了更多的理由,希望能從影片中找到閱讀時的快感,那種恐怖時代的冰天雪地似乎冷的是人心的殘酷,相信很多讀者對《44號孩子》更深的記憶一定是對前蘇聯那段恐怖歷史的渲染,而非殺童案的推理,所以本片導演在改編創作時顯然有失偏頗。
     本片從成片來看是標準的好萊塢製作,將原著故事中的連環的兇殺案情節放大,試圖用兇殺的線索來吸引觀眾,問題是觀眾對此或許並不買帳,至少這樣的處理是對小說的一種傷害,尤其是在導演並不成熟的改編之下若是沒看過原著的話幾乎很難理解影片中的很多情節處理,更不用說本應有的那種徹骨寒冷的氛圍。看本片時太多的地方事靠著記憶與文字印象來彌補了,幾乎整個偏離了原著的軌跡,作為改編來說本應有導遊發揮的空間,那麼導遊就要來承擔這種改編的責任。
     當《44號孩子》被處理成一段驚悚的懸疑故事之後,也就失去了其本身最大的魅力,也令本片顯得平淡無奇。湯姆·哈迪操著一口俄羅斯味兒的英語叫人怎麼聽怎麼彆扭,反正都是英語了何不乾脆字正腔圓呢。總覺得導演應該在那些工於心計的人心上下更多的筆墨,如果故事的背景是在前蘇聯那麼其必然的原因就是要讓這個北京對整個故事起到渲染的作用,而電影卻沒能體現出這樣的效果,甚至改變到任何其他地方也都一樣,這便是電影的失敗之處。導演將太多的心理層面的較量一筆帶過,無論是主角與瓦西里之間的恩怨還是主角與妻子之間那種籠罩著猜疑的感情,在影片中觀眾幾乎根本無法看出原著中所描寫的那些層次,人物顯得很呆板,甚至叫觀眾有一種影片在很刻意的抹黑那個時候蘇聯,儘管可能事實比影片更甚。
      沒有了那份歷史的厚重,整部電影這個故事也就失掉了原有的份量而變得稀鬆平常,寡淡無味了。如果說這個故事本有機會成為話題作品的話,那麼如今也就只能算得上是一部好萊塢的流水線產品,稚嫩的導演對這個題材的駕馭能力明顯不足,但影片整體敘事流暢,可看性還是挺強的,導演需要的是對更多細節的把握,和在心理層面的表達,只能說有點兒可惜了這個好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