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

终结者创世纪/终结者/未来战士创世智能(港)

6.3 / 293,632人    126分鐘

導演: 亞倫泰勒
編劇: 派屈克魯希爾 詹姆斯卡麥隆
演員: 艾米利亞‧克拉克 傑寇特尼 JK 西蒙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啟緣末

2015-08-24 05:25:12

顛覆世紀,時間遊戲


沒有人能否認,《終結者》是一個經典的系列,經典的人物,經典的背景,無數經典的瞬間:紅色電子眼,機械臂,以及那一句I'll be back。如果說這個系列有什麼缺點,就是它對於時間線的把握。

1984年終結者推出第一部,康納把自己的戰士送回過去保護自己的母親,反而決定了自己的出生,這個時間遊戲在當時看來不可謂是不經典。不過之後的幾部,對於同一個時間線反覆的進行塗改,每次都是回到過去,回到過去的過去,整個系列看下來,每一次都似乎改寫了未來,但是下一部就會證明,上一部的戰鬥對於整體的未來格局其實並沒有什麼改變。對於時間線的反覆修改,也導致了除開在前文所說的標誌性的畫面之外,整體故事缺乏連貫性和傳承性。

我們先跳出故事中的時間,回到現實的時間線。前三部終結者捧紅了施瓦辛格,也造就了這個系列。第四部《終結者2018》的時候,州長事務繁忙無法抽身,所幸將約翰康納變成主角,結果迎來了口碑和票房的雙重慘澹。州長退休之後,希望重操舊業,但是幾部作品都差強人意。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終結者這個系列。不過英雄遲暮,雖說阿諾肌肉不減當年,但是臉上的皺紋還是出賣了他。如果全部用特效將臉上抹平,成本也太高了,於是乎,編劇腦洞大開的想出了機器外的皮膚也是會老化的這種扯淡理由來糊弄觀眾。不再年輕的「終結者」,帶著他的螢幕經典形象,再一次開始了修改時間線的旅程。

影片的前40分鐘,基本上就是之前劇情的綜合與回顧。當然,對於一個輝煌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系列,你可以說這是一種致敬。只不過這個致敬實在是有點「飽滿」的過了頭,險些讓我崩潰。當開貨車的老頭伴隨著閃電出現的時候,給人一種非常熟悉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緊接著年輕的施瓦辛格的面孔映入眼簾,我徹底崩潰了。接下來看到李斯回到1984年的鏡頭,我幾乎陷入了絕望:這該不會就是換個演員把之前的第一部重新拍了一遍吧……還好,後來事實證明還是有所區別的。不過這麼長時間的重複鏡頭,也實在是有些驚悚。

咱們來梳理一下時間線,終結者這幾部作品之間,除開都是由一個未來回到過去的,各個過去的時間點之間並沒有非常直接的聯繫。這就造成了第二部天網的計劃都被挫敗了,第三部的時候又能重新活過來的這種bug存在。就連約翰康納這個角色,每一部裡面都長得完全不一樣。從劇情上,都是每一部開頭介紹一遍背景,然後兩個機器人打一架。結果呢?等到下一部的時候,換一個穿越的時間點,一切又能重頭開始。

看得出來施瓦辛格是不希望終結者這個系列被第三部以及2018的差口碑拖垮,所以有意重啟這個系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不惜搬出平行時間線的理論。在很多科幻的世界觀裡,都會涉及到時間線的重啟。比如漫威裡的紅女巫與X戰警,DC裡的閃電俠,就是作者的御用橡皮擦,每到創作資源枯竭,就用這些人物的能力重新修改時間,或是在一個平行宇宙里開啟一個新的故事。不過就故事體量來講,終結者系列還遠遠不至於需要這麼頻繁的修改時間。在《十萬個冷笑話裡》的時光雞就教導過年輕人:「時間是不能亂改的」。這樣頻繁重置時間線的故事方法,很容易讓觀眾在同樣的劇情模式下產生審美疲勞。由於時間線變化產生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坑,就只能用「機器外的皮膚也是會老化」這種拙劣的藉口去找補了。

創世紀這部片子,說到底就是導演故技重施的一個時間遊戲。在結尾的彩蛋里,導演暗示天網仍然沒有被消滅,換言之,這個系列還將繼續有作品產出。至於下一次回到哪個時間,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在這裡多管閒事的操心兩個問題:一是變成液態金屬機器人的州長,外面的皮膚繼續老化下去也有極限,之後怎麼辦。二是從目前看來,每一部片子回到的劇情裡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影片的上線時間。眼看著2027年也就快到了,對於「未來」的未來,不知道金牌編劇又要如何下手。

想到這裡,不知道導演會不會悔恨在1984年的時候,對於2027年的設定是不是還不夠長遠。不過這裡想插一句,就在《終結者》第一部上映之後的一年,《回到未來》的第一部也上映了。在這個系列中,博士對於時間旅行的分析和架構非常清晰,邏輯嚴密,對於之後的穿越題材的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三部曲之後,《回到未來》在1990年劃上了一個句號,沒有進行無休無止的時間旅行。兩個同時期的系列,都是最早的一批對於時間旅行有著標誌性的作品。終結者們重複的忙碌著回到過去戰鬥,並不是他們沒有能力思考清各個時間線之間的聯繫,而是捨不得品牌背後的吸金能力。時間遊戲,終究不過是金錢遊戲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