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控獵殺:第44個孩子--Child 44

号孩子/第个孩子(台)/叛国追凶(港)

6.4 / 75,836人    137分鐘

導演: 丹尼爾艾斯皮諾沙
編劇: Richard Price Tom Rob Smith
演員: 湯姆哈迪 歐蜜瑞佩斯 喬爾金納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rcus Meng

2015-08-28 19:26:09

「他們是被西方敵對勢力和資質階級毒害腐化受過訓練然後潛入我們通過兇殺來搞破壞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天堂沒有謀殺

來豆瓣要十年了,想不到第一篇長篇評論送給這部電影了。

在影庫搜片的時候看到這部電影,44號孩子,沒有猶豫,立刻就下,然後查資料發現是湯姆哈迪演的,吸引力一下子增大。要談這部電影就不得不談談它的本體,小說44號孩子。三四年前曾經一躍成為卓越亞馬遜的暢銷書榜首,我買了讀,一氣呵成,但是小說當時給我的直上直下感比電影要明顯得多,而且小說的懸疑感維持到故事後半段,在兇手與男主見面後徒然直下,這點非常明顯。

一場球之後,我看了電影,本想瞄幾眼就睡,一不小心就看到凌晨兩點整個看完:

1. 我的印像是小說里,44號是當時孤兒院的床位編號,而最終兇手與男主小說中是待過一個孤兒院的(印象流,可能記錯了),這也給全篇最高潮部份兩人重逢製造了伏筆。小說用了一定的篇幅描述了孤兒院,而電影對孤兒院三四個鏡頭就帶過了。電影的44號孩子,其實指的是遇難的第44個孩子。

2. 不記得里奧通過何種方式在戰爭中成名了,但是與瓦西裡的樑子似乎確實是在戰爭中結下的,電影裡瓦西裡的塑造讓人深刻,陰險毒辣,和里奧形成鮮明對比。

3. 小說中強調了就算是內衛部隊,即kgb的前身,電影中的mgb的高級軍官,其住所只是簡譜的公寓樓,而電影中里奧的家以及瓦西裡的家都一股濃濃的資產階級味道的高級公寓,這個塑造我覺得是失敗的,故事主要開端的時間線是1953年,這個時間點住這樣的房子本來就是自殺行為,而阿萊克西斯的家才是正真的系統內普通人員的家。

4.1953年,那是蘇聯二戰結束後最恐怖的時期,人們會因為懷疑,誣告,被逮捕,審問,在一份莫須有的供詞上簽字,最後被槍決。可以看出導演受到1984影響深刻,獸醫寧願死也不願跟隨內衛部隊人員進行審問。我覺得二次大清洗其實是故事的一個重要背景,就像布拉格之春的捷克斯洛伐克至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個故事一樣,只是一個背景

5.很多豆油提到了這個故事其實就是一個破案故事,小說中兇手殺人的原因是什麼我不記得了,但是電影裡殺了孩子取了部份身體部位幹嘛用了也沒有講清楚。這塊處理的非常糟糕。

6.「天堂沒有謀殺」,從某個角度來說,影片整個故事相當符合西方審美的口味,諷刺和醜化前蘇聯,儘管這個國家已經不存在了將近24年,它給西方資產階級帶來的刺骨的恐懼仍然清晰可見,社會主義社會是天堂,而天堂怎麼可能存在謀殺呢,還有就是男主與女主的婚姻,其根基是源於恐懼,並不是愛情。

7.影片最耐人尋味的有兩處,第一處就是李奧開始背著自己良心,向好友宣讀事故報告,第二處就是最後高潮的地方,瓦西雷根本全然不顧前方跪著的正真的兇手,一槍了事,反而對他以為已經到手的李奧說出了多年的不滿之詞,對於已經身處高位的他來說李奧才是他關心的,要消滅的,殺人兇手與之相比毫無份量。

最後,我覺得我會給改編的劇情3星,湯姆哈迪1星,總共4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