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彩繪愛情--The Art of Getting By

家庭作业/彩绘爱情(台)/通过技巧

6.5 / 60,905人    83分鐘

導演: Gavin Wiesen
編劇: Gavin Wiesen
演員: 佛萊迪海默爾 艾瑪羅伯茲 麥可安格蘭諾 伊莉莎白瑞瑟 Sam Robard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流浪的許願瓶

2015-08-30 06:28:02

家庭作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饒有興緻地看完了這部電影,只因尋求審美庇護的詬病屢教不改,好吧,又犯了文藝青年咬文嚼字的壞習慣,說的通俗易懂些便是主角顏值頗高,直戳我的死穴。
       看完之後最膚淺的感想是Freddie Highmore和Emma Roberts簡直是絕配,可謂郎才女貌,天造地設。作為兩位90後新生代演員,將青春校園的電影詮釋出了唯美小清新的感覺。尤其是Highmore,憂鬱的小眼神配上全程故作深沉的面癱臉,一個憤世嫉俗的小伙子誕生了。身為劍橋學霸的他頭頂光環和壓力,有人戲稱,他是好萊塢極少數沒有長殘的童星之一,自認為這已經算是很高的評價。他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貝茲旅館改天可以一追。至於Emma,依舊出演那種賤賤的角色,之前《野孩子》中對她印象不錯,外在美總是可以享有加分的特權。上次在貼吧看了三個當紅Emma的比較,一個是哈利波特裡的Emma Watson,一個是超凡蜘蛛人的Emma Stone,最後一個則是本片的女主,只能說各有千秋吧。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導演Gavin Wiesen,據說這是他的螢幕處女作,場景中藍色調的渲染深得我心,某些略帶矯情的台詞引發了我很深的思考。
       本片中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句話是——我們孤單地或者,終將孤單地死去,人生不過是一場虛無。其實英文版讀來更有感覺——We live alone,and we die alone.Everything else is just an illusion.想來也不完全沒有道理,如果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迎接生命的隕落,那過程是否不再重要?我很懼怕深究這個問題,因為我害怕會從嘴裡情不自禁蹦出「是」的答案。豆瓣有位老兄說得好:虛無主義是每個文藝青年一生必得的一場天花,痊癒之後終身免疫。我想這句話治癒了我,人生的價值在於你對待生活的態度,前段時間的迷失給了我沉重一擊,現在我明白認真走好當下的路才是饋贈生命最好的方式。把「認真」付諸於行動並非易事,George也是畢業前的最後三個禮拜才幡然醒悟,不該放手自己的追求,不該讓母親獨自承受家庭的重擔。
       裡面還有幾句比較出彩的對白,將George異類的思維詼諧化。他說曠課很有趣,但是為了保持新鮮感,所以要少去曠課。無論多麼有趣的事情,一旦重復次數多了,你對它的好感度一定會大打折扣,很有哲學的玩味。某次George的媽媽推開他房門問他為什麼沒在學校,George是這麼回答的:我在家當然就不在學校了,這麼簡單的邏輯都不懂,讓我自己待會。我現在是一個游離的思考個體,不參與你的話題,請離開。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為導演的言語藝術點讚。還有舞會上朋友問George為什麼穿這麼多衣服,他說我喜歡層次感,噗嗤一聲的忍俊不禁是我的心聲。話說那件貫穿整部影片的風衣真是彰顯少年魅力啊!

評論